“呦,小丫头嘴挺甜,长得也讨喜。新婚啊,随军?”
果然无论什么年龄的女人,都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
大妈一听黎珞叫她姐,态度立马好了很多,一笑,肉都挤到了一起,活像一个行走的肉包子。
想到肉包子,黎珞饿了。
从昨天醒来到现在,她就喝了点粥,还干了那么多活,胃里早就饿的受不了了。
一会儿买完东西,正好也到了午饭的时间,她得去吃点东西。
正好到附近再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这一路下来,她没发现有什么适合做生意的地段。
沿路厂子倒是不少,皮革厂,毛纺厂,瓦厂,可以卖些菜啊饭啊的。
可这些厂子太过分散,而且她打听过了,这几个厂子都实行倒班制,人们大都会从家里带饭。
其实最好的地方是学校附近。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学生们的购买能力,尤其是女学生的购买能力。
那些小东西,小食品,用不了多少钱,可是利润却是相当的可观。
“姐,咱这附近有学校吗?”黎珞靠在柜台上,笑意盈盈的问着胖服务员。
“有啊。”别看胖服务员身宽脸肥,但那动作却是特别的麻利,而且能看出来对这供销社特别的熟,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上特别清楚。
一边给黎珞拿着清单上的东西并打包好,一边回道:“上面不远是大北街小学,往下一拐是观桥西小学,对面是七中。过去那条街有相国庙小学,再往前一条街上是二中,对面花巷里是一中,一中正门那条街对着的和平街里有和平街小学和四中。剩下的就都有点远了。”
黎珞默默的把线路都记下后,又问道:“姐,咱宣化哪个学校最好啊?我先打听打听,有个数。”
胖服务员一听黎珞这么说,乐了,打趣道:“你这丫头想的也忒远了吧,你们这才刚结婚,你倒开始给以后的孩子打听学校了。”
黎珞假装羞涩道:“姐就不要取笑我了,这不婆婆想要抱孙子吗?而且大姑姐家孩子也快开始上学了,我这去了也能说上两句,咱这本就外地的……”
“丫头啊,你真的是有心了。我家那个弟媳妇也是外地的,可没你这份心,还管我孩子上不上学,到现在住的那条街她都还叫不上名来,出去就转向,天天还得找她,别提多闹心了。她要有你十分之一,哎,算了算了不说了,说了心就堵。”
胖服务员摆了摆手,“咱还是说正事。你真是问对人了,姐对这些学校啊,门清!这大北街小学和观桥西小学都是附近的菜农,我也不是看不起人,但说实在的,那孩子们啊,就是差,满嘴脏话,就会打架,你想这学校风气能好到哪去。七中大部分都是这两个小学的学生。相国庙小学是老校,里面有菜农,有供电局院里的,还有一些是炮院的,比那两个学校强点。和平街里面的最好,不是自来水的,就是供电局的,要不就是炮院的。我家孩子就是在那上的小学,到时候可别听人们说什么哪个学校都一样,我告诉你,那学校设施、老师、风气还就不一样,这样出来的孩子也真的不一样。”
“姐,您这思想可真好。”
这句夸奖黎珞是真心实意的。
知道要让孩子读书,但还是认为读书也就那么回事,有些考上大学的都不会让去上,而选择让孩子去工厂接班,混个铁饭碗……
第14章 寻找商机(二)
像胖服务员这样会考虑这么多的真的是极少极少。
“嘿嘿,你别看姐现在这样,就是这供销社的一个卖货的,想当年姐可年年都是年级第一,要不是家里姊妹多,实在没钱供,现在咱也是大学生呢。哎,这一说起来,就是我的一个心结。所以啊,我一定不会让我孩子重蹈我的覆辙,只要他们愿意上,就是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他们。”
这女人一提起孩子,甭管长得什么样,在这一刻都会特别的美。
胖服务员此时就是这样,哪怕是她脸上那一颤一颤的横肉在黎珞的眼中,这一瞬间都散发着慈爱。
“姐,有你这样的好妈妈,你家的孩子一定会觉得特别幸福。”
对于好母亲,黎珞一直都会有特别的好感。
“嗨,幸福什么啊,他们可一点都不这样认为,反而都觉得我管的太严了。大女儿,女孩儿还好管点,这小儿子,真是让我操碎心了。本来他是在大北街上的小学,可为了能让他上四中,你不知我托了多少人,找了多少关系,送给了人家多少东西,好不容易才把他转到和平街小学去,可他呢,他却只想着他的那些玩伴,竟然还为了这事很长时间都不和我说话。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知体谅做父母的心呢?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他好嘛。”
“算了,算了,不提这事了,一提心就堵,这孩子啊,都是来和父母要债的!”胖服务员一脸无奈的摆了摆手,“我接着刚才的和你说,宣化这初中最好的就是四中,然后是二中,其他几个离得太远,我也就没考虑,反正都没四中好。”
“姐,孩子还小,他还不懂你的良苦用心,等以后大了,他就会明白了,再等以后他因为学习过上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有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见识,他就会感谢你现在做的这个决定了,而且,孩子嘛,很快就能融入新集体,找到新玩伴了。”
黎珞宽慰了胖服务员几句,接着问道:“那一中呢?”
“一中啊?一中是高中,我就是从那里毕业的,所以特别的了解。”胖服务员一脸的自豪,伸出大拇指道:“丫头,不是跟你夸大事实,我们母校一中绝对是这个!它是宣化建成的第一所学校,最初叫柳川学堂,里面可出了不少的名人,曾还出过一个副总理呢。每次只要一想到一中是我的母校,我就倍儿骄傲,觉得腰板都比别人要直。等以后啊,我闺女儿子能考上大学最好,要是考不上,只要能考上一中,我也知足!”
“一看姐就是会教育孩子的,您家孩子啊,不仅会考上一中,也一定会考上大学!”
其实不用胖服务员说的这么详细,黎珞也知道宣化一中一定不错。
咱国家什么事情都有规律,这学校也是如此,基本上甭管是省会还是小县城,这一中都会是最好的学校。
而且,之前她对宣化一中也有过耳闻,她公司中有几个优秀的高管都是毕业于这个学校,聚会的时候会经常提起母校。
每次说起就和刚才胖服务员的表情一样,特别的骄傲自豪。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校风很好。
“哎呀,你这丫头怎么这么会说话啊,说的姐开心死了。”
胖服务员哈哈大笑出声,然后将三个包裹放在了柜台上:“丫头,给,东西齐了,都给你打包好了。我看你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一大包往后车架一夹,这两小包挂在车把上,一边一个,平衡。”
“谢谢姐。姐想的真周到。”黎珞一直在看着胖服务员拿东西打包,所以不用再检查一遍:“麻烦姐给我算一下总价?”
她是准备先把东西放在这,然后出去到附近转转,不过为了避免被人误会跑了,所以还是先把款付了吧。
“1562,20的优惠劵,两张粮票,一张油票……”
黎珞是真心佩服现在人们的敬业精神,这才是真的工作的样子。
这个年代,没有电脑,甚至没有计算器,人们真的是全凭脑子和双手。
她注意过了,供销社里的东西根本没有价签。
而刚才胖服务员一直在和她聊天,可现在她一问,立即就能说出来,可见她不仅将这么多东西的价格都记住了,还一心二用心算了出来。
黎珞付了钱后,对胖服务员说道:“姐,我先把东西放这儿,我去吃点东西。”
“去吧。”
黎珞离开供销社后,并没有立即去找吃的,而是先按照胖服务员跟她说的线路去看了看那几所学校。
情况基本和胖服务员告诉她的一样。
最后她选定了和平街口这个位置。
和平街小学、四中、一中,这里可以拦截三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
她以前暑假和大学的时候都摆过地摊,当时选的就是在学校附近。
别看只是一伙孩子,那购买能力可不比成人差,而且还几乎不搞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