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小七的锦绣前程+番外(65)

作者:树玲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冯保意此时已经将易熟的青菜捞了起来,大口吹气,只吹两三次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嘴里,烫的直吸气。

“哇哦,美味!美味!”嘴里还在品味着美食,口齿不清的赞美出声。

小七好笑的白他一眼,这个吃货六哥,真真儿是见着吃的什么都忘了!从身后的灶台上拿过来一个芝麻酱碗,这是刚才六哥准备食材的时候,她调好的蘸料,按照她前世最爱的配料配成的,芝麻酱、腐乳汁、陈醋、蒜蓉、葱花、香菜、麻油,想想都要流口水了,好多年没吃了!自己拿了新碗倒了些酱汁出来。

“你再尝尝这豆腐皮和腐竹怎么样?蘸这个酱汁试试。”小七夹了些在酱汁碗里滚了一大圈儿,沾了好多酱汁放到六哥碗里,“酱汁别蘸太多,怕咸。”又捞了一筷子放在碗里,自己吃,嗯,就是这个味儿!

冯保意用筷子将那一大坨拆开,夹了里边没沾多少酱汁的长条豆腐皮吹了两口塞进嘴里,刚刚妹妹告诉他这叫作豆腐皮和腐竹的东西,是她去豆腐铺教人家做出来的。他这一尝,嘿,还真是比豆腐好吃!比豆腐有点儿咬头,据说都是黄豆做出来的,可这味道还是略有差异,在他这个美食家看来,差别大着呢!再尝腐竹,滑嫩富含汤汁,满口溢香!

小七只吃了几口解解馋,趁着六哥在品尝新美食,将余下的半锅骨头汤兑上调料,煮了一碗面条,切了几片卤煮好的猪肉,放上葱花香菜,端到六哥面前。

“呶,再尝尝这个。”

之所以用的猪肉,而不是牛肉,是因为这个时代,牛作为主要劳动力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多,而且数量少,官府不允许滥杀牛!至于以后能不能吃上牛肉……再说吧,总得让牛的社会地位不那么高了才有机会取消官府的管制。

小六吃的正欢,刚想再放点食材下去再吃点儿,见眼前这一碗细长条,看起来像是汤饼,可又比汤饼细的多、长的多,不过闻起来香的很!小七做的手擀面,面条煮好过了凉水,所以浇上猪骨汤也并不烫,小六哧溜哧溜的吃起来……一直到把汤全部喝光,一点不剩。

冯保意打了个饱嗝,咧嘴点头笑,“嗯嗯,这个不错!顶饿!”

小七“噗嗤”笑出声,“你呀,这是从前被饿怕了呀,就知道顶饿!这个叫面条,是主食,自然是顶饿!”

“面条?”小六回想着刚刚吃过的面条的模样,点头道:“嗯,是挺贴切,面做的长条——面条……跟汤饼有点像,不过比汤饼有嚼劲,比汤饼好吃!”

“那是自然!汤饼就是和好面用手摁摁切成条,这个面条我可是下午用擀面杖一下下擀出来的,秘诀就是里面加上鸡蛋,面要和的稍微硬一点儿,虽然擀起来费些力气,但口感好,劲道!”

“嗯嗯,快教教我,以后这种体力活儿就交给我,你一个小女娃,哪能干这等出力气的活儿!”

小七嘻嘻笑,心想着六哥还真是疼她,六哥以后一定也是个会疼媳妇的暖男,能嫁给会做美食的老公,她未来六嫂一定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两人在空间里研究这两样美食忘了时间,再出来时已是凌晨时分,好在他俩的房间挨着,小六安顿好妹妹,一个人悄么声的回到自己的房子睡去了。

翌日醒来,两兄妹带上家奴一一去落实租房、食材原料等事宜。

租房好说,这两年县城的街市加长了不少,却也不能一味加长,于是有了拐角,周县令接受小七的建议,对县城的建设做了规划,扩大了商业区占地,引导居民区的建设,使得城区按照纵横交错的井字型由长方形往正方形发展。

青山县的经济活跃度甚至并不比京都差,只不过规模远没有京都大,但是老百姓手里有钱、舍得花钱,让经济更活络。这几年,县城的百姓在县衙的鼓励下,踊跃开店,各种新兴店铺此起彼伏,当然也有不少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无法长久生存下去,开店、关店也常有的事,因为县衙在注册手续税收等方面给了很多鼓励宽松政策,仍然重农,却不抑商,经营不善倒闭很快就能转手兑出去,倒也损失不大,所以大家的兴致都还蛮高。

小吃店的地址很好选,围绕着商业街的都是居民区和府衙等公共办公区域,也无所谓地脚好不好,主要还看店铺的产品和经营管理好不好。小七在酒楼比较集中的地方选了两个相邻的店铺,一家麻辣烫店、一家手擀大肉面店。同类型的店铺扎堆,比单独孤僻的门店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

至于食材,鱼丸自己家就能做,豆腐和新品豆腐皮、腐竹已经跟豆腐铺沟通好了,专供冯家的店,以后若产量提高想要卖给其他人,要付给小七一成的“专利使用费”,付满一年后就不用再付了,她要保证至少一年内百姓只能从她这里吃到新品,不过这种关系到民生的所谓技术就跟种粮种菜一个道理,迟早是要普及的。

开饭店并非做的好吃就能永久经营,必须要定期有新品推出,天天就算山珍海味也总有吃腻的一天,这个道理小七和六哥说过很多次,包括他另外几个哥哥的店铺,定期上新品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

剩下那些青菜瓜类,包括土豆粉、地瓜粉,在家里就能做,想要吃主食的还可以加上面条,与隔壁的猪排面味道可不一样。至于猪肉,小七自从搬进了新宅,老房子就当成了仓库,后院那块菜园子仍然留着种菜,旁边的猪圈和鸡圈都扩大了若干倍,现在人手够,粮食又足,黄豆、花生轧完油的粕料拿来喂猪最好不过,小七按照系统里的配方搭配了猪饲料,辅以各种剩下的菜叶子、地瓜藤子等等,圈里一直不低于十头猪。现如今自家做了猪排大肉面生意,自然是要养更多猪。

第61章

自从在空间里试吃后,小六有空就在家里教几个奴婢除调料配方之外的所有操作,除了要挑选合适的人之外,也让大家都尝尝,看看合不合大家的口味,这也是小七建议的,毕竟这个时代和后世在饮食上差距还挺大,饮食习惯也是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她家吃货六哥那样的无挑剔无底洞大胃!好在,大家都夸赞好吃,并没有出现不妥,最后,在一干奴婢中挑选出技术好的,专门负责料理,至于配方,当然是掌握在冯保意手中,缝制密封的调料包,配方只有小七和他知道,家里其他哥哥们都不知道,也不需要他们都知道。

提前十天开始,装修一新的“冯记麻辣烫”和“冯记面馆”门前便拉了大条幅,“九月初八开业,敬请期待!”在冯字头的店铺里摆上好多关于这两家店的介绍,小七借用了活字印刷术技术印制所有传单,因为是小规模的,还可以灵活的刻出一碗面条的简笔画模板,直接在文字下方印出画面,同时,冯保喜在演播的前后更是不遗余力的替弟弟妹妹做宣传,引起了各位吃货的浓厚兴趣,充分吊起了他们的胃口!甚至好多人见到冯家人都要问一句:哎,那麻辣烫和面条真就那么好吃?

两家店一起开业,“冯记”的招牌原本就号召力强大,再加上美食的诱惑,青山县又几乎是全城出动,街市被挤得水泄不通,就算挤不进店里,远远的闻着那香味也算饱了“鼻福”。

开业头三天,照例五折优惠,因为是快餐店,就是普通的方形桌和没有靠背的杌凳,不能让顾客舒服的吃完都不想走,想挣钱还得靠多翻几次台才行!

大家都很自觉,品尝完美食就自动让给别人,外面还一长排排队的呢,小七直接借用了后世的做法,排队的人每人发个号票,有空位了小二就站在门口喊号,凭号票进店,就不用大家非得挨着排队,随便找个阴凉地方等着就行。

现如今的青山县城,由于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一般的人家也都由一天两顿饭增加到了一天三顿饭,之前一天三餐的那些人其实晚餐远没有早餐和中餐那么丰盛,有些人喝点茶粥就算了事,现如今多了麻辣烫和面条的选择,很多人就更愿意来这里简单吃点儿,反正又不贵。

因为这两家店铺距离冯保祥的休闲茶楼不过隔了两个店铺,小七和四哥、六哥商量,茶楼里那些中午不愿意离开的客人可以点“外卖”,由茶楼的小二过去帮你买回来吃,不过每碗要多收一钱的“跑腿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