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厨娘(穿越)(36)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骆以坤只是笑,并不说话。

他不是爱说闲话的人,也很感激小满给自己和白露的婚事添砖加瓦。白露的陪嫁情况婶婶跟自己讲了,还说是小满做主的,因而心里就更感激小满了。不然自己一个穷书生,无有根基,怎么可能陪嫁这么丰厚、而且这些陪嫁几乎是小满一家一半的身家了。陈家一家人现在还在汴京赁房住呢。

那人看骆以坤不说话,就明白陈家并不想小满嫁给他们这样的学子,因而摸了摸鼻子,识趣的转移话题,心中暗暗可惜:这个陈家二娘子,做饭好吃,人又长得好看,虽然没有骆以坤要迎娶的大娘子漂亮,但却是个操持家务的好事。开着汴京城里独一无二的麻辣火锅店,也不知道谁有福气,得了去。

又过了数日,骆家婶婶买了花粉、花蜜,上门来,称为“催婚”。小满笑着打发骆家婶婶吃了红豆饼。

女方家眷也有相应的仪式要做,陈婶买了帐幔、被褥,带着林妈妈一起去装点新房,这就是俗称的铺房环节了。

如此忙忙碌碌,你来我往,众多礼节一样不缺,也走了好久,栀娘吐了吐舌头:“若是我成婚时候,定当能删减就删减。”遭到林妈妈一记爆栗子。

栀娘却不以为然:“我听骆以坤说,有些周朝的成婚礼仪,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说不定以后的朝代,连我们现在这些礼节都不用了呢。”

小满在旁边暗暗想,还真是,后世里人们的成婚礼仪的确简洁的多,但是即使没有宋朝这些复杂的环节,人们还是设计了一道又一道工序,这不仅仅是为了遵循古礼,而是为了表达心中对于新人的祝福,、对婚姻的重视,再繁复的礼节,也都是新人的家人去帮助完成,蕴含了自己的家人脱离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的不舍和祝福。

待到迎亲那一天,小满也早早起来了,先去厨房给白露烧了一个荷包蛋,大花现在已经练出手了,像这些简单的厨艺都会,她想做,让小满休息一下,被小满拒绝了,她想自己做这碗荷包蛋。

井水里面放砂糖,煮开,再打入一个鸡蛋,让它慢慢凝结成一颗团团圆圆的荷包蛋。盛到大红色的喜碗里,再端上去。

白露吃着荷包蛋,小满却心里有些不舍。

自打穿越来,自己的这个姐姐对于自己多加照顾,每次小满在厨房大展身手时,白露总在旁边默默打着下手,做这做那,手里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当自己跟别人厨艺比拼的时候,白露也总是在旁边担心不已,帮自己打气助威。

前世里自己并无兄弟姐妹,此生有了一个处处爱护、照顾自己的姐姐,实在是人生幸事。

栀娘却机灵的多,说:“新娘子不是不让吃饭嘛,我给你装些小满做的好消化不掉渣的小块点心,你拿去,趁着外面喝酒的时候在新房里慢慢吃。”

林妈妈嗔怪她:“就你主意多,万一姑爷那边有女眷亲戚来新房探望,岂不是被笑话。”

笑归笑,小满还是老老实实听栀娘的建议,找了个粗布手帕,默默给白露包了一兜点心。

没想到赵昀和祁非池托人也来祝贺,还分别带了贺礼,赵昀送的是几匹寻常富户就能使用的绫罗锦缎,祁非池送了几十册书籍。因着外面人多,那个管事都只冲小满作了个揖就告别了。

小满看着两人的礼物,明白赵昀是怕太打眼,给小满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连管事都未派,借助了祁家的管事,祁非池是想着白露嫁的是读书人家,因而给陪嫁半车书籍,嫁过去白露也有面子,再加上这些书籍,虽不是珍贵的价值连城的古籍,但也不是寻常街上买得到的。因而也极为贴心。

栀娘早就像蜂儿看见蜜糖一样黏了上来:“谁呀谁呀还这么神秘?”

小满抿嘴笑,不说话,栀娘就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仰慕你的祁非池!”

小满的脸默默的有点红了。栀娘见她没有否认,却也不接着追问。忙着帮小满去准备今日宴请男方迎亲队伍的酒礼之物。

等到小满和白露准备得七七八八的时候,骆家迎亲的队伍也吹吹打打来了。陈老太和陈婶忙将他们迎进来。

迎亲队伍多是骆家亲戚、邻里、和书院的同学,他们走进院子,只见院子里摆着一抬抬白露的嫁妆,嫁妆里有院子的房契、一个闹市铺面的房契,原来小满早就去官府备案做了手续,将那处摊铺买了下来,也有各色梨木家具,还有罗花幞头、销金盖头、花扇、花髻、绿袍等日用品,人人都称赞,啧啧有声,赞叹骆以坤娶了个家底殷实的。

陈老太顿觉面上有光,心中暗藏的些许因为舍不得那些个嫁妆的心疼之意也消散了不少,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搭着嗓门招呼起来人。

立冬在门口撒了利是钱,门口的小孩子们一拥而抢,平添了几份热闹喜庆的氛围,屋子里骆家远方亲戚里一位父母、丈夫、儿女俱在的老夫人来做了全福人,要帮白露把盖头盖上。

白露攥住了小满的手,一声“妹妹,话未说全,泪水先流下来。

小满的泪水也忍不住掉下来了,她顾不上擦,慌忙摆上一副笑脸:“姐姐莫哭,今儿个是姐姐的吉利日子。”

白露擦了眼泪,又被全福太太哄着上了胭脂,批了盖头。

小满扶了白露的手出了门,准备上了花轿,依着规矩,小满也不能再往前走了,白露在她的手心里重重一握,示意她保重,扭身上了花轿,这时候鞭炮炮仗热热闹闹响了起来。

小满这才任由脸上的泪水流下来。今生最亲的一位亲人,自此就嫁给了别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了,大宋繁华十丈,小满和白露姐妹俩从小村落一路扶持着到了花灯如雨的帝都汴梁,姐妹俩也曾看遍小村僻壤的农家烟火,也曾嬉笑打闹对镜梳妆互相描画远山眉黛,更曾看汴京城里屋檐低垂红烛阑珊。

只是自此再也不能有如此亲密的姐妹感情了。

小满又想,自己总算了了一个心愿,帮助了白露出嫁,寻觅的了良人,不负当年默默握拳立下的誓言。

三天后是回门的日子。

骆以坤和白露两个人早早就来了,似乎知道家里人都焦急等待着。陈家人看着骆以坤行动举止间处处问白露意思,极为尊重和爱慕白露,再看白露眉目间也是幸福娇艳的神色,知道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心里都放心了下来。

第35章 香煎小黄鱼、切片金银蛋、上汤鸡鸭团、山药炖鹌鹑

回门宴却是小满亲自做的。因着陈家没有男性长辈,陈婶担心骆以坤和白露回门的时候不好看,心中忐忑,没想到向老板自告奋勇承担今日的主人作陪。

因着是贫门小户,也没有男女不同席那些讲究,但担心骆以坤书生意气,看不顺眼,因而男女分坐两桌,一桌坐着骆以坤、立冬和向老板,一桌坐着陈老太、陈婶、白露、栀娘、林姨、小满,大花却涨红了脸,死活不坐,直喊“一戟说了,仆人要有仆人的样子”,直到小满做出生气的样子,大花方才坐下。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

向老板夫妇性格爽朗,言语幽默,不一会儿功夫就逗得桌面上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回门宴做了四看菜、四冷盘、四热荤、四甜点。

向老板先举起酒杯,邀请大家举杯。之后先端上来看菜。看菜都放在插食盘架里。竹子编的插食盘架做成假山的样子,上面第一层放着用萝卜、冬瓜雕刻的牡丹花和凤凰于飞的造型,中间摆着糕点。有枣糕、甜饼之类,都是做的小小巧巧,半口就能吃掉,摆成宝塔的样子。

下面两层放着是凉拌鹅胸脯,蜜渍梅子干。赤红色丝绢绑成了蝴蝶结,装饰着盘子。整个插食盘架做的精巧不已。

大花和立冬早就垂涎三尺,迫不及待举起筷子就要开吃。林妈妈忙笑着说:“这两个小娃却是不懂了,这是汴京城中如今时兴的看盘。”

“看盘?”立冬一愣。

骆以坤温和笑着:“起初是宫里官家宴请契丹人的时候做的看盘,为的是炫耀我朝物产丰盛。正餐之前上几道看盘,色泽艳丽、琳琅满目,确实不能吃,原样端下去。后面才上正菜。宫中风向,自然迅速传到民间。”

林妈妈笑着补充:“起初是豪门世族模仿,传到民间,有的穷人或是从酒楼或邻里借几道荤菜来充体面,听说穷乡僻壤,还有人做了木头的鱼、木头肉,淋了酱汁,当作看菜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