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厨娘(穿越)(29)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满知道这种制度的时候,不由得心中暗暗赞叹神宗皇帝英明神武,将市场一分为二,对于买得起宅邸的富裕阶层,就由他们在自由市场上充分竞争,毫不干扰、打压;对于贫寒阶层,由政府出面,确保“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因此,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得到了贫寒士子的大力支持,为他们对抗传统的既得利益集团:关陇士族和幽州节度使争取了有力助力。

不由得赞叹,他这每一局棋,都步得极妙。前世都未解决的难题,被他在穿越后大展宏图,加以解决,还给自己增加了政治助力。

陈老太知道这一制度后,很是高兴,再三鼓励立冬:“好好读书,回头考中了,奶奶也沾你的光,有官府发的宅子住。”

不过现在离立冬考中科举还远得很呢,最后陈家人在张牙人的带领下找到一家,位置尚可,却是一家一进的四合院,宽敞亮堂,家里人很是喜欢,价格也是三千贯,还能赠送宅子中一些家具物什。

家人打算定下来,张牙人一看能做成这单生意了,心中高兴,突然想起来,自己正好给附近一所宅子里的鱼缸换水,巧得很,正好就在巷子另一头,于是告罪前去。

小满好奇,让家人歇息片刻,自己跟去看看别的宅邸是怎么样的。没想到这一去就看上了。

这所宅邸为两进的院子,总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张牙人一边给院子里的锦鲤水缸换水,一边絮絮叨叨说着这家宅子的情况:因着主家是一位侍郎,要卖掉房子去告老还乡,本来要价八千贯,可是府中的老夫人,却不巧在这宅子里去世,买家都觉得有些忌讳,加之主家急着扶灵回乡安葬,主家一降再降,已经到六千贯了,但买主一听刚发生过白事,都不愿意买。小满看着院中布置得很是雅致,加之是读书人,很有山水庭院的意趣,心中有些意动,当下叫了家人过来商量。

小满心中是这么筹划的:如今汴京城中花园酒店和宅邸酒楼很是流行,自己要开新店,当然是趁低价买下这座宅子。

奇怪的是,家人都很是赞成,也许是因为这两年里,家人都看到小满如何一步步带着家人从双溪村里走到了汴京,又赚取了他们从前怎么也想不到的钱财,因此都是赞同。

当下那张牙人就喜滋滋叫了张侍郎来签约,那侍郎未想过出手的如此之快,再三犹豫,末了还是询问小满一句:”这宅子刚有过白事,小娘子可不介意?“

小满大手一挥:“不介意。”前世里土地紧缺,连陵园旁边也常有住宅楼林立,何况,要忌讳这个的话,从上古时期至今,死去的生灵无数,真要讲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哪里也住不得。

侍如释重负,许是怕小满反悔,急急拉了庄宅牙人要签下文书,又将一些拿不走的粗笨家具留给小满,小满想了想,恭恭敬敬跟侍郎求了几副字画。

古代的文人,书画都是拿得出手的,小满说自家俱是白丁,唯有最小的弟弟尚在进学,想在宅子里挂几幅侍郎本人的书画,修身养性,沾染些文化气息。

侍郎闻言颇有些自得,挑了几幅得意作品,给了小满。

如此一天工夫,这座两进的宅子也交易完成了。

小满想得明白,家中目前有三家脚店,其实都是做小市民的生意,主要材料是些毛肚、羊杂,猪肉等这些贵族们不屑于吃的食材,好在汴京商业发达,有的是足够的小市民阶层来做自己的目标群体。

自己如今有底气去做进一步的推广,另外为了分散风险,也必须有家店面向士大夫阶层只是委屈家人,此次买房不成,只能继续租住了,又不知道何日才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买下了宅子以后,小满就日夜修缮,为了心目中的园林酒店做各种装饰,忙得昏天暗地,“不知魏晋”。

直到夏天的一日里,骆以坤来到家中,跟小满商量:“现如今,城外的临川书院正在招学子,我看立冬是块读书的料子,不若送去书院考试,看能否进去就读。”

小满一脸茫然,骆以坤这才想起来小满是外地来的,又不读书,因而不知道临川书院的名声。于是又叫了陈家人一起,再仔细告知他们:王安石号临川先生,因而在家中建立临川书院,在本朝名声大燥,书院中有王家子弟就读,却也对外招纳子弟,必须得考试录入,择优录取。教授的夫子有临川王家无心致仕一心钻研学问的子弟,也有慕名而来的各地鸿儒。

学院却也不是每年都招人,如今却是三年也未再招募学生了,有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

小满一听,大为赞许,临川先生王安石的大名,就是不读书的她也是知道的,立冬若是能够进临川学院,有名师指点,有优秀的同学朝夕相伴,商讨学问,必是极好的。

再加上王安石跟随神宗变法,扭转了本朝的生死存亡,若是在前世小满熟悉的宋朝,此时北宋早已灭国,蛮朝铁骑早踏上了中原国土,生灵涂炭,血流漂橹,哪有小满穿越过来安闲宁静的种田生活。

再加上临川先生主张革新,想必他成立的临川学院也不是一味读死书的地方,这样的学院,正合小满心意。

于是点头称是:“多谢骆先生相告,这种好事,自然要去让立冬备考的。”

骆以坤极为高兴:“立冬是个读书的料子,想必此次去考,是能成的。”说着,声音极不自然,耳朵有些泛红,半天又鼓起勇气道:“实不相瞒,不才也是想去应考的。以后考取功名,立业后尽快成家。”

白露早羞得躲出去了。家里人暗笑,陈老太说:“倒是个有出息的,我家现如今三座脚店开着,你若没有功名在身,我也不会把白露嫁给你。”

骆以坤脸瞬间红到脖颈处,慌忙行礼道:“学生记住了,必然好好进学。”

说着,就起身告退。栀娘哪能让他这么走,必然要打趣他两句,结果被白露拦住了,栀娘又取笑白露“护短”,一时帘幕后面嘻嘻哈哈哈,好不热闹。

临川学院,秉承临川先生的遗训,并不过分讲究诗词歌赋,相反,看重学生的经世之略,立冬此时已经满九岁,进学也是去临川学院的初级班,因此小满,在装修花园酒楼之余,自己辅导,教授,写些策论,用后世议论文的文体,指点了立冬一二。

没想到,考试上,立冬当堂写的策论交上去,获得书院的王夫子大力赞赏,觉得立冬年纪尚小就颇有见地,招收了进去,放在了初级班。骆以坤也考进去,如此双喜临门。

第28章 拜师宴

此时汴京城中几家欢乐几家愁,处处都在办拜师宴,考上的学子,请了学院的夫子和同窗一起,以示尊师重教之意。

正好此时花园酒楼也修缮的差不多了。小满灵机一动,打算就在这座新买的宅子里宴客。说是家常便饭,宴请夫子王之芥和立冬的同窗,还叫了骆以坤出面帮忙招呼,还有他的同窗等作陪。

王之芥和书院的学子一行待到了庭院中,但见一座二进的小院,大门口横挂一副牌匾,上面却空着,小满早就带着立冬及家人在大门口恭迎,见先生一行人过来,忙迎上来。

立冬行了一个大礼;“先生和各位同窗前来赴宴,寒舍蓬荜生辉。”

他年纪小小,说话却大人样子,有模有样,王夫子一行不由得大乐,随了他进门。

推开院门,进了前院,院中种植芳草、竹林,小径通幽,草木深深,院中摆着从苏州运来的太湖石,造型玲珑,太湖石下是一个大陶缸,缸内养着睡莲,一朵莲花正在绽放,缸内养着大红色锦鲤,在水中游动,不时撩起几点水花,让人心中倍感清凉。

院东侧,种着一株粗大的海棠树,正值海棠花期,花枝弯弯,大半个院子都被花荫覆盖,树下铺着青苔,郁郁森森,有一朵海棠花从枝头掉落,“啪”的一声听得清晰,院子幽静安谧。

仆人却是借了祁非池跟前的家仆。俱是统一着装,无人大声喧哗,进退有度。

过了前院,往后院去的门口挡着一堵影壁,影壁前放着一条条案,案上右侧有个墨绿色官窑的花瓶,里面插数几枝芦苇,瓶后的照壁有个圆窗,里面格子里放着手帕、香巾,自有仆人过来服侍各位擦脸,擦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