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紧紧搂着她,深吸口气承诺着说:
“你放心,我中秋肯定回来,真的。”
林素狠狠翻了个白眼,丝毫不相信的道:
“骗人,今儿都八月初三了,你返完钱就八月初五,九天时间赶得回来?”
“必须赶得回来,有媳妇儿在这儿,过节哪有不回来的道理。”
说完,便一下一下的浅啄她的后脖颈,不给她反驳的机会。
最后也不知道怎么了,素妞儿从他怀里转过身,主动送上了自己……
……
武昌县连续几日的热闹,在最后一天三倍返钱中,就算彻底落幕了。
即便如此,大家谈论的热度,仍旧是“募捐”这件事儿。
有的老百姓当初给了五个铜板,压根就没想着会赚钱。
可如今倒好,反手就是十五个,足足多了十个,这可是好事一桩呢。
大家开心之余,对林素、对暮宿客栈、对朝廷,都赞不绝口。
这件事儿,挑梁的暮宿老板娘固然是主要人物,但是朝廷不扶持,也是徒劳。
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新上任的县令,听着衙役回来说的话,满意的点点头。
当然,这也让他在日后上任的时间里,对暮宿客栈开了最大的绿灯。
这是人家该得的,也是他能做的。
有些大户人家错失这次机会,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当听说有“功德碑”这事儿的时候,自然会好奇的去石桥上看看。
看着许许多多平头老百姓的名字都刻上时,懊悔的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
估计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小小北关村,竟然能闹得这么大的动静。
直到此刻才明白,这暮宿客栈的老板娘,真不是一般的人物。
想想也是,能把四大家族跟凌家商队都拢在客栈这边,寻常人肯定办不到。
正值秋收,农田地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抢秋。
这抢秋可不能耽误,耽误一天,那损失的就是口粮,就是银子。
因为今年雨季就开始动工,倒是让武昌县较往年,多收了不少粮食。
凌慕川跟林素也是直到这一刻才知道,往年北关村的村民,年年税粮不少交,自己还得饿肚子。
这也是为什么村里家家户户,过得狼狈的原因。
要知道,在新站屯那边,里正家的孩子,是没有来客栈上工的。
可是这边……
不过今年算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的几年,只要不是发洪水的那种级别的雨,就不用担心冲垮庄稼、淹了菜地。
相信北关村的收成,一年会比一年好,蒸蒸日上!
川爷是八月初五贪黑走的,走的时候固然是好好疼爱了林素一番。
素妞儿摸摸还有余温的被窝,悄悄失落了许久。
北关村的村民,每天都起早贪黑。
收庄稼的同时,还会有人去村里荒地那边,挖地基,给兴建学堂做准备。
韩澈天天早出晚归,不仅要看县里酒楼的情况,还要把砖石、沙子、瓦片等物准备好。
林素并没有失落太久,整理好情绪,带着苏飞云一起,找木匠、找夫子。
找木匠很简单,县里三五个木匠一起做,桌子、椅子的规格给好,图也画好,就让他们按照她给的图纸来做。
完全她曾经上学用过的桌椅。
她觉得那种总比坐在蒲团上,盘腿来的舒服。
桌椅不繁琐,但都没做过,所以木匠们不敢给出交货的时间。
林素也不着急,反正学堂盖好,也得十月左右,两个月的时间任由他们来做……
第448章 找夫子
找夫子这种事儿,就由苏飞云老爷子全权来处理。
最开始林素说过让关大海来做,不过他只能找邻村的秀才,来做个启蒙。
至于林素要的另外两个等级,关大海找的不能胜任。
而且,就算是启蒙,林素也想让苏飞云瞅瞅,看看怎么样。
反正她对这个不了解,完全得看老爷子这边的意思。
每次听到自家外公满口“之乎者也”,对方也是“之乎者也”的对话,她就觉得头大。
还好,一切顺利。
几天下来,关大海找的启蒙的五个夫子,全部录用了。其中有三个,还是岁考评优的夫子。
第二等级的夫子找了三个。
第三等级的两个,苏飞云就慎重了。
毕竟从秀才到举人,虽然只是一个称号,但这中间,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的阅历也相当的多。
在月国,所有的学堂加到一起,都没有一个学堂,是真正教秀才的。
一般想要继续往上考的秀才,都是自己在家学,偶尔去学堂问下一些自己不会的东西。
那也得找上了年岁,有一定学识的夫子。
为这儿,林素都想打退堂鼓了。
毕竟这样的夫子,在她心里除了自己的外公,貌似也没谁能胜任了。
果然,她想的太容易,把一切都想的太容易了。
哦,还有一个跟她做伴儿的,那就是凌慕川。
他当时听了也没当回事儿,反而说她的想法不错。
用外公的话来说,他们俩半斤对八两,什么都不会,就只是张罗命。
在暮宿酒楼的雅间内用饭,苏飞云吃完,翻着从衙门借来的户籍簿。
这玩意儿,根本是不让百姓看的,更别的借出来。
也就是因为凌慕川的缘故,县太爷一听林素的要求,二话不说就让师爷把户籍簿取了来。
林素再旁喝汤,看着认认真真查找的老爷子,凑上前、轻声的问:
“外公,怎么样,找到了吗?”
“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不需要,只找另外两个就好。”苏飞云合上户籍簿,轻声地说着。
这么武断?
林素惊讶,不明白这是什么操作。
按照她对老爷子的了解,他不是那么愿意做决断的人。
至少,在请夫子上面,他真的不是。
紧抿嘴角,看着故作无事的外公,轻声问道:
“为啥那个不需要?其他两个一定会答应吗?”
“这个……”苏飞云面露尴尬。
到了这会儿想要蒙混过关,显然也是不可能,轻叹口气避重就轻的说:
“有一个还是很有把握,另外一个……找找再说吧。”
呃……
这就……更让人迷茫了啊!
本能的想到停止追问,可表情却出卖了自己。
苏飞云活了这么大岁数,岂能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
“唉!”
长叹口气,略显无奈的摇摇头,道:
“其实也没啥,就是这松阳胡同的徐柯,以前跟外公一起殿试过。”
“哦,是这样啊。”林素点头,没有多问。
一起殿试,那说明二人是曾经的同期,也可以说是熟人。
但直接pass……就有待研究了。
“一会儿咱俩去简阳胡同,我看上面写着简华彬在那。他是晚了外公三年的进士,为官清廉,人也不错。”
“告老还乡后的几年,我们还有点儿联系,后来他搬了家就不再联系了。没想到竟然来了武昌县,还真是缘分。”苏飞云略有些兴致的道。
林素听了点头,看着一旁的黄雨、红霞二人,想了下,说:
“这些日子红霞一直在我身边伺候,忙碌的够呛。下午你回去歇着,让连七跟黄雨陪着就好。晚上想吃土豆丝卷饼,你让后厨做一些。”
红霞闻言起身,屈膝行礼说“是”。
心里对她的体贴很感恩,小日子又快来了,夫人故意这么说,就是让她回去多歇会儿,省的累到。
红霞离开后,林素跟苏飞云去了酒楼后院的主屋。
主屋有炕跟躺椅,林素把炕让给苏飞云,自己歇息在躺椅上。
老爷子精力虽不错,但她可不想把人累着。
更何况去文人家拜访,得先投贴拜会。
黄雨跟连七投贴,林素跟老爷子在家里休息,分工明确。
倒也没休息多久,差不多半个时辰二人就起来了。
黄雨听到屋里发出动静,从外面走进来,屈膝行礼,说:
“夫人,老太爷,简家那边回信说,让未时二刻去府上,留在那边用晚饭。”
“呵呵……好,知道了。”苏飞云笑着点点头。
林素闻言看着老爷子,也笑着开口道:
“外公,有面子哟。”
苏飞云笑着摆手,清咳两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