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才干了得的谋臣名士少不些自负气节,胸有丘壑头脑清明之辈又岂会随波逐流?强权武力能取他们的性命,却不能更改他们是志向。
张济坦言心志,又道:“初见卫府君,我便他非池中之物,只他确确非张某欲寻之主。”
“且据张某愚见,只怕卫府君大约是无逐鹿之心的吧?他也更非仁主。”
可真够精辟的。
姜萱得承认自己也没想这么远。
但所谓逐鹿天下,人已入局,不管想没想都会被推动着往这个方向走下去的。她觉得这个得看天意,时也命也,她和卫桓都是不是龟缩任由危机蛰伏的人,真到了那个地步,不管想不想都会一样应对的。
这个问题不大,不是吗?
她偏头看张济:“先生觉得可是这个道理?”
张济沉吟,真从未有人以这个角度和他分析这问题,但细细思量,却觉得颇另有一番道理。
他承认:“姜娘子所言不假,”只他摇了摇头:“只张某人还是那句话,卫府君非我欲寻之主。”
姜萱笑笑,也不答这话,只问:“倘若你心念不改,恐怕难走出这洞狱的,张先生可惧?”
不择主,下场毫无疑问会被杀,“你可要怪我?”
张济朗声笑:“不惧,不怪。”
他看姜萱,道:“张某不识时务,辜负姜娘子一番好意,愧之不及,还怎会见怪?”
姜萱也笑。
二人笑过后,她叹道:“这世间哪来这么多仁主雄才?”
尽善尽美,各方面都如意,怕是难寻吧?
“若是有合心意的,只怕先生早就投去了吧?”
张济沉默。
姜萱问:“先生年三旬有余,若是这般蹉跎一生,可甘愿?”
“张某想,应是无悔的。”
张济缓声,却坚定。
姜萱击掌赞叹:“先生好志气。”只她叹:“只是若这般空走一遭,一生难展其志,岂不抱憾了?”
说不抱憾那肯定是假的,否则就不会有子牙八十遇文王了,张济默然。
姜萱认真道:“我此来,并非要强扭先生心意,只有一件,我觉仍该让先生知晓,我家阿桓性情上虽略有不足,但他已在一点点好转。”
张济一诧:“实不相瞒,我没看出来。”
他自认也算有几分眼力,方才一见,他并没感觉卫桓性子和旧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那是先生不认识旧日的阿桓。”
“旧时他孑然一身,性情尖锐,说生人勿近不为过,如今待共过患难的人,却也愿袒露肺腑的。”
卫桓对她,对姜钰,满腔赤诚自不必多说的。甚至算符舅舅一个,和旧时都有不同的。
张济道:“这终究是寥寥。”
特殊经历,个例,实在不具参考性。
姜萱就问:“不知先生可知上郡军田和南郊育幼堂?”
这个张济知道,但在他看来,不管是军田还是育幼堂,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安置伤残退役军士和普通兵卒孀妻遗孤,使百姓赞服、军士归心,卫桓能这么快将定阳军牢牢控制在掌中,甚至面对通侯大军军心都不乱,此政功不可没。
这算不得仁心之政。
姜萱便说:“先生是不知,育幼堂中,除了军士遗孤以外,还收拢了许多的孤儿小乞。”
“去年冬日,定阳城内无一孤儿小乞冻寒致死。”
她问张济:“那这可算仁心之政?”
张济一诧:“这……”
这自然是算的。
姜萱一字一句:“此乃卫府君首肯,亲自签署颁下的政令。”
张济一怔。
姜萱长吐一口气,目视前方:“我也知道,阿桓性情有缺,你说他冷漠孤介,寡仁少义,这是真的。”
“但我会劝他,他终究也听了。”
“我一点点引导他,规劝他,我相信,他终有一日会好起来的。”
没有人比姜萱更清楚卫桓的性格缺陷,但她有耐心,她会一直引导掰正的。
“他或许不可能如天生仁者一般的心性,但他肯定不会一直孤冷漠然的。”
张济沉默片刻,问:“你有信心?”
姜萱坦言:“将来的事,我不敢保证,但我有信心,有我在的一日,就不会让他行那等暴君昏主之事。”
她侧头,认真道:“我希望能和张先生一起规劝他。”
张济久久沉默,他相信姜萱没有骗他,回忆先前卫桓与姜萱同来时二人的神态和小动作,再有姜萱遇险时卫桓的反应。
她的坦言保证,心里是偏信的。
若真能如此,那卫桓的缺陷也算是补了起来。
育幼堂,未来可能有的变化,自己的志向,心念百转,张济眉心微蹙,沉吟不定。
姜萱站了起身,朗声道:“人无完人,能弥补就可,即便圣主明君也非生来就是。逢此乱世也算机缘,先生既有才干,若一辈子抱负成空,岂不白来一遭?!”
声音清朗,坦荡豁然,熊熊火光映照下,她一双眼熠熠生辉。
张济抬头看这么一双眼,心中一动,有这般心性女子陪伴卫桓身侧,何愁他磐石无移?
这般一想,豁然开朗。
姜萱向他伸出手来,他霍地伸手置于其上,就着她一拉站起。
张济深深一揖:“蒙姜娘子青眼赏析,在下却之不恭!”
姜萱大喜:“好!”
……
姜萱也算费尽心思,总算劝动张济,她大喜,立即将人请出,而后又命左右快快去准备新的帐篷,让张济先去略略梳洗。
其实把人劝服以后,她该马上带着张济去拜见新主的,但十分无奈,卫桓这会还心气未平,他倔得很,她得腾点时间先劝住了。
这主臣首次正式相见,卫桓该礼贤下士的。
安排了张济,将人送过去,嘱咐卫兵听吩咐好生照顾,她匆匆回中帐去了。
已至子时,夜色沉沉,中帐灯火通明,她未归,卫桓自不会自己先歇下的。
姜萱撩帘进去,见他脸还拉着,又好气又好笑:“这是怎么了?”
“张济已劝服,还不高兴么?”
卫桓哼了一声,他还真没太高兴。
他侧身坐在太师椅上,姜萱过去,也没坐,拥着他的肩膀下巴搁在他的发顶。
“快别气了好不好?”
她笑道:“你想想,有了他,以后你有战事我能放心些,我也不用这般劳累了,还可以多些空闲陪陪你,不好么?唔?”
卫桓这般一想,心气才稍平了些,他站起,小心避开她的伤处拥着她,哼道:“但愿他真如你说的那般能耐。”
姜萱揪了揪他的下巴,嘱咐:“待会儿他来拜见你,不管你心里怎么想,面子上可不能露出来。可记得我从前怎么说的?”
卫桓懒洋洋唔了一声。
姜萱瞅了他一眼,“至少得像当初甘逊来时那般,可过些但不能不及,可晓得了?”
直接给个标准吧。
“不然我要生气的。”
她十分认真,可不是说假,卫桓也只得应下,闷闷说:“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哄完一个又一个,心累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更差个尾巴,宝宝们稍等哈
第68章
卫桓既然答应她的,就从不敷衍,即便心里再多不满,也先悉数敛下。
张济略略梳洗,又换了一身干净衣衫,和奉命带路的甘逊一同过来。
日后就是同僚了,甘逊本身是个能言会道,张济也久经宦场分寸正好,二人一路行来笑语晏晏,相谈甚欢。
见得卫桓二人撩帐而出,张济立即整了整领口衣袖,几个大步上前,大礼参拜:“张济见过主公!”
“好!”
卫桓立即俯身扶起,勾起一抹淡淡笑意,“得文程相助,我之大幸也!”
他瞄了姜萱一眼,姜萱含笑冲他点点头。
“委屈文程了。”
张济作揖:“不敢,不敢。”
贺拔拓上前一步,抱拳一礼,朗笑道:“给张先生赔礼了,原是我的不是。”
张济笑道:“岂能怪你。”
“两军对垒,奉命行事,这般才是常理。”
这话倒还中听,卫桓接着又开了个头,诸臣将心腹一一上前自我介绍,和张济互相见礼。
笑语晏晏,又有姜萱打趣,气氛极好,接着卫桓又简单问了几句喜好饮食。
他性子冷,这般已很不错了。
张济恭敬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