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江城旧事【CP完结】(2)

崔林沉声道,成。改明就让戏院撘个最好的看台,亲自带你去看。

第3章

苏江城在年后新来了一个戏班。

要说城里的戏班多了去,会唱戏更多,能在苏江城站稳脚跟的戏班,去到其他地方也不愁没口饭吃。这几年逃难到苏江城里的流民也越来越多,城门开便是满目沧桑,风餐露宿的人们往南边赶。从流民的神色中,不难得知北边是什么状况。这年头怕是没有几天安息日子了,得闲有空就去听听戏吧。

苏江城有些戏台直接摆在外面,因为城里爱看戏的人太多了,崔二爷就是其中翘楚。可近来得到二爷欣赏的角也就月白一个,得空的就来听上一段。谁让崔林是一个爱戏的人?

在最好的观台上,品着茶,听着那些风月俗事,像是一位风流公子。夏三公子想,这也是崔林从小就期盼的事,没得追求,就想成为一个纨绔,上头有爹有哥罩着。惹了事,有家可回,有人可靠,只可惜他没那命。

月白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到二爷的欣赏,因为二爷,戏院的每次戏都是满堂喝彩,班主反反复复说,崔二爷是贵人,是这这个戏班的恩人,我们要知恩图报。这大概是想把自已也一并回报给二爷。

以崔林的话说,月白是他目前见过身段最好的,即便在唱功有些瑕疵,但偏偏有那份灵气,叫人移不开眼。唱功可以练,可这灵气却是天生带来的。

现在戏院的人都在讨好月白,连戏班主都不敢责备月白,戏班上下都得了二爷的好处。

崔二爷的风月俗事、风流情史,谁都能说上几句,比如哪家小姐求着入门啊,哪个商户盼着往他身边塞人。二爷……似乎就没有拒绝过,后续?有些情人没有等到传闻,便已经在岁月中失去消息,谋生日子,故事总是听了上文,就没空续上后文。

崔二爷源源不断给城里的说书提供素材。说是那个李家小姐不是跟了二爷几个月吗?这回偏偏要闹着进府。李家小姐?上回不是说赵家姑娘要进府吗?总之说书人都搞不清有几个姑娘了。这战争中偷生的日子,不想聊家国大事成啊,聊城里的崔府总没有错了吧。

夏三公子不爱看戏,几乎没有踏足过戏院半步,就是遇上露天的戏台上面唱戏,也少见他停下脚步。

清晨的戏院自然是伴随不断的吊嗓,这原本嘈杂的环境中,含杂一两声对白。借着这喧闹,有些话就好出口了,毕竟这时候戏班主也不会注意到,三三两两的人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像极了百灵鸟的鸣叫。

“说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戏班里这么多的美人,为什么二爷就看上了月白?”

“许是月白唱的好,还是个旦角。”

“可,月白是个男子呀!”

“崔二/奶奶也是个公子啊!”

月白是个男娃子,这问题月白也担心过,但除了他之外无人在留意这个问题。二爷不在意,那么谁也不会在意。只是三两个人会在私下说些闲话,嘴长他们脸上,天王老子也管不了。

哪怕他卸下浓妆,哪怕他换上了男装,崔林看起来都不在乎,这情似乎与性别无关。风月一样谈,小曲一样唱,不时他还会带月白去城里面逛逛,而他对于这些“情人”出手向来大方。甚至月白还陪他见过生意上来往的客人。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几个月来崔林身边就他一个人,谁还没有得过这份待遇,当然除了夏三,可谁敢拿他来对比。街边巷口都默认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随着你怎么说崔二爷的闲话,可不能扯上夏三,这可是要去崔府喝茶的。

崔二爷又向月白献花了,又请人去他的包厢唱小曲了,这月白有能耐啊。

第4章

今天的戏院有些热闹。

往日里公务繁忙的崔二爷早早的来厢房上坐着,品着上好的茶水,约了五六个好友来这里放松。

还未到戏曲开幕时,班主怕这些爷无聊,特地叫了几个会唱小曲的人过去,先给他们解解闷,端端茶水,聊聊天。吴侬软语伴着江南小调,大约顾忌崔二爷,其他人也没有太胡闹,一时间厢房里的气氛倒算得上和谐。

倒是有几个仕女,有意无意的看着衣冠楚楚的崔林,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颊。因为戏还没有开始,崔林也半靠着罗汉床上,随意的晃动手上的杯子,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倒也没有拘着他们,一幅清贵人家少爷的模样。

见有人接着倒酒就壮着胆子坐在他身边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陆副官借着三分酒意,打趣的说:等会,这锣鼓一响,这人听起戏来可是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待会谁要是坐在他身边的,一个不小心就被迁怒了,到时候可别夜里躲起来哭。

崔林笑骂道:喝你的酒去。身边却是清静了不少。

城里的好几个大戏班子,崔二爷都常年预留位置,以往有空时,能一连听上好几出戏。崔府没少因为这项开支烧钱,于是夏三初来驾到,就直接报了崔林的大名,带路的小厮也没有注意,以为是今日迟来的客人,就一路带到了厢房中。

夏三在门口时,就觉得房中有些过于喧闹,推门而入,好一幅笙歌鼎沸之景,他随意看了几眼,就看见了某人喝着酒,放/荡不羁的样子,竟然有点好看。

众人只觉得突然进来一位清新俊逸的公子,眼前一亮,还未来得及多想,便要招呼过来喝酒,却见这人目无旁人的样子,直勾勾的向着崔二爷的方向去了。

众人:嗯?胆子有点肥?

只有这陆副官酒气被吓没了大半,我得乖乖,这夏三公子不是来捉奸的吧。

夏三公子就着崔林的手轻啄他杯中酒,与他一同靠在罗汉床,撑着手一言不语看着崔林,即便他没怎么听过戏,但也知道这屋子太过热闹了。

正好,连续半个月没看戏的崔林,今天刚好过来过过戏瘾。

崔林:……

两个人相顾无言,崔林似乎没得解释的样子,人赃俱获。他便把夏三半抱在怀中,压低了声音与他说,这几天的公务太过于繁忙了,正好今日得了闲,便过来了。

他想了想又道:“这里的果酒还是不错了,等会你可以喝些看看。”便让人把果酒端上来,要亲手喂给夏林。

夏三用随身带的扇子,嫌弃的把他凑过来的脸支远点,他自然是知道的,崔林这半个是如何的忙,半夜才回府,但也没有拒绝杯中酒。

这时候班主早以把戏单备好,眼下正要问崔林先上哪场,崔林便把这戏单放在夏三面前,让他挑,夏三说:“你不是说请我看戏吗?”

听着自家夫人如此说,崔二爷亲手给他倒了一杯酒,朗声道:“成。”握着他的手,在纸上点着戏目,告诉他每场戏大概讲的什么,问他对什么感兴趣。

待他们两个选完戏,这些人精们也猜出夏三的身份了,好奇的打量了下夏三,被崔林瞪了几眼后,没敢再抬起他好奇的小脑瓜。

见夏三没有反感他们,借着点戏的缘由,屋子里又开始活络起来。

戏已经开场了。

戏曲都是偏爱写着英雄和佳人的故事,待戏台上把儿女情长就着细雨薄雾,二十四桥明月照着西北铁甲都演绎了一遍之后,绝代风华的佳人伴着飒飒的寒风,终于落幕。

许是方才那出戏才过于悲情,戏台便重新上演了一出闹腾的喜剧,气氛很快又欢快起来。说是人生如戏,苦也快、忘也快、笑也快。

班主说崔二爷有赏,戏子们还未卸下浓妆,就赶忙去了厢房,月白自然也在其中。

人精们好奇小脑瓜不怕死的又重新抬起来了,这……这可是比戏台更好看的戏啊!众人让那些戏子抬起头来,见他们还没有卸装妆,便说让夏三打量打量他们的身段,完全是一副死猪怕开水烫,临死前还想看最后一出戏的样子。

夏三凭着直觉说,这里面那个演旦角的身段最好,但还少些火候。夏三少爷还说,他见过比旦角身段更好的人。

月华灼灼,世家之间的聚会都是无聊了,聊来聊去都是名利场的故事。这时候夏家场面上的事还是他爹在管,连他大哥都插不得手。没人会注意聚会上溜走了一个半大孩子,小时候的夏三公子要比现在调皮的多,他就跟在仆人的身后,悄悄的把别人家的后花园逛了一圈,还仗着一张好皮囊混的不少新奇的玩意。

上一篇:金鱼缸下一篇:论如何把黑变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