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汉朝养老(123)

卫青:“当真?”

“是的。不然蒸一屉子螃蟹就够咱们吃的了。”谢琅道,“哪用得像这样,又切又炒。”

“炒?”刘彻虽然从未进过灶房,也知道有蒸有煮有烤有炖,独独没有炒,“用什么炒的?”

小七接道:“锅啊。”

“铜锅?”刘彻问。

谢琅摇了摇头,“铁打的锅。”

“吾去看看。”刘彻说着就起身往灶房去,见铁锅和宫里的铜锅很像,有些失望,到堂屋就问,“味道如何?”

谢琅:“陛下没来,草民不敢先吃。”

刘彻一听这话心里高兴了,拿起箸夹一块,又香又软还有劲道,谢琅不说,他根本没吃出是面做的,“你是厨神?”

“噗!”谢琅嘴里的东西全喷出来。

卫青连忙去拿面巾,“快擦擦。”

谢琅倒一杯茶,把嘴里的东西冲下去才说,“陛下再来两次,草民就成死神了。”

“朕是问你,又不是说你是,你如此激动作甚?”刘彻倒打一耙。

谢琅简直想把老流氓的儿孙问候一遍,“首先草民不是神。其次这东西就是面饼切成条,在油锅里转一遍。小七若有灶台高,他都会做。陛下却说草民是会做饭的神,草民不震惊才神奇。”

“那,吾又不知道这么简单。”

谢琅无奈地说:“怪草民行了吧。”注意到小孩把嘴塞满满的,连忙说,“小七,能吃多少吃多少,你敢憨吃,我抽你。”

小孩立刻放下箸,跪趴在几案上打个饱嗝。

卫青忍不住笑了,“你几天没吃了?”

“一天都没有。”小孩认真道。

谢琅笑道:“你是一顿都没少吃。你猴哥的肉该好了,请院子里的人帮我把肉捞出来。”

小孩点了点头,起来又打个饱嗝。

谢琅朝他屁股上一巴掌,“下次再憨吃,我就不做饭了。”

“不了,不了。”小孩连连摇头,“我晚上不吃了。”

谢琅没理他,收回手就招呼卫青和刘彻趁热吃。

刘彻夹一块放入口中,不死心的问,“只放了油盐和葱?”

“是的。”谢琅道。

刘彻:“用陶瓮或者铜锅能做成这样吗?”

“不能。”其实谢琅也没用过,他担心刘彻嘴角一抽,让他用陶瓮做一遍。

刘彻盯着碟子里的东西,“所以奇的不是你?而是你家的铁锅。”

“可以这么说。”谢琅点点头。

刘彻:“我不要你的棋盘了,你把锅送给我。”

第74章 奸佞小人

满室寂静。

谢琅握紧手中的箸,深深吸一口气,“陛下,草民可以当做没听见吗?”

“不可以!”

卫青实在忍不住,“陛下,铁锅送给陛下,三郎就没法做饭了。”

大将军是个好人。

谢琅在心里感慨一句,点头道,“是的。”

“你家有陶瓮。或者你再打一个。”

说的真轻巧。

谢琅忍住爆粗口的冲动,“草民打一口铁锅需半个月。陛下身边的能工巧匠做一口锅只需一天。陛下倘若认为草民的锅是仙锅,陛下大可拿一口铁锅同草民换。”

卫青不禁转向刘彻,不是吧?

刘彻心里还真这么想的。可他不能承认,否则谢琅又得跟他扯什么人是猴变的,“你说的有道理。朕回去就命匠人做锅。”

“草民把做法和用法写下来。”谢琅立刻去拿笔墨让卫青帮他写,端是怕慢一点,刘彻就去揭他的锅。

刘彻见他这么着急,“你真小气。”

“草民是个小人,大气不起来。”谢琅头也不抬的说。

刘彻顿时噎住,“……为了自己的东西,你宁可当奸佞小人?”

“是的。”谢琅瞥他一眼,就继续磨墨。

卫青手抖了一下,忍住笑才继续写。

刘彻见状,嗤一声,“铁锅除了可以做这个,还可以做什么?”

谢琅随口说:“炒青菜。现在天冷了,过些天可以把竹笋切成且,热油爆炒。还可以做煎——没了。”

刘彻气笑了,“煎什么?不说吾就把你的锅拿走。”

谢琅朝自己嘴上一巴掌。

“晚了。”刘彻悠悠道,“老实说,朕恕你无罪。”

“三爷犯错啦?”小七跑进来就问。

谢琅伸出手,小孩窝在他怀里,“没有。是你孟达爷爷想吃煎饼,我不想给他做,他吓唬我。”

“煎饼?我也想吃,三爷。”小孩转过身,眼巴巴看着他,“晚上吃煎饼?”

谢琅:“你刚说过晚上不吃了。”

“明天晚上不吃好不好?”

谢琅摇了摇头,“做人要守信。人无信不立。”扭头看向刘彻,“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陛下,您说是不是?”

“孟达爷爷,是不是?”小孩转向刘彻。

刘彻虚点点她,“你行,谢三郎。是的!”

谢琅松了一口气,锅保住了。

“我也想吃煎饼。”刘彻开口道。

谢琅一口气没下去,险些呛着,“陛下二十有六了吧?小七,几岁?”

“我六岁啦。”小孩伸出六根手指。

刘彻知道他如果顺势说不吃了,就中了谢琅的计了,“你说过民事食为天。我和小七都是大汉子民。”

“我也想尝尝。”卫青收起毛笔,“我去帮你烧火?”

谢琅叹了一口气,看向卫青。卫青很认真的点点头。谢琅想到他和前世的自己同为军人,过两年还需为国为民流血流汗,放下小七站起来,“怕了你们。”

“为什么啊?”小孩不明白。

刘彻捞起他,“没有为什么。你三爷答应了。走,去灶房。”

“您就别去了。”谢琅连忙说。

刘彻不放心,“吾在这里也无事。难道让吾和小七大眼瞪小眼?”

“走走走。”谢琅端着盘子就往外面走。

炒过面饼的锅里只有油,谢琅也没再刷。一碗面糊加一把葱花和几个鸡蛋,待锅烧热,谢琅就舀一勺撒进去。

片刻,翻过来。如此三四次,谢琅就把薄薄的面饼盛出来,放在碟子里。

刘彻夹一块放入口中,露出失望的表情,“不如你炒的面饼好吃。”

“和寡而无味的面饼相比?”谢琅问。

刘彻:“比那种好吃多了。”说出来,僵住,他真是被灶房里的油盐熏糊涂了。他让谢琅做煎饼,不就是为了吃够面饼和面汤的时候换换口味么。

谢琅见他脸色变来变去,也没再说什么,“草民以前不甚会做面食。煎饼是最近才学会的。改日学会别的,再做给陛下吃。”

“什么东西?”刘彻问。

谢琅:“面里面包着肉,放在屉子上蒸。”

“不腥吗?”卫青很怀疑。

谢琅想说,怎么会腥。转念一想,卫青肯定是想到了羊肉,“猪小的时候阉割了,用青草、红薯或者麦麸养大,比羊肉还香。”

“你——”刘彻看到身边的小孩,把话咽回去,“你家为何不养猪?”

谢琅:“便宜!”

刘彻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又说,“吾给你两贯钱,羊卖了养猪?”

“然后做给你吃?”谢琅瞪他一眼,想得美!

刘彻指着自己,“吾是君。”

“陛下!”谢琅叹气,“上林苑那么大的地方,里面那么多人,您想养多少养不了。”

刘彻张张嘴,很想说给朕养猪是你的荣幸。可谢琅这个人油盐不进,逼急了他还敢拿命威胁自己,刘彻只能叹气,“不养是不是?吾得空就来你家。”

“养养养,行了吧。”谢琅把饼盛出来,又往里面倒一勺面糊,“烧火。让仲卿吃点。仲卿刚才都没怎么吃。”

卫青可不敢,连忙说,“我吃果子吃饱了。”

说到这个,两人走的时候,谢琅给卫青两个大榴莲,一个熟透的,一个还可以放三四天。给刘彻一包成年男子巴掌大的芒果。

刘彻见他没开口,谢琅就给他准备好了,也不再念叨他的锅。但是过了两天,命人送来两贯钱。

谢琅面对这两贯钱想骂人,又担心教坏小七,只能在心里嘀咕几遍,就到处找小猪崽。

养蚕里的人不差钱,猪肉又便宜,以致于没人养猪。

谢琅走遍温家里才找到一个小猪崽。

小猪崽弄回家,谢琅就把四只羊卖了。

这下可了不得。

卖羊养猪,他是疯了么。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