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268)

他相信,花荣对他的感情不是欣赏,而是真正的爱恋。

他捧着这些纸,忍不住低头自言自语地笑道:“自己是不是要跟花荣谈恋爱了?”

想着想着,栽倒到榻上,微笑着合上眼睛,美美睡了一觉。

翌日,高铭听说阮小七挨了一百军棍,竟然还有口气,他的两个哥哥主动提出要带他回家养伤,重新做回渔民。

童贯大概觉得少几个册封的人节省朝廷资源,便同意了。

——

大军班师回朝。

秋老虎端的厉害,天气太热,没法行军,原地驻扎休息。

花荣又去高铭营帐找他,见他榻上摆着一个“竹夫人”,不禁笑道:“你从杭州带来的?你出趟门准备的够齐全的。”

所谓主夫人就是用竹子编织的纳凉用具,晚上抱着睡,驱散炎热用的。

“不是,是赵楫昨天晚上派人送来的,大概是他派人在沿途买的。”

花荣若有所思,“他对你的救命之恩报答起来还真是没完没了啊。”

“都是一些小恩小惠,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罢了,他还不如直接给我二十两金子。”高铭根本没放在心上。

“其实,你也犯不着用荆王这东西,你要是愿意,我晚上守着你,给你扇风。”

说曹操曹操有请。

这时候帐外有人通禀说荆王殿下想请高大人过去下棋。

高铭一皱眉,他当然不想去,便推诿道:“真不巧,我这边有事,走不开。”

外面那人听高铭这么说,也不能强行将他绑去,便退下了。

花荣对高铭的处理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他在这里,高铭怎么能去看别人,就是王爷也不行。

两人才又说了一会话,帐外再次传来刚才那个太监的声音,“郓王殿下,想让您过去一趟。”

这太监听声音分明是赵楫的贴身太监。怎么是郓王叫他过去。

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他不能不给赵楷面子,便对花荣道:“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出了营帐大门,随着太监走,果然发现这太监径直将他领到了赵楫的营帐门前。

走了进去就见赵楫半卧在床榻上,而赵楷在一旁站着,看表情也有几分无奈。

高铭上前道:“见过两位殿下。”

赵楫微微皱着眉头,眼神有些埋怨的看高铭。

高铭面无表情,他没给赵楫白眼,完全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不知殿下叫我来,所为何事?”

赵楫讪讪地道:“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就是最近本王眼睛不舒服,想叫人帮本王念邸报上的消息,但是这些太监的声音太难听,本王想听正常的人念,不知道高大人可否愿意帮一下?”

高铭心想,你就变着法儿的折腾我吧,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找我麻烦?

赵楷皱眉,“你就帮他念一念吧。”见高铭点头答应就离开了,但走之前,凝眉瞅了半晌弟弟,不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出去了。

高铭憋着一股子劲儿,坐到赵楫榻前的椅子上,接过太监递来的邸报,心里自我开解,顺便看一看这些日子朝廷都发生了哪些事也好。

在赵楫静静地注视中,高铭开始给他念着邸报上的消息。

忽然,高铭的余光瞥到了一条旮旯里的消息,占的篇幅不大,但是每一个字都重锤着高铭的神经。

因为上面写着,皇帝吩咐各州府张榜征召能够辨识蝌蚪文的人。

还写明了,要辨认的蝌蚪文的来历。

原来上个月初五,山东梁山突然降下落雷,事后,在落雷的地方,挖出了一块石碑。

这石碑上的文字曲曲弯弯,是用上古的蝌蚪文字所写,认识的人并不多。

而这块石碑的出场方式,在深信道教的赵佶眼中,肯定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叫州府征兆能看懂的人。

高铭心里大惊,这个石碑,不就是原著中被宋江在公孙胜的设坛作法下,挖出来的刻有梁山好汉排名的那块么。

他一直以为这玩意不会出现了,没想到一道雷给劈出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花荣榜上有名,而且排位还不低。

他引袖擦了下额头的冷汗,赵楫见了,赶紧拿出扇子,跪到榻上给他扇风,关心的问:“高提点,还热吗?”

高铭一边摇头说:“不热。”一边却夺过扇子,使劲给自己扇风。

怕就怕这块石碑被解读出来后,皇帝联想到之前关于被放走的一百零八的魔君传闻,对记录在石碑上的花荣心生嫌隙,不再重用。

那么,他们迄今为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他得想个办法。

第120章

赵楫见高铭的眼睛, 直勾勾的盯着邸报,也好奇的去看。但是看来看去,除了官员的正常升迁消息, 他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所以他认为高铭可能真的只是热了,叫太监给他倒茶。

高铭喝了一口茶水后,逐渐冷静下来,将这邸报上的消息都念完了, “殿下, 还有别的吩咐吗?”

赵楫见他脸色不好,也不敢再留他, “没了, 对了, 本王的这把扇子赠给你了,当做你给本王念邸报的奖赏。”

高铭一点儿,不客气的收下了, “谢殿下。”

这是他劳动所得, 没道理不要。

“可惜咱们马上就要到东京了,本王就是想叫你念底报,也不方便了。”

难不成你还想天天折腾我,高铭态度冷淡的说道:“回到东京殿下, 身边自然不缺人手, 还缺个把人帮您念报纸吗?”

赵楫却突然岔开一句, “你跟花荣真的很要好啊, 甚至在他的营帐中休息。”

高铭觉得赵楫大概率是要开启另一波嘲讽,拿他和花荣的男男关系说事儿。不过高铭也不在乎, 毕竟他这一路也是从各种流言蜚语中走过来的,根本不想搭理赵楫这个段位的选手, “殿下,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儿,我先告退了。”

说完转身走出了营帐。

花荣在营帐中等着高铭好一会儿,才见他脸色略显惨白地走了进来。

花荣赶紧走上前来关心的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走近后,他甚至看到高铭额头有一层细汗,他忙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

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赵楫为难你了?”

也不尊称荆王殿下了,而是直呼其名。

“不是。我被他叫过去给他念邸报,我在邸报上看到了一条消息,说是从梁山泊里挖出了一块上古蝌蚪文写就的石碑。我担心那石碑上的文字对咱们不利。”

花荣失笑,“你这个担心毫无缘由,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你也知道有一些碑文上,就爱记载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万一那石碑上记载说以后会在这个地方出现危害一方的妖魔。”

“你怕牵连到咱们?不会的。官家知道你是被虏劫上梁山的,我是为了救你,才去的。就是那石碑真的记载了什么,指向的也是真正的梁山贼寇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高铭心想,如果只是单纯的记载,以后梁山这个地方会出现危害一方的魔君,那确实不用担心。

就怕这石碑上清楚的记载,以后在梁山为祸一方的人是当初,天师关押的魔君转世。并详细的附赠人员名单,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名单,皇帝当然会以为,这些魔君指的只是宋江他们那些真正的强盗。

但如果有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的详细名字,还说他们是转世的,那对笃信道教的赵佶来说,破坏力可想而知。

就算花荣忠君爱国,但在赵佶看来,恐怕他也是一个随时会变异的不安定因子,不可重用。

花荣语气更加温和的劝解,“你太紧张了,没有必要,那些上古的蝌蚪文字能破译的人凤毛麟角,或许你等一辈子都等不到能解读的人。就算里面记载了修仙的要诀,也难被世人窥破,所以你就不要瞎担心了,倒是你的语气很有意思,好像十分肯定里面记载的东西一定会在对咱们不利似的。”

高铭一惊,怕花荣察觉到什么,装作释怀的道:“是啊,我想太多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他记得原著中破译蝌蚪文的是个姓何的道士,至于叫何什么,他记忆淡漠了,只能绞尽脑汁的回忆,就这样,一路回到了东京。

回到东京的当天,朝廷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花荣作为将领的代表,亲自向皇帝献俘。

素衣渡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