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120)

作者:方便面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宋玉延不敢擅作主张,便找了族长。也不知道冯家的人与族长说了什么,族长最终收下了这箱香料,并且分了宋玉延一半。

宋玉延不好意思白收人家的好处,便赠了冯家的人一个笔筒,希望他能转交给冯元。

冯家的人一开始也看不上她一个不值钱的笔筒,不过碍于情面,没有表现出来。等他们到了汴京,又从冯元口中得知这个笔筒的价值之后,他们的心情有多震惊和复杂,这些都是宋玉延不知道的事情了。

____

传出名声来的也不仅是宋玉延,连带着唐叶的竹雕也小范围地被人提及。宋玉延让她取个字,如若不然以后她的竹雕上便要用真名了。

唐叶也不希望别人以后提及她就直呼她的姓名,可她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字比较合适。

她希望宋玉延能帮她取,至于为何不是唐浩根,因为唐浩根道:“宋大郎虽说没正式收你为徒,可毕竟教了你这般手艺,你喊他一声师父也不为过。将来你的字是要留在竹雕上的,有他帮你取表字很合适。”

于是宋玉延琢磨了一阵子后,给她定了“青归”为表字。这是取自杜甫的诗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一般人取字都会是名字的补充,又或者与名字相辅相成,所以唐叶、唐浩根都很满意这表字。

宋玉延还问唐枝:“娘子好像没有字,要不要也取一字?”

唐枝道:“我便算了,我不写诗、不作词、不雕刻、无书画,取字作甚?”

宋玉延没打算就此作罢,继续劝道:“万一哪天就用得上了呢?”

唐枝被她缠得不行,只得道:“那请阿药替我取一表字了。”

宋玉延早就想好了,她替唐叶取字时,之所以想了那么久,是因为她趁机给唐枝琢磨什么字比较好。

“素姿如何?”

唐枝咀嚼了这表字一会儿,才问:“为何取这作为字?”

宋玉延有心考她:“娘子想知道?不妨自己琢磨。”

唐枝瞪了她一眼:“这是嫌弃我读书少呢?!哼,反正我也用不上,我才不想知道呢!”

虽然这么说,可她还是暗搓搓地买了些唐人的诗集回去翻,考虑到唐诗有数千甚至上万首,她也只能在闲暇时随手翻一下。

____

杜行老在交流大会中赚得不少,既赚了钱,又赚了名气。竹雕这行的名气传出去了,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竹雕的艺术价值,故而连带着雕行的竹雕匠人接到的生意都多了起来。

可惜这都是少数,更多的人想要的还是宋录方的竹雕。为此,杜行老特意带上厚礼到了宋家,想邀请宋玉延加入竹雕行。

只是宋玉延是那么好忽悠的吗?她不以竹雕为生计,且她压根便不怕竹雕行对她的打压,像她那样手艺高超,构思巧妙、有创意的人,即使不依靠竹雕行,也会有一堆人上门去求购她的竹雕。

杜行老也想到了,不过他不信邪,第一回 过去,宋玉延回了金川乡;第二回过去,宋玉延在蜡园处理事务也不在家;第三回宋玉延则被王周等人约出去参加雅集了。连着三次他都没见到人,只能铩羽而归。

杜小娘子猜到了他会一无所获,也不意外。他苦着脸向女儿求救:“芝儿啊,那宋录方也太忙了点吧,我每次过去他都不在家……”突然又反应过来了,“他是不是故意避着我啊,不然为何每次都那么凑巧不在家呢?”

杜小娘子颔首:“看来爹猜到了。那宋录方确实可能在躲着您,而且他通过这几次的外出理由告诉了您,他不缺钱,不缺势,小小的竹雕行还入不了他的眼呢!”

杜行老愤愤地道:“那他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说完,他又苦着脸承认,“他确实有资格这么看自己。那我能怎么办呢?虽然竹雕行的名气打出来了,也有人开始模仿他,可却始终得不到其精髓。而大家也都是奔着他的竹雕来的,若是我们家、咳咳,我们竹雕行还没有一个镇场的,可又会跟从前一样了。”

杜小娘子始终都很淡定,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杜行老在她的神情上看见了希望,也早就丢弃了他当爹的老脸,道:“芝儿,快替爹想想法子,毕竟以后杜家,还是得靠你的了!”

杜小娘子眼眸一抬,带着三分狡猾:“爹说真的?”

杜行老腹诽,他这女儿可真是商人本性!都坑到老子的头上来了。

不过他这一骂,也将身为商人的自己给骂了进去。他倒不是真的气恼自己的女儿,毕竟他都是日常依靠这个女儿的。

“那还会有假?日后爹也不将你嫁出去了,给你找个上门女婿……”杜行老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杜小娘子听他唠叨完,才不紧不慢地道:“他加不加入竹雕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之合作便足以。”

杜行老道:“可怎么样才能与之合作呢?”

杜小娘子拿了一本书给他看,他翻了几页,觉得上面的事颇为眼熟。再细想,这不是那日切磋大会的情景么?她这是让人将之详尽地记录下来了?可是记录下来又有什么用?

“爹难道没打听到,我们竹雕行办的大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竹雕的名气?,而这‘更多的人’里,也包括新来的知州?”

杜行老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知州也注意到了我们的切磋大会?可是这跟宋录方与我们合作有何关系?跟这书又有何关系?”

杜小娘子顿了一下,继续道:“爹可知明州每年都有哪些贡品上交?”

“盐、金波酒、双鱼酒、罗、女儿布……”

这些都是明州的特产,也就是逢年过节时,地方官员会给皇宫送去这些特产。倒不是说作为贡品,就不许百姓使用或者购买了。

杜小娘子道:“若是将明州的竹雕之名传遍天下,那官家是否会想看一看那盛名之下的竹雕,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杜行老被她这么一指点,立马便想通了:“芝儿的意思是,让知州觉得我们的竹雕值得作为贡品上交给官家,那他必然会出面跟宋录方谈?可是我听闻那范知州生性耿直,可不像是会动这些心思之人。”

杜小娘子颔首:“故而我准备了这份东西,打算琢磨出一条能让他点头的策略。而在那之前,我们还是先礼后兵,得先知会宋录方一声,否则我这仅剩的良心也会过意不去呢!”

第85章 护夫

杜行老每次去找宋玉延都没碰着倒不是她真的避而不见, 而是她确实很忙碌, 杜行老没有提前选好拜访的日子, 也不怪乎她没有安排会面的时间。

杜小娘子比杜行老细心, 她特意让人持拜帖上门, 宋玉延便选了一天空闲见她。

唐枝虽然防着宋玉延被坑,可也没有阻止二人见面。只是杜小娘子到访的那日, 她也没有出去, 而是留在了家中。

杜小娘子来了后没有立刻谈邀请宋玉延加入竹雕行的事情,而是先跟她聊起了竹雕的未来发展。

她挑起话题的方向很正确, 宋玉延有心拒绝加入竹雕行, 却因为对方没有主动提及而不得不顺着她的话来聊。恰巧宋玉延也是很关心竹雕的未来发展方向的, 于是谈话的节奏就慢慢地被杜小娘子掌控了。

唐枝一开始也没察觉, 后来慢慢地才回过味来, 心想杜小娘子应该是在那日的切磋大会上根据宋玉延的发言以及对竹雕的喜爱断定她虽然不想靠竹雕来牟利, 可却是真心实意地希望竹雕能够得到发展的。

“说到底,创意灵感并非长年累月地重复去做一件事就能冒出来的, 而是应该加强雕刻者的文化功底, 并且多加交流,只有开拓了眼界,才能改变思路。”宋玉延说完,又补充道,“这些都是我的老师教我的。”

杜小娘子问:“不知尊师是何人?”

宋玉延微微一笑:“我的老师并不在此。”

杜小娘子倒没有追问,因为在宋玉延出现之前,雕行一直不曾听闻过还有这等惊才绝艳的竹雕名家, 故而她认为那要么是隐士,要么不是江浙一带的人。而据她所知,宋玉延一直都没出过明州,所以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般的隐士连官府的邀请都不会给面子,故而她也没打算从宋玉延的老师那儿下手。

“孔圣人教书育人有教无类,故而有弟子三千。知识、学识都是一代传一代的,只是世上雕刻者多,有如此手法、功底的却不多。若是尊师或者你也能学孔圣人,广收弟子,那竹雕的百花争艳也指日可待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