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23)

后来,万春的妹妹也掉进了塘子里,可惜她并没景骁那般幸运,就这样被淹死了。紧接着,又是景茂家两个孙子无故落水。此时,村里人才醒悟过来,鬼怪流言传遍村子。大伙还特意找来了神婆驱鬼避邪,可惜依旧摆脱不了阴影。本来,有人提议将其填埋,有人却不同意,一时之间,意见得不到统一,此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她也听景骁提起过,不过她并不在意这些。鬼神之说都是无稽之谈。既然大家都忌讳,那么她就来当好人,收下它。要是包下来,养鱼养虾,到了年底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如今,村里的桑树被砍了,如果想要继续养蚕的话,就得想办法才行。光靠娘家接济,也不是长远之计。因为天气变热,家里的鸡,也不再下蛋,这也算是少了一样东西补贴家用。鸭子还得收稻谷时,才会下蛋。

山上的桑树不归谁,砍了自然也没人管。要是包下塘子,周围可以用来栽桑树,这样就没人敢随意乱砍了。桑苗存活率很高,且对土的要求低。桑叶不光可以养蚕,桑葚还能入药,到时候采摘下来晒干,可以卖给药铺。

要是开荒种桑树的话,耗时又耗力。村里允许开荒,但是却没人愿意干。因为,陡石坡的土是出了名的死板黄泥土,开垦起来很麻烦,还不一定能种出粮食,所以一般冒险的人很少。之前公公带着全家也开过荒,收成确实不尽如人意。只是比没有稍微强那么一点点。

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怕是只有她才能想得到吧。

想到这里,谢淑惠整个人精神好了不少,几日以来的阴霾在此刻烟消云散。起身,端起木盆向家里走去。

景骁还在忙活着,她笑眯眯的走过去。他停下动作,好奇的问道:“什么事,如此开心?”

她放下手中木盆,激动的对景骁说道:“景骁,我终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了。”

“要不我说呢,还是我媳妇脑袋聪明。什么法子?说来听听。”景骁夸奖谢淑惠一番,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

“我说出来就是不知道你同不同意?”话到嘴边,她反倒有些迟疑了。村里人忌讳塘子,她不是不知道。更何况景骁还差点淹死在里面,就算能过他这关,公公婆婆那里还不一定呢?公公是里正,掌管村里的事务,这件事必须经过他同意才行的。

“说吧。我媳妇的话,永远是对的。我无条件服从。”景骁拍拍胸脯说道。

谢淑惠没有笑,反倒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说道:“我想跟公公商量一下,包下门口的塘子。”

景骁一听谢淑惠想要包下村里人避之不及的塘子,立即惊呼道:“你包塘子干嘛?”

谢淑惠被景骁如此大的反应,弄得很不适应,“你干嘛如此大的反应?包塘子当然是有用了。”

他叹了口气,低下头去。之前,他差点淹死在里面,后来万春的妹妹未能逃过此劫,淹死在了塘子里。都说那塘里有鬼,平时村里人很少用塘子里的水,除非万不得已。人人避之不及的塘子,谢淑惠居然想要包下来,是为何意?

“你不知道那塘子里淹死过人吗?”景骁跟其他人一样,有些不能接受,说起话来也有些激动。

“我知道,可是我们包下塘子就可以养鱼养虾。这样,到了年底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塘子周围还可以种上桑树,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我之前也想过开荒种桑树,可是那样很麻烦,既费时也费力,很不划算。”谢淑惠并没有因此而大动肝火,依旧很有耐心的跟他解释。

景骁一想,谢淑惠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反正塘子也没有管,他只要跟父亲商量一下,他应该会同意的吧。

“这主意是不错,可是……”谢淑惠的话虽有道理,可是他内心还是很纠结。

“好了,不用可是了。明日,我们跟公公商量一下。”谢淑惠怕景骁瞻前顾后,又打退堂鼓,立即一锤定音,就这样定下来了。

隔日,江清河上游放水,下河捉鱼的人多的不得了。

景骁也抓回不少鲫鱼和鳝鱼,看起来个头不小,这种野生的鲫鱼用来熬汤最好。谢淑惠选了其中一条用来熬汤,锅里放一点猪油,将鱼煎至两面黄,再加水熬汤。这样熬出来的鱼汤便成了奶白色。剩下的,清洗干净之后,放上姜葱,直接上锅蒸熟。蒸熟之后,再放上切碎的辣椒和韭菜,用来凉拌。鳝鱼切成段,再捞一点酸菜和炮姜,切细了之后,和鳝鱼一起炒。这样做出来的鳝鱼,味道香,也不会带有腥味。

在农家,鲜少有人吃鳝鱼,很多人不会做,腥味也很重。夏天,稻田里鳝鱼多的是,人们发现了也只是抓住回去喂鸡鸭之类的。对庄稼人来说,对鳝鱼可谓是憎恨不已。在稻田里打洞,这样稻田就会留不住水,影响秧苗的生长。

谢淑惠将清理下来的内脏,直接丢进了鸡舍,鸡鸭看见吃的飞奔过来。尤其是鸭,很喜欢这种带腥味的东西。

午饭还没做好,院子里便飘出诱人的香气。赵氏在堂屋里做针线,闻见香味,心里嫉妒的要死。两口子自从分出去之后,整日不是做这样好吃的,就是做那样好吃的。起先,她还抱着期待,满心以为景骁会孝敬她,谁知那个耙耳朵眼里根本没有她这个做娘的。后来习惯了,也只是抱怨几句罢了。

自从娶了谢淑惠,每日三餐,成为了景骁的期盼。她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他整个人也比之前强壮不少。

将做好的凉拌鲫鱼和鳝鱼分成了两个碗。一份留下他们自己吃,还有一份让景骁给公公送了过去。

每日下地干活回来,景梓桦都会坐在梨树下歇息。梨树上早已挂满了果实,个头有鸡蛋那般大小。

景骁端着碗,走过去,双手递给景梓桦。景梓桦看着碗里的吃食,笑着点点头。儿子和儿媳妇,无论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记他。也不亏自己含辛茹苦的将他抚养长大。

姐弟四人一看就知道,嫂子一定又做了好吃的,立即凑上来。景漾接过碗,夹起一块鳝鱼放进嘴里,酸中带着辣味,没有一点腥味。吃完不忘舔舔嘴唇,恨不得将舌头吞下去。

几人在院子里吃得高兴,赵氏在灶房里做饭,看着锅里的玉米糊糊,觉得淡而无味,嫌弃无比。可是,一看见几人争抢着吃谢淑惠做的东西,心里就来气。

随后,灶房里传来一阵锅碗瓢盆的声音,姐弟几人一听就知道不妙,你看我我看你,放下碗走进灶房。

谢淑惠和景骁来不及吃饭,直接走向景梓桦。景梓桦一见两人,便知道有事,说道:“你们有事就说吧?”

景骁看了一眼谢淑惠,不知该如何开口,便低着头。

谢淑惠鼓起勇气说道:“公公,我们想包下门前的塘子。”

景梓桦和蔼可亲的脸上立马变得铁青,阴沉的说道:“景骁,你不知道村里人都忌讳那口塘子吗?你曾经还差点淹死在里面,要不是棠叔救了你,你还能活到今天?”

景骁早就知道,父亲一定会拿这件事来阻止他的。

“爹,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再说那塘子用来养鱼,周围还可以种桑树。如今,桑树被人砍了,光靠岳父岳母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吧。”景骁试图说服景梓桦。

那塘子自打出事之后,村里组织村民清理淤泥。可是,大家都怕真的有鬼,谁都不愿意干这份苦差事,给钱也不行。

“是啊,公公。景骁说得在理。我们俩田地本来就不多,日子也不过得紧巴巴的。不想办法自力更生,可不行。”

景梓桦抬起头来,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说话,又低下头去了。

见两人执意要包下塘子,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这时候,赵氏刚好从屋里出来,听见了两人的话。一个箭步冲上来,凶神恶煞的指着谢淑惠的鼻子骂道:“你又在出什么幺蛾子,整天祸害我儿子,干些莫名其妙的事。你……你就是个害人精。”

谢淑惠差点没被气得吐血,有这样说话的吗?她已经嫁给了景骁,他们就是一家人。她这么做,当然也是想过上好日子,什么叫她是害人精?

“我害你儿子什么了?如果照你这样说,他是你儿子,还是我丈夫呢。害他对我有什么好处?”谢淑惠气得眼泪直流,委屈不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