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喜当爹[穿书](41)

“秀秀,越荀不让你上工,你就不上了?以后咋办?”宋青苗对宁秀秀担忧道。

“他不让上,我也没办法。再说这孩子多,我也走不开。以后只能以后再想办法了。”宁秀秀也不知道怎么圆了。

手里有钱的事也不能随便告诉人。

就让他们说吧,她这段时间被人议论的,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一点也不会过日子,现在轻省了,到时候等着哭吧。还真把自己当大家小姐了?哼!”跟宋青苗一起的宋杏花冷淡的说道。

宋杏花自从在供销社那边被疯子啃了一口后,被石母哭天喊地的退了婚,她的名声也差了,亲事暂时搁置,人变的有些沉默了。

眼里却有些阴霾一样,看着谁都阴森森的。

宁秀秀已经不和宋杏花说话了,即使她和宋青苗走在一起,宁秀秀也不会跟她打招呼。

之前宋杏花还注意维持他们的关系,假装不好意思,都是自己妈和石母说的亲,她是无辜的,这会儿退了婚,宁秀秀不理她,她也不和宁秀秀客套了。

“哭不哭是我的事。不管以后如何,我现在反正不用去上工受累了。青苗,我先走了,你们忙吧。”宁秀秀淡淡的说了句和宋青苗告辞。

“切!”宋杏花不屑的哼了声。

和大部分队里的人想法一样,只是宋青苗是替宁秀秀发愁,宋杏花是等着宁秀秀哭。

越荀这边也没理会那些人的议论,每日里上工,自学医术,空余时间弄家具,晚上打理空间田。

不留守卫生所时,要去上工,就会碰到不少人。

他有注意王改菊和石向强的那边的动静,看看王改菊是不是下手了。

王改菊没再来找他了,看上去红光满面,上工时怕晒黑捂得严严实实的。

越荀没空问王改菊,不知道下手没,因为石向强已经回县里上班去了,好久没回来了。

不管他们怎么样,王改菊没来找他和越芹芹,就相安无事了。

夏收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大家挨着饿,鼓着劲儿,小心翼翼的将每一粒粮食都收回去。

收割,暴晒,碾麦,扬麦,筛籽儿,再暴晒,最后收粮装袋。

干瘪的麦籽儿,让老农们发愁,收上来的粮食能分到手的太少了。

越荀以往哪里经过这阵仗,死命的干活,劳力输出,和收入的比对严重失衡。

这年代,搞不了生意,弄不成副业,农民全凭地里长出的那点东西过活。

一旦收成不好,就要忍饥挨饿。

粮食晒好后,刨去了要交的公粮,按照人四劳六分剩余的粮食。

各个生产队自负盈亏,记分员严格记分,分粮食那天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眼巴巴的等着生产队长和队上的干部分粮食。

越荀也拿着口袋排队等,他挺急的,分了粮食回去,终于要搬家了啊!

第33章 分粮

夏收之后要夏种, 大家饿了这么久哪里有力气夏种,所以夏收后第一件事就是分粮,然后再投入到夏种中。

越荀在二队,宁秀秀在三队,他们两个结婚后没再一起住, 所以粮食关系暂时还各自在各自的队里, 宁秀秀之前也都是在三队上工记工分的。

越荀要领的粮食分两部分, 一部分去炼钢基地以前的,这些都在二队领取, 他和越邱城到了炼钢基地之后,就算是大队上的集体公摊分粮了。

粮食先按照四六分后, 四成的粮食平均分,成人算下来一人十六斤, 小于十岁的小孩减半, 之后的六成按照工分计算领取。

收成好的时候, 一人能在夏收领取六七十斤粮食,今年收成不好,那四成平均人手二十斤, 剩下的六成按照工分算, 越荀在二队这边总共领取了一百五十斤粮食,大队那边摊下来的有三十多斤,算下来就是不到二百斤。

这一点粮食要七个人吃, 撑到秋收, 需要三个多月, 每个人平均每天吃不到三两,还是毛粮,再一脱皮磨出粉,少的可怜。

越邱城一个人一顿就能吃好几斤的,想吃饱是绝对不可能的。

别家的可能会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里去,灾荒之年就别想着吃饱了,能果腹不饿死,比夏收前只能吃野果野菜好,他们就很满足了。

还有的人家领粮食前还要给队上交钱,因为之前在队上借粮,或者借钱了,需要还上才能领到粮食。

原主不会死皮赖脸,借队上粮食没给,他就自己闷头想办法了,倒是没有外债。

越荀和越邱城背了粮食回到了新院子那边。

越荀让越邱城在家里看着,收拾东西,他去宁家接宁秀秀。

越荀径直去了宁家,宁秀秀已经将东西收拾好了,正给大哥和嫂子说话。

“这就成别家的人了,也太快了。想想就觉得哽的慌,我家秀秀,多好的姑娘。”宁大嫂说,有些伤感。

“嫂子,就这么近,走动方便。夏种时,你让大柱二柱过来,我看着。”宁秀秀说。

“那俩皮小子,可不是以前了,他们自己满村疯的不见人影子,你不用管他们。你还有几个孩子要看。不上工,也得做点什么贴补,不然就那点粮食咋办呢。”宁大哥担忧道。

虽然只是几步路的距离,宁家人对于宁秀秀离开到越荀那里还是充满隐忧。

宁宝丰没说话蹲在一边抽旱烟,看越荀来了起身。

越荀跟他们打了招呼,宁宝丰把宁秀秀领来的粮食提了过来。

“今年收成不好,粮食就这点,省着点吃。细粮想办法换成粗粮,会多一点。怎么的也要熬到秋收。”宁宝丰愁着一张脸说。

上面把粮食分下来,至于怎么吃,怎么熬到秋收就是各人想办法了。

大部分人都会想办法把分到的细粮换成粗粮,能吃久一点。

宁家的粮食分的也不多,宁秀秀两个弟弟都上学,没有工分,就更难了,若不是宁宝丰会一些手艺活,到时候会贴补家用,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粮食少,起码有夏种秋收的希望,不过这天一点下雨的迹象也没有,水塘里的水眼看着干了,种下去的能不能活也是问题。

秋收再不行,后面的日子就难熬了。

“爸,您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有秀秀的,我不会让秀秀挨饿的。今儿,秀秀搬过去,也是分粮的好日子,爸,你和大哥大嫂,两个侄子都去我那里吃饭吧,我来做饭。”越荀跟老丈人说。

“吃啥?办席面的时候吃过了,秀秀搬过去,那就是两家人了。秀秀,你自己选的,到时候挨饿过苦日子,我可不贴补你,家里你大哥,你弟还要过日子。行了,不用送了,自己过自己的,好坏都是自己过。”宁宝丰摆手不去,主要是不想吃越荀那边的粮食,省的到时候宁秀秀不够吃了。

越荀想说什么,宁秀秀将包袱塞给了他,对他摇了摇头。

“秀秀,你别苦着自己。有啥事你就回来跟我说。我跟你哥哥给你做主。”宁大嫂说。

“越荀,秀秀就交给你了。”宁大哥说。

“爸,大哥,大嫂,我们走了。”宁秀秀抿了抿唇眼里泪光闪动。

“咱住的近,以后常走动。我先带秀秀走了。”越荀说,看他们这幅样子,越荀也不太理解,就几分钟的路程,站在墙头上都能看到彼此,大吼一声就能叫到人了。

“去去去,赶紧走吧。”宁宝丰摆手让两人赶紧走。

越荀拿着宁秀秀的包袱,提了宁秀秀分的粮食,宁秀秀抱着毛蛋儿,领了狗蛋儿,后面跟着越建国,几个人就这么走了。

走到了三队村里,不少人拿着麻袋,或者篓子带着分了的粮食回去,看到他们也打招呼。

虽然越荀和宁秀秀早就领证了,喜事也办了,不过两人没住一起,这都是大家知道的,越荀培训回来,宁秀秀还是住宁家的,这事儿没少被村民议论,这会儿宁秀秀搬去越荀那里,不用说,这些随时能八卦的村民也知道了,宁秀秀要正式跟越荀过去了。

看着宁秀秀带好几个孩子跟着越荀,让那些村民唏嘘不已。

“咱们都急着想多换些粗粮,也就石家,还想着换一些细粮,要给石向强带去县城里呢。”

“石向强的每月工资有三十六,每个月还能领到口粮五十多斤啊!咱交的公粮都到城里了。”

“城里人不靠天吃饭,国家分配呢。”

笑蓝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