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懒癌福音+番外(31)

作者:吃肉能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果然,接下来叙述了十常侍祸乱朝廷,朝堂乌烟瘴气,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

由此引出黄巾起义。

大概任何掌权者对“起义”都有天然的厌恶与警惕,赵三郎有些惊讶姚晨以此开篇,但也不是很难接受,毕竟黄巾之乱拉开了三国的序幕,为巍巍大汉敲响了丧钟。

紧接着的是一幅精致的彩色人像,画的是不惑之年的将领,双臂覆盖金色盔甲,双手戴金属手套,手上有闪电纠缠,仿佛有控制雷电之力。

此乃“太平道人”张角,人像旁边有题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整幅画主调为橙黄色,似火,似电,赵三郎从未见过如此配色,却不觉得违和,反而感受到一股奇特的冲击力。此画描绘地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大贤良师便该是这副模样。

明明应该唾骂乱臣贼子,但看着画中的张角却还是生不起恶感,只觉英姿勃发,光明普照,对奇能异士心怀敬仰。

刚才看虞图和宫殿并不明显,但一看到整幅人像,赵三郎顿时就把姚晨与风靡一时的三国杀联系在了一起。

三国杀卡牌皇宫中也有收藏,他子女有好几套,偶尔还缠着自己让陪玩几局。

他听闻不少人在找寻这位神秘画师,没想到竟会是这小子……

这个猜测在看到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这三人的形象后更是笃定。

画本里有不少夸张渲染与史不合之处,比如张角从仙人处求得《太平要术》以普救世人,刘关张三人虽情同兄弟却并无结义之举,汝南许劭评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等,皆是艺术创作。

尽管知道是虚构,然而在画中,那桃园花开正盛,一片春光烂漫,三人焚香而拜,发出“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仍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另一边,故事分出另一条线,画了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曹阿瞒,将他少时恶作剧捉弄长辈,与袁本初游猎厮混还抢人新娘,年轻时为官设五色棒惩戒权贵的有趣故事娓娓道来。这与历史上魏武帝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觉得鲜活,容易亲近,仿佛是自家偶尔淘气顽劣、又有一腔浩然正气的子侄后辈。

随着角色一个一个出现,故事慢慢推进,各方投入战场围剿黄巾贼,刘备持双股剑,张飞挺丈八蛇矛,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战斗画面紧张激烈,故事节奏有快有慢,精彩纷呈。

赵三郎手不释卷,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

故事在刘关张三人救董卓却被轻视,张飞欲提刀入帐杀之的地方戛然而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赵三郎:……

房玉山一直觉得姚晨厉害,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得自家祖父青眼收为弟子,还是因为他与人相处泰然自若,不管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他都能保持本心,不矜不骄,好像自成体系,对任何人都应对自如。

他初见姚晨是在朴嘉言的生辰宴上,姚晨居然敢拿祖父逗趣,那个他平时被看一眼就要抖一抖的祖父。

有人试探他,问是如何拜师成功的。

“说起来也不难,我的拜师礼可是独一无二。”

“所以是因为拜师礼才收的你吗?”那人很惊讶,“不知是何宝物?”

“可以说吗,老师?”他没回答,而是看向老爷子,眨了眨眼睛。

“……”

祖父当时的表情可谓一言难尽,他看了问话的那个一眼,后者顿时变成锯了嘴子的葫芦,恨自己多嘴要做这出头鸟。

姚晨还不觉知足:“哈哈,我会替你保密哒!”

这胆子也忒大了。

所以,姚晨与赵三郎结交还赠予自己的画册,房玉山竟然没有很震惊,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他不知赵三郎的真实身份。

不然也不敢给他进这类消遣玩物,否则被台谏喷成佞幸都是轻的,仕途都成问题。

纵是如此,在他被陈内侍找上,要他将书册代为归还姚晨,再问一问下一回何时出的时候,房玉山还是觉得懵懵的。

房玉山上门拜访,朴嘉言觉得不开心,他和姚晨刚和好,正亲热呢,结果多了个电灯泡。

房玉山其实也是不想来的,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自家父亲,死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脸色。

要是被台谏发现,他家就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小房相沉默半晌,道:“带话去吧。”

“那……”我们家会不会也被牵连,当成佞幸奸妄啊!

小房相:早就是了,多这一件事也不多。

自他爹退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他独自撑着这个家,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姚晨对房玉山倒是很欢迎,从他与老爷子这边的师徒关系算,房玉山还是他的晚辈呢。

而且最近小狼狗比较生猛,他下面吃得有点撑。

房玉山道明来意,姚晨没想到房玉山是来催更的,他连忙推脱道:“最近备考,实在抽不出时间作画。”

而且,不知道为何晋阳的老爷子最近给他写的信里,拟了不少题目让他做,好像知道了他不务正业一样。

该不会是房玉山在告密吧?

姚晨看了人如其名君子如玉的房家郎君一眼,又觉得有点不像。

房玉山也知道自己的请求不大合理:“只是问问何时能出,不急于这一时,毕竟不能耽误科考正事。”

姚晨想了想:“至少春节之后吧。”刚好要给小狼狗准备生辰礼物,就是三国演义第二回 了,等朴嘉言看完了再借给那位宅男新朋友。

姚晨算盘打得叮当响。

房玉山:这不还是在春闱前吗?备考的借口也太敷衍了吧?

他与朴嘉言默契地对视一眼,心有戚戚。

姚晨不觉得自己闲啊,每日写上万字的文章,还要费神修改,偶尔作画换个思路,劳逸结合,反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再说,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现成的,他参照自己看过的漫画,对分镜略懂一二,总体也不大讲究,比较随性,复杂的地方就不画,用文字代替,专画好看又自己擅长还简单的,做起来也不复杂。

这种文字与图画结合的形式比较新颖,对没怎么看过画本的人来说,大概很有吸引力。受限于雕版印刷技术,纯文字的书籍都非常珍贵,更不要说彩色图画了。

姚晨对朴嘉言能搞出三国杀卡牌的翻刻版,还将之商品化,其实也是有点佩服的。

朴嘉言见姚晨对印刷有点兴趣,便提议道:“说起这个,我还未带你去过印书坊,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就去?”

姚晨欣然应诺,对自己这个产业也有几分好奇。

印书坊名曰墨韵,带着点文弱之气。

朴嘉言解释道:“是我娘亲在世时取的名字,她喜欢诗词小笺,就是那种有诗文有花草的精致小册子,比如《诗经》之类,常做了送些亲友。”

他目光怀念,神情柔软,像只小奶狗,姚晨趁人不注意,安慰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朴嘉言连忙躲开,有点嫌弃,觉得这有损他世家子弟的派头。他收敛了情绪,傲慢地说:“我会让它名扬天下。”

姚晨:“嗯。”你开心就好。

倒不是说朴嘉言对印刷产业有多大热忱,他只是眼高于顶,习惯性地将与自己相关的一切设定为最好的而已。

啧,世家子。

印书坊分内外两部分,外面是书坊,卖些常见的书籍作品,里面才是印刻的地方。

这时印刷已经比较发达,只大多还是社会上流阶层的产业,印的书种类也非常有限。官府刻书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著作或佛道经典,私人刻书则主要是家谱、先人著作、私人作品这些,偶有商家图利,刊印话本或小报。当初朴嘉言印制卡牌售卖,也算开了先河。

他们先参观了卡牌的制作,匠人们几人一组分工合作,从上墨,分步染色,印制,修饰,到晾干,有条不紊。因图画颜色多样,层次分明,又配文字,一张小小的卡牌要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才能完成,复杂些的甚至要十数次,全手工,里面还有高薪聘请的工匠和画师,监控成品的质量,不合格的便要销毁。一开始报废率很高,现在做熟练了,已经能把损耗控制在两三成,非常不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