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那一盒子骨牌一样双面带着汉字和数字的积木,俩人更是眼睛放光,“妈妈,这么多好玩儿的啊,妈妈太厉害了。”
“妈妈,咱们抓的蝲蛄卖钱够用么?这些要花好多钱吧?可别把家里的钱花了。”
嘉康这个小管家公,高兴之余也没忘了问问,花了多少钱。
“够用,够用了,你们放心吧,妈妈心里有数呢。
好了,把吃的和玩儿的都放起来吧,明天咱们还去抓蝲蛄,到时候再给你们换点儿布头,做几件新衣裳。”
蝲蛄咬汛也就这么几天,以后就不会都在浅水区了,到时候想抓就有点儿难度。
巧莲可不敢让孩子们冒险,所以趁着现在有好机会,巧莲当然要多积攒些积分。
俩娃知道蝲蛄能换来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自然也乐意去干活,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好,那明天还像今天一样。”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里,巧莲每天都领着孩子们去河边抓蝲蛄,上午抓了,下午她就借口去县城,然后自己跑去河边抓蝲蛄卖给系统。
于是,系统里的积分不停上涨,很快就到了十万积分。
“恭喜,积分达到十万,随身仓库可用空间翻倍,并且奖励加热及冷冻装置。”
系统那机械化的声音再次响起,巧莲已然进入了随身仓库,发现里面的空间比原本大了一倍。
新扩大的部分,安装了两个门,红色的门就是加热仓,而蓝色的门,里面则是冷冻仓和冷藏仓。
也就是说,从这往后,巧莲可以用加热仓来加热东西,烘干物品,用冷冻仓来冷冻食物或者冷藏食物,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食物无法保鲜存储了。
巧莲高兴不已,这次不骂系统蠢了,有这样一个随身仓库在,她不管用什么都方便多了,真好。
积分达到十万,巧莲却并没有停下攒积分,不过蝲蛄咬汛就那么几天,后面浅水区慢慢就少了。
一天抓个十斤八斤的,积分涨的没那么快,只到了十一万多点儿。
不过,巧莲已经很满足了,蝲蛄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咬汛,明年还有机会。
当然,巧莲也借着卖蝲蛄的机会,往回划拉了好多有用的东西。
除了吃的米、面、油、鸡蛋、肉等,她还从系统那里兑换了不少布匹和棉花,打算用来做新生儿的包被、小衣服、尿垫子、尿褯子等东西。
没错,巧莲果然是怀孕了,已经过了七八天,身上还没动静,而且每天早晨都要恶心一阵子。
各种反应都跟怀嘉康佳媛那时候差不多,所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是又怀了。
确定怀孕,巧莲也是有喜有忧心情复杂。
喜的是,她和曲维扬有了骨肉,这是陈俏俏穿过来之后,跟曲维扬有的孩子。
怎么说呢,心理上感受不同,巧莲也很期待孩子的降临。
忧的是,曲维扬目前在外面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巧莲算了日子,等她生孩子的时候正是大冬天,这月子怎么坐,也是愁人。
巧莲身边没有个能伺候月子的,姐姐或许能过来帮几天,可张家也不少活呢,哪能一个月都在这边?
没人帮着伺候月子,巧莲就得凡事自己打算。
首先是孩子要用的东西,一定要充足,实在不行,就少用尿褯子,多用尿不湿。
最起码可以不用洗褯子啊,不然大冬天的她怎么下地去洗?
至于吃饭,幸好这一次随身仓库升级了,到时候她提前做了饭菜放在冷冻仓里,要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加热。
最起码坚持前面半个月,后头就算是下地干点儿活,只要注意些应该不会有大毛病。
没办法啊,谁叫她就这个命呢?不这么办又能如何?
以前总听老辈儿人说起,说什么根本就没坐月子,生了孩子三天就下地干活,那时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谁家女人生了孩子不坐月子?
可事到临头才明白,哪个女人不想安安稳稳坐满一个月?谁不想躺在炕上让人伺候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那也得条件允许啊。
条件不允许,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这个年月里,生完孩子没机会坐月子的人有的是,她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反正只能提前都谋划好,尽量晚一些下地干活,这样对自己对孩子都好。
曲维扬啊,曲维扬,也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要是你知道咱们又有了宝宝,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吧?
本电子书由《89书吧》(www.89shu.cc)整理并提供下载,本站只提供好看的小说txt电子书下载!
第136章 小骡子
后面几天蝲蛄没那么多了,巧莲便不让孩子们再去河边抓蝲蛄,让他们在家休息。
正好,张文广哥俩这天赶着车过来,给曲家趟了二遍地,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头半大的小骡子。
“二妹妹,这是我帮你踅摸来的一头骡子,乡里孙家的,去年秋天生出来,养了这大半年了。
原本人家是不打算卖,要留着自家用,可他家儿子相看成了要定亲,女方要彩礼不少,所以打算买了小骡子凑彩礼。”
“我这先牵来让你瞅瞅,你要是看中了,那咱就留下,你要是看不中,我再另外帮你打听。”
一头骡子不少钱,张文广办事稳妥,生怕巧莲看不中,所以先牵过来让巧莲瞅一下,觉得合心意,再商议价钱。
这个年月种地没有机械,牲口就是最大的劳动力,也是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解放前,大牲口最少也要中农以上,家里少说有十来亩地的人家,才能养的起。
大营这边的生活条件好些,养牲口的人家还算多些。
土改之后,地主富农手中的生产资料分给了贫农,好多人家都分到了牲口,对牲口自然格外爱惜。
国家也有一些规定,牲口不允许买卖,更禁止宰杀,不过对于小崽,管理的倒不算太严格,私底下也有交易发生。
当然了,牲口很贵,一般的人家绝对买不起。
等到后面成立合作社、人民公社,牲口就统一归公社管理喂养。
那时候,百姓就没有权利养牲口了,更不用提民间交易买卖,只能生产队出去统一购买。
像大营这边,多数都是去蒙古购买蒙古马,或者去延边购买黄牛,那个时候,牲口的价钱更贵。
巧莲一看,这小骡子长的还真是好看,枣红色的皮毛油光水滑,四个白蹄掌结实有力,一双大眼睛湿漉漉的看着像是通人性,怎么看都喜欢。
小骡子还没成年,目前也就是比毛驴大一点儿,再养上一阵子,就能干活了,正是好时候。
“姐夫,这头骡子,人家要多少钱?”巧莲估计着,价钱不会低了。
以前听老辈儿人提起过,生产队出门买牲口,上好的蒙古马,有的能到一千块,稍微便宜的也要七八百。
延边黄牛的价钱基本上也在五六百左右,至于骡子,估计得四五百块。
在这个年月,那可是很大一笔钱,普通人家绝对拿不出来。当然,也是人家知道生产队不差钱,有故意抬高价格的原因。
“孙家要价两百,主要是他家着急用钱,再一个骡子还没长成,要是长成了,估计最低也得三四百。
这个价钱还算合理,要不然我也不能直接给你牵过来,妹子,我觉得买了划算。
乡里还有几家也跟孙家在谈呢,就是他们手里没那么多现钱,想秋后再给,孙家那边急用钱,所以没谈成。”
小骡子还没成年,目前干不了什么活,还得费草料养活着,所以价钱比成年的自然要便宜。
不过这也很贵了,要知道两百块钱,都快赶上城里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了。
普通庄户人家,一年到头累个够呛,也就划拉一百块钱左右,一头小骡子就二百,顶两年的收入呢,价格着实不便宜。
不过在巧莲看来,这个价钱倒是能接受,一头三百斤的猪,还能卖九十呢,这可是骡子,大牲口,还能顶不上两头猪?
小骡子有小骡子的好处,从小养大了熟悉秉性,草料什么的不担心,巧莲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两百块买个半大的小骡子,很划算了。
“姐夫,等会儿我把钱给你,这骡子就直接给我留下吧,我看了喜欢,价钱也算合理。
如今家里缺劳力,真得有个牲口,不然秋天收地都愁的慌。”两百块,正好是一个熊胆的价格,却能置办下一个大牲口,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