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正在比铅球。一个块头很大的女生过来祝贺他:“跑的不错啊,十一秒三四。”
祁天想起来,这是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的李桓怡。他说谢谢,但眼前不自主地一黑。这个成绩甚至赶不上他上次体育课时跑出来的。每天训练了半天,敢情成绩还退步了?
也许这也和他这段时间来忽视了起跑反应的训练有关。原先在省队的时候,反向起跑、俯卧撑起跑、行径起跑和变号起跑都是每天必练的项目。但如今他只有一个人,这种训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回想下预赛和半决赛,他的起跑也没这么烂。最大的原因还是心态不好,否则绝不会被旁边道根本构不成威胁的竞争对手带乱。
祁天望向器材室的方向,没看到秦老师和徐捷的影子。他转了一圈,发现他们站在高高的裁判台的角落,好像正在说什么,并没看自己。
他折返回去。检录口也是运动员比赛后的出口。
袁朗也祝贺他说:“恭喜啊,第一。拿一个第一班上加七分呢。”
运动会实行加分制,最后每年级评选五个运动会优秀班级。第一名加七分,第二名加六分,第三名加五分,第四名加四分,以此类推。去年三班以两分之差输给了十三班,今年多了祁天,说不定能把第一夺回来。
祁天却完全高兴不起来,“退步太多了。”
袁朗没注意成绩,只知道名次。他问:“跑了多少?”
“十一秒三四,”祁天说,“关键我之前全力跑起码能有十一秒一左右的水平吧,这也落后太多了。”
其实这在袁朗心目中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他对国内的青少年比赛不太了解,也不知道顶级青少年运动员的水平应该维持在多短的时间上。
“你不应该被那件事打败。”袁朗说。
“和你比起来我不懂田径,”袁朗接着说了下去,“但这么快的成绩你还是不满意,说明你还把自己当作一个专业运动员,而不是我们这种拿块牌就高兴的不行的学生。你就这么不跑了,也太轻而易举就放弃了吧。”
似乎为了澄清,他又说:“我不是激将法啊,我是真的那么想。”
祁天说:“我知道。”
他们已经走出通道,站在学校外侧。这是一个风口,风灌进他们的校服外套里去,把外套吹成一个球。祁天抻了抻紧身的跑步服,觉得身上的汗消了不少。
广播响起,两人侧耳去听,是说让前八名的同学去裁判台领奖品。
“就是一个本子,上面盖了个学校的纪念章。”袁朗耸耸肩。
祁天笑了,“不拿白不拿。走,一块儿去吧。”
那天晚上,祁天盯着贴满训练计划的本子看了很久。
他意识到自己沾沾自喜觉得已经做到的远不够多。徐捷那天说这根本就不叫什么训练,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至少,自己不应该在训练和比赛成绩上都和身边这些以学习为主业的普通学生比较。他应该有更加高远的目标的。
他将本子塞进书柜深处,暂时不想再看。
第十八章
第二天就不用到那么早了,上午祁天没有项目,他快八点才来。今天有不少重头戏,上午十点是女子1500米,下午是男子1500米和接力。
祁天坐在最高的台阶上,问袁朗:“叶雨还是要去参加啊?”
袁朗点点头,摊了摊手,“她想去。不过我和她讲了,跑不下来不要撑着,走下来或者中途弃权都无所谓。大家会理解的。”
祁天沉吟一下,“但我觉得她一定会坚持着跑完的。”
“你对她还挺了解。没错,她很要强嘛,不然怎么能成绩那么好。我就不行。”
祁天看看他,“这还不一样。你是没有认真学过吧。”
袁朗把头摇的像拨浪鼓,“我一看书就头疼,就不是这块料。我只想着拿个高中文凭,然后去个中专大专什么的学门手艺。”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挤高考这一条独木桥。
袁朗平时看着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对自己的前路倒是看的很明白,这点出乎祁天的预料。
坐在里侧的谢鑫鑫脱掉运动裤塞进包里,站起身要往外走。祁天奇怪道:“昨天你比过800了,1500你不是下午才比吗?”
“我不是比赛,”谢鑫鑫说,“我怕叶雨撑不下来,打算带着她跑跑。”
通常在世界级的长跑比赛中,比赛会配备一名领跑员,他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兔子”。“兔子”的任务就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领跑里程,让运动员对自己的速度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同时也能往快里带一带大家,促进运动员实现突破。一千五百米其实不算太长,但在中学生比赛里绝对是超级长跑了。
“你下午还要比个大项目,”袁朗站起来,“你不用去了,我过去吧。”
祁天也站起来,“咱们一起。”
为了减少对参赛者的折磨,1500米没有预赛。二十多个选手都挤在一排赛道上,一枪定胜负。长跑无需蹲踞式起跑,大家都维持着站姿。
几个内道的女生是田径队的,很懂得立即抢占有利的位置,站定了任凭别人怎么撞都一动不动。
赛前,祁天告诉她不用抢,还拿英国名将、奥运会世锦赛男子五千米和一万米的双料冠军莫·法拉赫给她当例子,说法拉赫每回比赛前半程都排在末位,甚至还跑去喝口水,后半段才开始一路赶超。但叶雨说她可没有那么强劲的实力,总得分秒必争。
可叶雨抢不过他们,只能站在靠近外道的地方。
“各就位,预备——”
砰!发令枪响!
叶雨跑了出去。转过弯,一条还算紧凑的队伍显现出来。田径队的女生们在前面领跑,叶雨处在队伍的最后段。她试着把这当作平时期末的体育考试,不去想1500米有多么可怕。起初她的脚步还算轻盈,试着赶超了一两个人到队伍中间,维持着这个速度往前跑。
祁天和袁朗站在操场中心观战。现在还用不到他们。田径队的成员和普通女生的差距很快显示出来,一圈后他们就迅速跑成了两个梯队。第一梯队里四个田径队的女生互相较着劲,他们看的一清二楚。排在第一的余光一直注视着后面的情况,每当第二的那位想要超越,她就会略微变道借助转弯的优势挡住她的去路,或者在跑步时刻意地甩出胳膊肘起到阻挡作用。排在第三的女生被夹在中间,有两次被剐蹭的险些摔倒,体育老师过来边跟着跑了两步边吹了警告哨。
袁朗咋舌道:“形势够凶险的啊。”
其实前半圈第一梯队里本还有三个普通学生,他们一开始就不管不顾地冲了出去,很快就耗尽全部的力量,气息紊乱,一点点掉下来。其中一个还岔了气,捂着肚子,跑的极其吃力。又坚持了半圈,那人停住脚步走到跑道外围,蹲下身举起手,痛苦地宣告退出比赛。
叶雨一直保持着固有的速度。前面开始有人放弃,她的名次上升了一些。
两圈过后,叶雨大汗淋漓,呼吸艰难,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自己疲惫的喘气声。她的两只耳朵里都嗡嗡地响。八百米已经是她以为自己可以跑到的最长里程了,平时体育考试后她要休息好一会儿,现在她不敢去设想这只结束了一半多的跑程。
叶雨想到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马拉松运动员每次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看着旁边的风景跑,一个个目标地去完成,就不觉得累了。现在她觉得这肯定是骗人的,怎么可能不累呢,她现在连往旁边的看台瞟一眼去立下目标的力气都没了。
有人从叶雨身边超了过去。叶雨抹了一下流到眼睛上的汗,迈着步子努力往前跑去,但速度已经明显慢了下来。
这时她听到一个声音:“往前跑!”
她向着内里操场的方向看去,惊喜地看到袁朗和祁天的身影!
他们跑到比她略快一些的速度,回过头了看她。他们说:“再坚持一下,往前跑!”
汗水还在往下淌,他们的身影已经模糊不清。叶雨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她吃力地向前跑着,重新超过了刚刚赶超她的那两个人。她仍遵循着之前谢鑫鑫教她的呼吸方法,每三步呼气一次,每三步吸气一次。只是呼吸越来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