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需要的,人也不差这几个钱,自然乐意买。
“没事儿,咱先在这儿卖,能卖自然是好事,卖不掉再转农贸市场去,反正自家种的,绝不会亏本就是了。”
刚把大伯安慰好,又有辆小汽车停在脚边,下来个穿西装打领带手夹公文包的年轻男人,单刀直入:“这是四川樱桃?”
林雨桐赶紧点头,这男人一看穿着和语气就知道是秘书。
什么人会配这么年轻帅气的秘书?
肯定是大老板!
一旦看到商机,雨桐就绝不会错过。赶紧提起剩下的半篮,“大哥哥尝尝?特甜!是我们家自己种的,荣安那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全年没打过一滴农药没施过一点化肥,纯天然原生态,吃的就是这个鲜……”
男人啼笑皆非,赶紧止住她的“滔滔江水”,“行了行了,帮忙放车上,全要了。”
林大伯结巴道:“全……全要?一共二十篮呢,每篮一斤多,这东西放不住,吃不完就坏了。”
年轻男人似乎是很意外他的实诚,笑道:“没事,家里人多,能吃。”
大伯跟着点头,像他们家和张家并在一处吃饭那半年,大人多,孩子也多,买啥都得一二十斤的买。
“那你也得问问价格啊,咱这可……可不……”
林雨桐赶紧拦住,“因为是头一水樱桃,全市也找不出第二家,所以咱们卖五十块一篮,大哥哥你全要的话我便宜点儿……”心里也虚着呢,虽说这两年经济上来,钱没以前值钱了,可五十块也不是小数目啊。
话未说完,年轻人止住,“行,五十就五十,二十篮是吧?”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迅速的数了数,“喏,一千块,连这半篮也要了。”
这回不止林大伯,连林雨桐也呆了。
一千块的东西说买就买了?他都不尝一下?也不看看底上是不是有虫的坏的?
感觉自己在坑人,林雨桐心虚不已,腆着脸道:“大哥哥,你先尝尝吧,尝了喜欢再买。”
年轻人正要说话,小轿车后排车窗摇下来,有个年轻男人皱着眉,“还没好?”
年轻人立马道:“是,郭总。”
“小姑娘赶紧的,咱们赶时间。”
林雨桐还沉浸在“霸道总裁”四个字里,被他一催,赶紧回神,接过一沓崭新的软妹币,将樱桃一篮篮整齐的放后备箱,“大哥哥你开慢些啊,别磕到。”
年轻人道谢,车子径直进了小区。
林大伯是真傻了,他知道侄女能挣钱,可没想到这么能挣!一千块啥概念?老二那文化人,三个月也挣不到一千块啊!
关键是,这只是头水,没几天又有二水,三水……四十几棵樱桃树,一水比一水产量高,直到摘完怎么也要七八道吧?这次能卖一千,以后岂不是两千三千?再乘以八次……嗯,林大伯被自己吓到了。
脸色通红,呼吸急促,双手颤抖。
林雨桐一看就知道,凑过去挽住他胳膊,“哎呀大伯,这次卖得贵是因为人尝个鲜,以后上市得多了,肯定卖不到这个价。你放心,咱老老实实种地,安安分分挣钱,‘没良心’的事儿顶多干一回。”
林大伯从没跟她这么亲昵过,有点受宠若惊,双手无措极了。“我这不是没……没见过世面嘛。”
“大伯是良心好。但你种果子也不容易,早出晚归伺候,潮了不行旱了不行,冷不行热不行……跟花费的精力比起来,也值这个价。”顺其自然地就靠在他胳膊上。
当年的她也是这么娇气,大伯和伯娘硬是把她伺候大了。
大伯也想到小时候的她,怀念的笑笑。
这世间大凡好的,都娇气。
俩人把钱揣好,准备收摊,才想起刚才太激动,居然把留给大梅和阳子的份也卖了。伯娘装了两篮特好特大个儿的,故意多盖了几片叶子,留给他们吃。
雨桐恨不得穿越回去拍死自己,真是财迷心窍!
阳子下个星期就高考了,一心苦读誓要考上重点大学,周末都不回家。家里人念着他,有啥好的都会请沈浪骑摩托送来,这次的樱桃就是不卖也得省着给他尝尝。
大梅现在实习期,四个白班一个夜班,刚上临床不懂的也多,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到宿舍还得看书,查缺补漏,周末也没时间回家。
家里人乐见她这么好学,也不敢催她,只恨不得她天天泡医院里,明年毕业也能留下来。这年代虽然已经不包分配,但大梅成绩拔尖,如果表现好的话推荐就业基本都能成。待市医院总比回县医院强,县医院又比乡镇卫生院好,反正回荣安是最不济的选择。
这樱桃可是要奖励她的!
林雨桐后悔死了,真想追上去,把他们的份要回来。
视线随着车屁股消失的地方追去,忽然一愣。
“咦……那不是沈浪的摩托车吗?”她天天坐,山路颠簸,沈浪就在后座上安了块碎花软垫,虽然土,但确实舒服多了。
她确定自己没看错,就是沈浪的车。
他来这儿干嘛?他们待在门口没见摩托车出没,应该是来得比他们早,待这么久是见什么人?
他应该是没亲戚住这儿吧。
雨桐一肚子疑问,但大伯还赶着回去伺候提子树,只能把话咽回去,采办几样生活必需品,上车站坐拖拉机。
***
听说能卖这么贵,乔大花吓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半天,“哎哟,一千块钱买几个果子,这城里人可真能造!”
林雨桐:“……”兴许人把这些果子送人,搭建人脉,获得的资源能直接转化成几千几万倍的经济利益,那可就物超所值了。
当然,她也没时间琢磨那位“郭总”是何人,东西是送人还是自吃,因为没过几天,樱桃又熟了一波!这次全家出动,同样的竹篮摘了三十篮,依然带高档住宅区卖。运气好能卖到四十多,最便宜的也三十五一篮。
接下来,第三波稳定在三十一篮,
第四波有二十五。
第五波开始,市面上同类产品过多,只能仗着卖相好,卖到十块一篮,同时也是产量最大的时候,一家子忙得脚不沾地。
到最后一波扫尾结束,个头小,颜色也不够红,只能卖到四五块一斤。但饶是如此,也把大伯一家乐坏了。
今年挂果的只有四十株,种植经验不足都能卖小一万,明年又能新挂果一批,再多种点儿,果子这东西越结越多……以后岂不是要发了?
提子他去年就专门拿出一亩八分地来种,全部成功挂果,一串串沉甸甸的,产量是樱桃的二十倍!听说市里往年能卖到三四块一斤,赚的肯定不比樱桃少。
大伯那被林老二折腾掉的雄心壮志,终于又重新燃起来。
以后他林树才就专门种果树了!就这么干!
伯娘也同意,反正明年桐桐去市里上学,家里就三个大人,粮食也吃不了多少,随便种点就成。
大不了还能买了吃,把田地腾出来,比种粮食划算。
就在全家的喜悦和期盼中,林雨桐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第057章
这个年代还是先报志愿后出分数, 林雨桐第一志愿报的是市一中, 原先预估丟14分, 实际只丢了9分,再加15分的竞赛加分, 总分居然比满分还高了6分。
比满分还高?林雨桐也惊奇不已。活了两辈子, 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体验。
知道成绩的时候, 杨乔顺顺便告诉她,她的总分在全市排名第一,第二名足足比她低了三十多分,这差距拉得真够大的!
被市一中录取板上钉钉,而且还拿到了最高档的新生奖学金。
这一次, 荣安中学三个中考班发挥得史无前例的好。以林雨桐、蔡星月为首,一共有38人被市一中、二中录取,以王小东为首一共52人被县一中、二中录取, 其他人最差也是实验中学,还有12人上师专,8人上卫校, 升学率居然高达百分之一百。
往年能上高中的顶多15人, 市一中更是凤毛麟角,每一届能继续升学的顶多五分之一,其他辍学的干啥?
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南下打工,要么当混子偷鸡摸狗。但无一例外, 都会早早结婚,男孩不过二十二,女孩不过二十,一旦超过二十岁还没嫁人,那就是妥妥的“老姑娘”。
代代相传,这样的生存方式就成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