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必须瞄准富贵人家的腰包。
可富贵人家之中,门第行事又千差万别,俞明珠他们只能想到通过发动各自的人脉,以及俞东家新拉拢来的靠山,利用互相介绍的模式将马车卖出去……
但这样一来,这里的风险和收益,又是一笔很难提前算明白的糊涂账。
俞明珠正在烦恼这事,这本从天而降的计划书,却正好给出了她想要的答案!而且有一说一,比她想象过的最好的方案还要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
更难得的事,这书里还将每一步为何要这么做,要达到何种目的交代得一清二楚,即便例子和数据给得含糊,但都是高屋建瓴的方法论,只要把握住了精髓,就不怕跑偏。
而这书的行文既朴实直白,又老辣准确。俞明珠读这本书,就仿佛看见了一位久经商场的前辈,用毫无波动的语气将商场和人心的方方面面剖析得明明白白,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就如同庖丁当着她的面肢解了一头牛。
手法干净利落,令俞明珠醍醐灌顶。
俞明珠看着这本计划书最后,署名为“圆桌会”的几个字,才意识到这可能并非出于单独某人的手笔。
“……想必这一定是前辈高人云集的集会吧。”俞明珠真诚地感叹道,“什么时候,我也能加入这个集会就好了。”
李馥在大明宫里打了个喷嚏。
“阿嚏!”她看了看天色,觉得可能要天降暴雨,于是便扯着嗓子在万安观里喊了起来:“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嗷嗷嗷!!!”
“轰隆——”一声,豆大的雨点应声而落。
第59章 卖车
源乾曜最近很忙。
他从未想过, 自己在当宰相的时候, 虽然觉得公务繁忙, 但也能处理得了(不就是跑去求姚公吗?这有什么难的?);但等他到了京兆尹任上的时候,却突然发现, 这么多新衙门、新事务,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前段时间,源京兆忙着亲自盯着养病坊义学的细节,确保方方面面都没有出大的岔子,这才准备略松一口气, 朝廷里又忽然打起了商税改革的主意。
等商税改革的大题目吵完了, 源乾曜想着该忙着落实细节了吧?这次自己可以坐等宋相苏相他们敲定了条目再照办就好了吧?结果圣人又说要弄个专利局试试手。
而专利局虽说是工部直属的司局,但又要设在长安和万年两县的县衙附近, 这就又扯上了自己这个京兆尹。
等源乾曜帮着两县县令和工部协调着, 将设立衙门的事忙完了, 却没想到这还只是个开始。专利局开张第一天, 源京兆就觉得苗头不对, 人来得太多了。
后来果不其然, 源京兆很快发现,专利局本身不是麻烦, 他们衙门里要处理的事务也单调。真正的麻烦, 是在专利卖出去之后,那些专利在长安商人以及手艺人里引发的连锁反应。
那才叫一个要命。
而这些事,他身为京兆尹,才是真真正正的责无旁贷。
这一日正是开元五年七月初五, 小朝会的日子,源京兆从宣政殿里出来,连廊下食都顾不上吃,马不停蹄地回到了京兆府衙门自己的工位上。
“今早,东西市都没再出乱子吧?”一口气没喘,他随手拉住一个下属就问。
下属也忙了一早上,此时也不用问别人,张口便回禀他,说今天又有多少家商铺开业,其中多少家是点心铺子,多少家请了教坊和平康里的舞姬,引发了人流拥堵;又有多少家和另外几家为了抢帮工闹起来了……
总之,大体情况和这段时间的表现持平,并不算出了乱子。
源乾曜听完才放了心,同时觉得,在刑名、钱粮之外,很有必要在京兆府衙门中专门设立一个管理两市商人的部门。
不过此时,下属话锋一转,又用有些拿不准的语气提起另一件事。
据下属说,今日,东西两市暂时是没有别的事了,但长安城里,却出现了一支有些奇怪的车队。
源乾曜一听就提起了警惕,他最近面对新鲜事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下意识地就怀疑这又和商人有关。
于是他详细追问几句,便听下属禀报道,大约在清晨开坊门的晨鼓敲过之后,就有人在街头看见一支不同寻常的车队。
这车队一不是慢吞吞贩货的大车,二不是哪家车马行里各式各样的旧车,而是清一色高头大马拉的马车!
不仅如此,这车队里,所有车都是一样的乌漆轮毂、八宝攒顶、车厢五彩焕然,就连车夫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锦半臂。而这些车的车架又格外高大宽敞,马儿跑起来也精神昂扬,有见识的人能留意到,这支车队里的车,都是少有的四轮车!
当一支这样的队伍在街头驶来的时候,一色的健马拉着大车,飞快地在宽阔的大街上呼啸而过,让所有过往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不少人怀疑,这是富贵人家出行的排场。
“可那一定不是勋贵人家出游,没有这样每辆车都一模一样的。”那名下属很有经验,他亲眼见到了那支车队,“那些车马是能说富贵,可还说不上煊赫,主要是并没有其他仪仗,这就不可能是有爵位的人家了。只不过,单是整齐划一一项就让人不敢接近,跑得又比一般马车快得多。旁观都人如堵,却没有敢上前阻碍道路的。”
源乾曜在听见“四轮车”的时候心里就一咯噔,知道这恐怕又是哪一家商家买了专利之后想出来的奇招。再等他听见“没人敢上前阻碍道路”之时,心中又松了口气,知道这次的商家还算知道好歹,没有闹出事来。
源乾曜再问了两句,才知道下属并不知道这个车队最后的去向,他也只是在处理别的问题的时候在街上看见了一眼,对这个车队的声势形象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其余,他也没有刻意关注。
源乾曜还有些不放心,于是他又在衙门里问了一圈,这才发现,原来对这支车队有印象的,远远不是一人两人!
在他的京兆府衙门里,除了摸黑上朝的他本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见到过那支车队!
几乎人人都说,从没见过那么多跑那么快的车!跑起来还那么好看!
这样一来,岂非全长安今日出门的人,都看见了那支车队?!
源京兆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我记得买了四轮车专利的商人,好像是以西市一家店铺为首……”他自语一句,又点了两个不那么忙的下属道:“走,陪本官去西市一趟。哦,对了,换上便服。”
等源乾曜自己也换上便服,凭着记忆和两位下属来到西市东南隅的时候,他果然便看见了一处人流汇集之地。
源乾曜见人群已经将那里围得严实,便四处观望一圈,找到了附近一座三层高的酒楼,他带着下属来到了酒楼里,走到顶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时近午时,酒楼里并无多少客人,顶层除了源乾曜三人之外,便只有两位男装打扮的女郎,正坐在另一扇窗户边看着下方。
源乾曜只向那边扫了一眼,便专心观察起下方人群聚集的地方来。
居高临下,他总算看清了,人群聚集的中心确实是辆乌轮宝顶的马车!
马车停在一个离人群有些距离的土台子上,土台只是略微高出地面一些,有半圈围栏拦在人群和土台之间。围栏前后站着几位打扮富贵,但又看得出来和马车外观以及车夫的打扮一脉相承的管事模样的人。
那些管事正在对人群说着什么,源乾曜模糊听见“体验”、“抽奖”几个字眼,之后便见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骚动。
这时,相隔不远的那两位女郎的声音也传入了他的耳朵,一个年轻的声音说道:“也是咱们车做得好,方才不怕当场验货呢。”
而另一个年长些的声音也答道:“这也就是这一次了,只是将咱们家的车就是最好的车的招牌打响,后头做高端线的,反而再也不能这么办了。”
虽说非礼勿听,且对于商人间的经商之道,源乾曜原本半点也不感兴趣,但谁叫他最近尽和商人打交道了呢?自然忍不住多听了两句。
这一听他就心中一动,那边坐着的,难道就是想出这个卖车点子的商家本人?
他忍不住向那边望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