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番外(45)

作者: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即便是一向沉稳的王训,此时也免不了四处东张西望起来。

“这几个架子上放的是镜片,之前做望远镜,哦不对,千里镜的时候用的。一开始将作监磨镜片的时候没注意要中心对齐,次品率很高,后来让他们把磨好的镜片放在架子上先对齐才好多了。”这是几个摆在一条直线上,只差摆个蜡烛当点光源,就可以演示光路图的木架子。

“显微镜一直没有做,如果倍率不高,和放大镜没太多区别,但倍率达到了之后,视野就太暗了,还是需要反光镜,这个做起来挺难。不过最近我又想是不是干脆算了,直接拿个大灯在底下照就完了吧……”李馥又开始说谁都听不懂的话。

李嗣升走到一处大缸边,嫌恶地看着从悬在大缸上方、瓦制的滴漏里缓慢滴出来的吸附了糖浆中有色物质的黄泥浆。他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更是完全想不到他怀里的糖炒栗子就有这东西的功劳。

八娘跑到窗边,指着一个被拴在木架上、飘在半空中晃晃悠悠的灯笼道:“七姊姊,这是什么?”

李馥先警告了李嗣升一句:“别碰,这一批如果做得好,回头我得给阿耶送去。”又回过头来看着八娘,“是孔明灯啊,在夜里看才好看呢!”

李馥走到八娘身边,踮起脚努力看了看孔明灯底下的松脂还剩多少,“这一盏可能撑不到夜里了,这是我用来实验要想飘得久,燃料到底要加多少的初号机。”

“哦哦哦!初号机!”

王训在李嗣升身边,看着滴漏里清亮的液体,他能从隐约的甜味分辨出这是他熟悉的糖浆,于是他的眼神都飘忽了:“……原来真的是用黄泥水淘出来的?我还以为之前听错了…

…咱们往日吃的糖,难道都是这么做的?所以才是琥珀色的?”

甜食boy·王训,感觉生活突然向自己揭开了残酷的一面。

李嗣升警觉地回头:“什么意思?”他盯着王训,王训也盯着他,眼神中传递着不容错辨的令人三观重组的信息……

李馥还在和八妹说孔明灯的事:“……如果不栓着,这灯能一直飞到天上去!如果再做大一点、结实一点、燃料充足一点,还可以带人飞起来呢!”

“哇!七姊姊好厉害!真的可以飞吗?到时候要叫八娘哦!”

“当然了,到时候一定叫上你,小八只要不怕,七姊姊就让你上天!”

对着一盏菜篮子那么大的竹灯笼,李馥向八妹这个捧场的听众许下许多豪言壮语,终于觉得吹够了,准备让他们回后殿起居的地方好好坐着吃吃喝喝。可她一回头,却看见李嗣升和王训脸上,都是一副“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的表情。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李馥问,“咦,你们还在看做砂糖的罐子啊!怎么了?想单独吃糖的话我上次做出来的还剩下一些,一会给你们上一碟子蘸点心?”

李嗣升和王训继续眼神死,只有八娘听见有吃的就已经点起了头。

李馥接着说:“我跟你们讲,以前我不觉得,现在才发现,一碟子白糖放在瓷盘子里,看上去也挺赏心悦目的。也就是我不会写诗,否则‘盘里白砂糖,疑是地上霜’都能写出一首来……”

李嗣升&王训:“住口!说糖不说地!”

李馥:???

过了两日,李隆基果然在吃到女儿派人送来的香喷喷的栗子之后,又收到了一个小巧素胎的瓷罐。刚好能被双手捧住的罐子上贴着一张蓝色的标签,上头用端正但能看得出笔力不足的字迹写着“霜糖”两个字。

看完随着罐子送来的“制糖法”,又用了一份洒了霜糖的龙凤糕,李隆基觉得自己被心腹重臣背叛的心都得到了甜食的抚慰。

“……接替的人选,该用谁呢?”李隆基开始心平气和地思量起能够替代姚崇,帮助自己打理朝政的帮手来。

嗯,首先排除源乾曜。

远在门下省办公的源相公:……

李馥的理化生课开了几天,作为一个无自觉的学霸,她觉得自己记得的理工科知识实在是太有限、太不成系统了。

这让她想靠欺负别人来放松心情。

放着一黑板的受力分析图和目光呆滞的一教室人,李馥将尹善单独叫到一边,严肃地和她说:“你是我们观里最有数学天赋的一个。”

在入门之后,尹善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就甩了其他人好多条街,而且她不仅仅是有天赋,李馥也能看得出,她是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

尹善自信地点了点头,她在这方面倒是不内敛了。

李馥对她的锐气很满意:“以后数学课你就不用和其他人一起上了,”她拿出一本新书来,郑重地交给尹善,“这是你的新课本,你自己按着这本书学,有不懂的就来问我。”这是一本初中难度的数学课本,其中包括函数、坐标系、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和平面几何等内容。

尹善如获至宝,郑重点头。

李馥十分欣慰:“等你学得差不多,我就派你出宫去踢馆,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八蛋,竟然给咱们观里下了战帖!”

第37章 算术

李馥虽然和尹善这么说, 其实对能不能找出那个用了假名的“王甲”, 她心中也不是很确定。不过, 在卢齐物送来那封信的时候,她已经在自己早已写好的下一期科普文的最后加上了一句:给作者来信的那位叫做王甲的朋友, 你的意见作者完全不同意,如果你想和作者当面探讨,就在景龙观留下时间地点!

李馥的措辞很有几分杀气,卢齐物看着觉得不太妥当,还是给她改得委婉了一些, 李馥见意思没变, 倒也同意了他的修改。

马球消息一旬一期,掐指一算, 登着李馥战书的这一期马球消息正是十二月初十这一期出版, 而今天已经是十二月十一日了。

杜钦若来到书馆里, 和好久不见的同僚一一打着招呼。

临近年末, 算学的学业更加繁重, 杜钦若在和推荐他来书馆兼职的教授商量过之后, 已经在两个月前正式辞去了书馆的职位,这样也能让真正需要这份兼职的学子受益。

他今天是来当个纯粹的读者的。

几个月过去, 杜钦若早已摆脱了自己是个蠢货的错觉, 发现他身边修习《缀术》和《缉古》的同窗的挣扎程度,都和自己相差无几。只不过,他们都比他进来得早,早就习惯了算学高级班里充满了挫折感的学习氛围, 在杜钦若面前装得很好罢了。

呵呵,现在杜钦若也很能装了。

因为辞去了书馆的职位,复刊之后的《马球消息》也不那么难买(第一期还是很难抢,杜钦若好不容易才抢到,随家信一起寄回家了),杜钦若也就有两个月没走进国子监门口这间书馆供人借阅书籍的东馆。

今天再来一看,东馆里已经大不一样了。

因为越来越多学子,甚至是已经出仕的年轻官员们喜欢来书馆看书的缘故,人一多,就不免有人发现,有时读完书,实在想和别人探讨几句,但书馆里又不允许高声喧哗。于是终于有人提议,在书馆旁边单辟出一个允许出声讨论的地方来,做好和阅览室的隔断,好让需要讨论的人到那里去畅所欲言。

在国子监门口的这间书馆里,因为人流量最大,干脆就单独占据了旁边另一间屋子,再将那里和东馆连通。东馆里,原本用来改装蝴蝶装的小工作间恰好就在这个连通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扇门,以及门边给日值馆员的工位,用来提醒进入北面“讨论室”人不要带走书馆里的书籍的。

据说,改装蝴蝶装的工作已经全部搬到别的地方去进行了,连秘书省的图书都在那个地方整理。国子监其他几学中的优秀生徒以及博士助教,有不少都被调到那里去帮忙了……

杜钦若好奇地看着这个变化,他今天也正是和人约在讨论室。若非他知道,平日在那里几乎不可能找到和自己讨论算学的人,他早就来这个在国子监生徒中越来越习惯的课余聚集地看一看了。

杜钦若身后,一个长脸薄唇、肤色微青的中年人越过了他,径直向那扇连通讨论室的小门走去。杜钦若定了定神,也跟在那人身后,走过了打开的门。

连通东馆和讨论室的,是一条开放的走廊,杜钦若从东馆中出去,看着身前那人推开另一扇门。走廊另一头的那扇门一打开,杜钦若就感受到了一阵阵嗡嗡的说话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