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番外(40)

作者: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素颜的赵丽妃光脚踩在殿中的地衣上,她杏眼圆睁,生机勃勃,和方才虚弱得需要人搀扶的姿态判若两人,“我以为你是个明白人,”她斜睨李馥,脸上写满了精明,“不过你和我们娘俩一向不是一路人,”她的眼睛眯起来,显然是自以为明白了李馥的算计,“啧,你这一套留着去哄那个傻孩子,在我这儿,还装什么装?!”

我装什么了!?我才五岁!

所以说,我真心不想和你们这群玩宫斗的打交道,心思太复杂。

李馥对天翻了个白眼:“娘娘您是真明白了才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兴许不错,不过会不会哭,也不一定是由嗓门决定的,这个道理,想必娘娘一定早就懂了吧?”

“争抢的东西不同,争抢的规则就不同,娘娘您首先要弄明白,自己要争的是什么。这又不是打马球,只比谁进的球多?”

李馥随口一说,也不管赵丽妃听完有什么反应,转身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反正人家都下逐客令了不是?

赵丽妃看着李馥的背影,一脸的若有所思——

自己要争的,到底是那个人的心,还是儿子的位呢?

一来一回,李馥连句“太上老君,无量寿福”都没念。

但是赵丽妃的“病”,当然立刻就痊愈了。

而且赵丽妃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她未等皇帝腾出手来斥责她,就首先向皇后请罪,只说自己一点小病惊动殿下,心中过意不去,现在病好了,特来向殿下请安云云。

王皇后和赵丽妃也打了多年交道,能够分辨出她的真心,心中既是“果然如此”,又对李馥的能力更加信服。

“……这玄元皇帝身边,可曾有什么出名的坤道?”皇后打发走赵丽妃,转头就问了陆姑姑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坤道就是女道士,陆尚仪从没听说过太上老君有过出名的女弟子,登时一脸茫然。

王皇后摆摆手:“罢了,知道你不懂。下次卢真人进宫,记得提醒我问他一句,以后那边观里的用度,也要多注意些。”

李隆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后宫中的风波已经基本平息,他心里已经恼了皇后(朕的皇后、结发妻子,就是这么看朕的?!),但也对后续的发展有些摸不着头脑。

丽妃的性子他再明白没有,她的出身摆在那里,手段上总有些脱不去的市井痕迹,为了达到目的,撒泼打滚就是她的常规手段。这次这么简单就闹够了,恐怕是终于有谁,给她的铁脑壳里灌进去了一两句实话。

他没想到李馥身上去,李馥去丽景殿的时候,陈延年被她留在万安观里坐镇自习课了。

既然事情已经过去,李隆基便把丽妃的变化放在一边,不打算追根究底。说实话,他每天能分给后宫的注意力实在不多,也正是因此,他才对皇后不负责任而且意有所指的行为感到尤为恼火。

十几天前,黄门监卢怀慎,也就是他的两位宰相之一,在家中溘然长逝。此前,李隆基才刚刚批复了他推荐人才的奏疏,却没料到,那位谦恭自守的老人,竟然只剩下几日的寿命。

他虽然立刻任命原本的尚书左丞源乾曜为同平章事,接替卢怀慎的宰相之位,但这时,姚崇又病倒在罔极寺。

姚崇这一病倒,中书门下就几乎完全停摆,新上来的源乾曜战战兢兢,几乎什么事都不合自己的心意,李隆基不得不让他每天带着公事去请教姚崇,也好让他赶紧开窍。

但是这样一来,姚崇的病,就更不可能养好了。

李隆基捏了捏鼻梁。

这时,高力士拿来一份奏疏,李隆基没有注意他的脸色,只是随手拿起一看,但他随即便勃然大怒:“这个赵诲是谁?!朕要亲自鞫问!”

原来,这份奏疏上说的,竟是中书省一个叫做赵诲、主管簿书的小官,收受胡人贿赂,将有轨马车有关的文书泄露出去的事!

第33章 徇私

姚崇躺在病床上起不了身, 却被家人送来的消息气得青筋暴跳。

“赵主书说, 那个胡人只是一个普通的胡商, 他大概也就是道听途说了一些轨道的消息,又一贯在洛阳和长安之间往来……所以, 所以就拜访了赵主书几次,给他送了点东西,希望他能把这段时间以来、在洛阳太仓和几处矿山建好的有轨马车的文书向他透露一二……”

“鬼话连篇!四百匹帛!这叫一点东西!”姚崇气得砸了个杯子,他自己穷得买不起长安的房子,只能借住在罔极寺, 他手下倒好, 一出手就收了四百匹帛!在长安买个小院子都足够了!

姚崇躺在床上深深地喘了几口气,声音好像漏风的风箱, 但向他报信的家仆只是在下头叉手而立, 不敢上前, 打断姚崇的思考。

“……圣人知道了吗?”姚崇安静下来, 声音听不出喜怒。

家仆连忙报告, 这事已经被监察御史上报, 圣人随时可能看到,如果不是这样, 赵诲那边还不会急急向姚崇坦白。

“大郎和二郎那边, 赵诲是不是也找了?”姚崇的声音更加平静,但下头的家仆却能听出郎主话音中被强行压抑的巨大怒火。

不敢隐瞒,家仆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家中两位郎君已经收下了赵诲大笔财物的事实。

“逆、咳咳、子——!”

姚崇不幸料中,知道赵诲这件事, 一个不好,可能就要牵连自家——严办赵诲,则对方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攀咬进来,而赵诲本就是自己在中书的亲信,只要他的罪名坐实,自己本就脱不开一个识人不明;救赵诲,则可能要直接面对圣人的怒火……

正在姚崇权衡利弊的时候,罔极寺的僧人向他通报,源乾曜源相公,又来了。这次,他还带来了圣人的旨意。

姚崇强行平静了下来。

不一会,源乾曜进来,看见姚崇今日的脸色似乎是红润了些(气的),心中也有些高兴。他这个宰相当得憋屈,若是姚崇的病再不好,就像上一任卢公得名“伴食宰相”一样(说人家只是陪姚崇吃饭的),他迟早也要得名“跑腿宰相”。

所以,他今天来宣旨,也是抱着自己一定要甩掉这个绝望绰号的念头。

“姚公今日好些了?”他先嘘寒问暖了一番,接着就迫不及待地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前日,他就向圣人奏报,请陛下允许姚崇带着他的家人移居四方馆——四方馆就是供给外国使节、藩属臣子来京时暂住的馆驿,隶属鸿胪寺,就在皇城里头,和中书门下的办公地点都很近——这样他就不用来回跑罔极寺这么惹眼了。

圣人一听,觉得挺好,但姚崇觉得,四方馆里可是有办公文书的,他不能有这个特权,于是拒绝了。所以今日,源乾曜就带来了圣人的明旨,令姚崇不需顾虑,赶紧住进四方馆去!

圣旨上的原话更夸张:如果不是不可以,朕都想直接把姚卿接进宫里住了!

源乾曜说完来意,发现今天的姚崇态度果然没有那么坚决,他生怕姚公还要来个三辞三让,赶紧把圣旨塞进他的怀里,“姚公深受圣人信重,实在是吾等敬仰的对象。”他诚心实意地说。

姚崇心有所感,看着源乾曜诚恳的双眼,微微点了点头。

圣人的信重……赵诲的事,也许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李馥给赵丽妃“做过法”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一边,继续在万安观里培养自己的小团队。

念奴她们跑圈几乎没空喊累了(也更能吃了,可惜肥还是没有增起来),基础运算也都练熟了。未知数和方程的概念引入之后,虽然一开始接受起来是抽象了一些,但一旦接受,在面对鸡兔同笼这种简单的方程组问题时,可就要简单得多了,对吧?

对于这个问题,念奴他们在李馥面前,倒是能狠下心点下这个头,但一回头,他们面对豆卢姑姑和陈延年的时候,几乎齐齐失声哽咽。更有一位膀大腰圆的内侍,在陈延年那里说出了想跟着杨将军打仗去的胡话。

这些话当然都没有传到醉心教育事业的李馥耳中。

眼看十一月就要过完了,卢齐物又进宫来给李馥讲经(其实他时常在翰林院值守,只不过没人带着,他不能深入宫禁,而孝期内的宫禁是很严的),李馥一看见他那身妖艳的道袍,就想到自己早就写好的推广阿拉伯数字的小短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