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馥拿任性的老爹没有办法,只好挥别她亲爱的妹妹和疑问越来越多的养母,带着乳母和高力士来到了皇帝所在的清思殿。
到了清思殿之后,见她爹已经摆上了一堆好吃的,李馥也老大不客气,打过招呼之后就坐在给自己空出来的案几后头开吃,一边吃她还要一边点评一番。
“哇,这个九炼香饆饠也太香了,一定不是宫里的手艺,是哪位姑姑送来的吧?”
李隆基现在看她还牙痒,见她吃得眯了眼睛,便立刻便用眼神示意在旁侍奉的内侍把七娘面前的饆饠都撤了下去摆到他自己面前,“是啊,是你清阳姑姑送来的,说是专门从剑南哪儿送来的干制菌子,虽然因为不是鲜的,香味终究差了些,但加上胡芫一并炸过,做饆饠的馅料却是比寻常的九炼香更好。”
饆饠就是一种馅饼,九炼香又是其中加入了特殊香料和菌菇的肉馅品种,最是以香气浓烈闻名。而李馥还未下口,便嗅出今天的九炼香格外不同,等她切开馅饼,看着混合着菌菇香气和辛辣气味的肉馅淌出肉汁,将酥脆的外皮玷污得一塌糊涂,再一口下去,那真是……
可惜,这样的美味,她就只尝到了一小块。
李馥死死瞪着她爹,她爹三下五除二就把从她那儿抢来的饆饠吃完了。
堂堂天子!也不嫌丢人!略略略!李馥对她爹吐舌头。
“好好吃饭!一会再跟你细说你那个梦的事!”她爹的脸皮也不是盖的。
李馥哼唧一声,就知道以她爹的脾气,既然相信了她,就一定还会细问那个梦中世界的事。
行吧,等我吃饱了再吹吧!
化悲愤为食欲,李小七埋头开吃。
第12章 君无戏言
父女二人吃饱喝足,各自捧着一杯热茶在清思殿后廊上看晚霞。---
李馥反省了自己对她爹的无端猜疑,决定诚实地面对她爹接下来的问题。
当然,是有技巧的诚实。
“马怀素向朕提议重新整理秘书省的旧书,你知道他的想法是哪儿来的吗?”
哦,马怀素,给她爹讲课的另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不管他的想法是哪来的,李馥知道这件事一定和自己有关。
“和七娘有关?”
李隆基伸手揉乱了李馥的脑袋,“是啊,和你那本哈大郎的故事有关,马卿看了那本书的装订方法之后想到的。我看那本书那么装订起来不是三郎的主意吧?他分明只在别的地方有‘巧思’。”李隆基在最后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李馥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要把卷轴给改了,这可太好了阿耶!我先前一直都没想起来!”
李隆基看了她一眼:“怎么?你的小脑瓜里还有些别的主意?”
李馥看出她爹脸上的不信,大概是以为她刚搞出一出“天书”的事情,之后就能消停好一会了。
于是李馥就和她爹好好探讨了一番印刷术以及书籍报刊杂志的问题。
说来也奇怪,大唐分明也不缺识字的人,同样不缺雕版印刷的技术,但是印刷术愣是没有普及开来,李馥在知道她三哥用那些抄本卖了多少钱之后,就一点都不觉得她三哥没有经济头脑了……
“……所以说哦,阿耶,书不是就是用来读的么?现在手抄本这么贵,又怎么能有更多人读得起书呢?如果没有更多人读得起书,那阿耶想要人才,又能从哪里来?”
李馥知道她爹现在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想要说动他,往对国家有好处的方向说就没跑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官版印刷的事情一直都有,不过,”李隆基突然停住,像是想到了什么,“不过,之后这件事,应当就可以办了!”
他表情有些欣喜,看来不管雕版印刷曾经遇到了什么问题,现在这个问题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李隆基只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他回头对侍立在旁的高力士说:“将军,明日记得提醒朕,和姚卿、马卿、褚师傅他们商议重印从前的官版,并用新式蝴蝶装装订的事。”
三言两语之间,李隆基便已经敲定了这件事,李馥听见她爹的措辞,心中有了猜测。
“是因为原本的雕版不适合卷轴装?”李馥问。
“不错!但也不仅仅是如此,”李隆基也显得有些兴奋,他深知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的重要性,这是一件不亚于当年太宗开科举的大事。
“这事还和世家门阀有关。”
“活到现在的世家门阀,他们一个个都是祖上出过治学大师的家族,他们将自己祖上传下来的经书著述秘而不宣,看得和性命一样,即便是朝廷来借,也一概不给。”
“不过这么多年来,前有前朝动乱,后有天后任用酷吏,死在这件事上的世家也不少了,他们总算知道和朝廷硬顶是个什么下场。”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们为了让自家子弟不被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比下去,朝廷永远不能抛开他们,在这件事上头,可是下了许多脑筋。”
从李隆基的讲述中,李馥很快明白,正因为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普及印刷术对寒门子弟的好处,所以已经步入衰落的门阀世家们,才更不能让这件事真正成功。
首先是将书卷的地位抬得极高,让人将任何写了字的纸都看做不可轻易丢弃的物品,更别说是承载了圣人之言的四书五经,更是必须用尽可能精美的纸张、尽可能虔诚的态度和优美的书法来书写。
若是最后的成品并不好看,那就是对前贤的亵渎。
之前官版的书卷,因为雕刻和印刷必须有线框的原因,一卷书展开之后,字迹都分布在一个个刻板的黑框里,而为了黏连纸张,黑框边的留白也需要一定的宽度,确实十分不美观。世家子弟们也因此对这些书大肆批判,以为是有辱斯文。
于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官版的书籍没印几次,真正刊行天下的,也只是长孙皇后的《女则》这样,不会触犯世家神经的著述。
同时,将书籍的收藏价值看得极为重要之后,手抄本的价格就自然而然地升上去了。而对于有志读书的寒门子弟来说,这个价格虽然令他们望而却步,但同样也为他们中书法好的人提供了一条抄书养家的路子,让他们没有太多改变现状的动力。
但他们能借到、抄写的书籍,又永远不可能超出已经广为流传的那些版本之外,于是乎,世家大族就可以借此变相实现对于知识的垄断。
李馥听完这些,顿时觉得事情果然不是她一开始想得那么简单。
“……如果说改成蝴蝶装之后有什么不同……”李馥也用起了这个新名字,“那就是书变得好看了?”
李隆基这才发现自己一时激动,竟然和五岁的女儿讲了这么多,不过她一个小姑娘家,好像还真的听懂了?不过这个问题,倒也确实像是小娘子能问出来的。
“对呀,就是因为变好看了!”他又揉了揉七娘的脑袋,不打算多说。
李馥斜眼看着她爹,知道她爹这是在敷衍她。但这事她已经想明白了,好看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对于世家而言也是个新鲜事物,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它的坏话。
所以说,之后她爹的打算也就是接下来还要好好宣传一波,以免又被人占据舆论阵地,对新出来的蝴蝶装也指手画脚,再次贬低得一文不值了吧……
“……那阿耶你要努力哦,小七会给你加油的。”李馥也不管她爹听不听得懂加油的意思,反正她神游的事情已经漏了底,随便说点奇谈怪论也没什么稀奇。
而且舆论宣传么,自己也不是一定帮不上忙啊,李馥摸起了下巴。
李馥的奇葩用词没有引起李隆基的注意,他看上去还在想如何推广蝴蝶装和印刷术的事。
“阿耶啊,”李馥喊她爹,李隆基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你之前还说不让七娘再和别人说哈大郎的故事,但其实连前朝的人都看见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李馥这么一说,李隆基也终于回过神来。
“故事啊,”他想了没多久,就大手一挥,“行啊,我还知道三郎的书都卖出去不少了,回头我就把他得的钱给缴了,除了那本《见闻录》不能再还给你,之后你讲的故事也给我送来一份,其他的我也不管了。”
李馥得偿所愿,各种不要钱的好话又给她爹倒了一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