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番外(130)

作者: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馥歪了歪头,九岁的她做起这个姿势来,只显得天真烂漫,一点都没有恶意卖萌的嫌疑。

“是前次让高阿翁处置的事?那件事没什么好说的吧?不都处置完了?”她说。

李隆基都不知道她是在装傻,还是当真觉得,宫中有鬼物作祟没什么大不了。

“……看见事情就往上凑,朕往日就是这么教你的吗?”李隆基板起脸来训人,“你就知道自己对付得了?你才修了几年道,怎么都不知道叫人?”

李馥没想到她爹最在意的还是她本人的安危,哪怕她还记得自己的目的,也知道骗一骗她爹是难免的(她连豆卢姑姑都骗了诶!),这时候也忍不住流露出一点心虚。

“……其实道门也不是都管捉鬼啦……”李馥身为道门热播科普剧的总制片和出品方,她先弱弱地抗议了一句,不过眼看她爹的脸色在她这句话之后更加难看,她连忙将话题带过:“这其中的关系不好解释,但我当时就知道我能对付得了,我也知道该怎么办,她肯定怕我的,我能感觉到。”

关于玄学的东西,不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

李馥这么一说,果然她爹的脸色就好看了许多。

“好吧,你是真的有分寸就好,但下次若是还有类似的事,先要通知朕!”她爹斩钉截铁地说。

李馥连忙点头,安抚她爹的情绪。

这个问题揭过,李隆基又和李馥交代了几句那件事后续的处理,无非是卢齐物又进宫了一趟,带着他的师弟们在那个地方做了一通法事,但是为了不让众人恐慌,整件事都没有特别大张旗鼓云云。

李馥听完,就只是点点头,显得特别无所谓。

李隆基看女儿这个样子,知道她完全没受影响,终于彻底放下了担心。这时候,他又起了追根究底的好奇心。

李隆基问李馥,大明宫修建的时候明明就已经考虑了风水,这些年宫中对道门的供奉也一直没有断过,卢齐物他们时常进宫也看不出任何问题,而且还有他这个天子亲自坐镇……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竟然还有邪祟,能在宫中滋生呢?

李馥眼前一亮,心道就等着阿耶你问呢。

即便她爹不问,她也要将话题引到这方面的。

李馥面色不变,还是一副这些事,不过都是些寻常小事的表情,口气随意地说道:“其实能有什么?不就是因为宫里的阴气太重,怨气太多了呗!皇宫嘛,当初建的时候考虑得再好,但也耐不住日积月累啊,这种事总是免不了的。”

“所以说,宫里不利于修行啊!大环境持续经受污染,阿耶你也只能镇住身边一定范围内的鬼祟,而宫里又这么大,躲一躲的地方很多啊……”李馥还在念念叨叨,李隆基的眼神却已经变了。

李馥仿佛没有注意到,她还在接着说:“特别是宫女吧,前段时间小七和姐姐们不是一起在宫里帮助了一些一辈子都在宫里度过的老宫女吗?她们过得大都不太好……可她们为这座宫殿付出了一辈子,她们的心念已经能影响到这座宫殿了,阿耶相不相信心念也是有力量的?阿耶相不相信不会说话的宫殿也是有情绪、会生病的?呵呵,如果这座宫殿里的大多数人都不快乐,这座大明宫本身,也就不会快乐的。”

“这都是无可避免的事。”说到这里,李馥的眼神忽然无悲无喜,像是一尊纯粹的神像。

在女儿不似凡人的眼光注视下,李隆基不由愣住了。

李隆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可惜,还未等他思考出一个结果,宫中又出事了。

开元八年四月初三,武惠妃第三子李敏夭折,年纪不足半岁。

李隆基悲痛万分,他追封这个儿子为怀王,谥曰哀。

在绛华殿中,他看着哭得肝肠寸断的武惠妃,心头想起的,却是这几天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的几句话。

“这都是无可避免的”、“人的心念是有力量的”、“这座宫殿里的人不开心”……

“这不是不可避免的,”李隆基一字一顿地说,“怨气而已,朕当然能除了它。”

第100章 搞大事的第一要务

李馥为早夭的弟弟念了一卷《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这件事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但她知道,在这之后, 她爹只会更加重视她先前说的话。

那间密室和里头女尸的存在,是她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和老宫女谈话之后得知的。李馥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 就猜到她多多少少能知道一些类似的事。不过, 当她听到有人说起天后的婢女团儿,以及她当年向天后进谗言, 进而害死两位祖母的事之后,就知道自己的运气很好, 这一个故事的收获就已经足够了。

而告知她此事的,又恰好是一位和奚太监一样, 受过阿媪救命之恩的宫人。

至于团儿死在密室之中的缘由,据那位告知她的宫人猜测,是因为天后在杖死两位皇后之后,才发现团儿是因为勾引先帝不成,嫉恨先帝的两位妃子,所以才在她面前挑拨是非。天后身边人有另投之心,还利用自己的疑心达成自己的目的,天后一怒之下, 才将团儿直接关进密室折磨致死。

那时候, 那位宫人正好在上官昭仪,也就是上官婉儿身边做事,这才凑巧旁观了团儿被关进密室的一幕。

李馥知道这件事之后, 没告诉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将这个故事写在她的《宫女谈往录》之中,而是开始策划自己的装神弄鬼大计。

只不过,高阿翁的人发现密室的时间比她想象得还短,这让她怀疑那位告知她此事的宫女一直也在关注她的动向,在最后爆发的时候派人混在第一批进入的人中间,恰到好处地打开了密室的入口。

只要能在宫里活下来,所有人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以及不可小视的人际关系。

李馥对奚太监那时派骆升来给自己传达的提醒,又有了更深的感触。

不过,这也不能改变他们最早只是一群可怜人的事实。

李馥想到他们圆桌会今后的分工,真诚地希望大姐和五姐,能利用这次机会,让宫中人的生活都好过一些。

武惠妃所生的皇十六子夭折之后,皇帝在宫中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为此,他还在清思殿主动召见了皇后。

首先,便是让掖庭局以及宫中六尚对宫规进行的规范,一直以来,宫中并不存在一本成文的规范,所有礼仪典章都是围绕着宫中的主子,以及他们的衣食住行。对于宫女内侍来说,他们的行为举止、升迁贬谪,都并无一定的规矩,几乎全凭主子和主官的喜好,与虚无缥缈的运气。

之后,则是让皇后在考察之后,制定宫女达到服役年限即可出宫的规矩。为了制定这一套规矩,皇后必须先知道宫中各处役使实际所需,再清查目前各处役使的数目,以及她们的年龄分布等具体情况,以及掖庭局中正在接受训练的宫女数目,这样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合理而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规矩。

这里面的细节问题简直无穷无尽,但皇帝的意思,又需要她尽快拿出一个结果来,皇后就像是面对难缠甲方时的乙方一样,为此彻夜加班、忙得焦头烂额。

大姐看见皇后这样,不仅主动接过了义学和惠生院的日常事务,更是将二姐永昌推荐给皇后,让二姐尽情施展她在统计和统筹方面的才华。

不过这些措施都志在长久。皇帝这次是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气氛和谐向上的宫廷,他现在就要看到立竿见影的改变。所以他还下令,最近就要放出一批宫女,不管年龄大小,谁看上去在宫里呆得不开心了,各殿都各自报上一批名单来,他现在就放她们出宫。

这个命令一出,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年宫女大都不愿意出宫,她们在宫里呆了一辈子,出宫既无去处、又无谋生的手段,虽然宫里有种种不好,但眼下的圣人和殿下,又比她们曾经经历过的圣人和殿下要好得多,所以她们依然愿意在宫中养老。

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宫女来说,她们一方面向往外界的自由,同时又对未知抱有恐惧,再加上宫中奢华的生活以及渺茫的一飞冲天的希望给她们的诱惑。这批适龄宫女愿意立刻出宫的很少。

就连尹善都不愿意在这一批名单里出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