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好脾气地笑了笑,举起手边茶盏,做了个请的手势。
孟大夫人拿捏了足够长的时间,几乎是将婚书里的每一个字,和最后印章的每一条线都看了个仔仔细细。
这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婚书,放在魏家恐怕要三十年的功夫了。
想到孟云烟远嫁江陵、二十几载与汴京绝迹,就连孟府众人也有志一同地不提起她的存在,还有孟老夫人曾经透露出的内容,已足够让孟大夫人猜想到了可能的真相。
孟云烟拒绝了同魏家的婚事,甚至,她可能是在瞒着孟老夫人的情况下逃婚、私奔的。
孟大夫人心中暗潮汹涌,面上却仍是大大咧咧的模样,她将玉帛放下时一脸了然,“我虽不曾见过这位小姑子,但她的事情也听过一二。魏夫人应当知道她已经过世有数年了吧?”
“这是自然。”魏夫人念了声阿弥陀佛,而后接着道,“孟府中刚来的盛姑娘就是她的亲生女儿。正是听说了此事,我才带着这陈年的玉帛前来。”
“三十年前的东西,一方又早已去世,恐怕也没多大作用了。”孟大夫人慢慢将玉帛卷起,边说边观察着魏夫人的神情,猜测她的来意。
“这只是当年的婚书,毕竟……也是不了了之,没派上用场。”魏夫人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正是因为没用上,老夫人……我家的老夫人问孟老夫人要了一个承诺,孟老夫人心怀歉意,当场便应下了。”
魏夫人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模样的东西按在桌上,动作慢条斯理。
“而这正是孟老夫人的私物,当年约定便以此令牌为证,当魏家拿着婚书与证物登门提出请求时,只要不动摇国家社稷,孟府赴汤蹈火也会达成。”
孟大夫人接过嬷嬷递来的令牌,拿在手掌里细细摩挲了一下,不咸不淡地说,“看来魏家已经想好如何兑现这个承诺了。”
魏家这些年颇有些外强中干的传闻在外,或许是想要孟府出手帮扶?
“很简单。”魏夫人含笑说道,“自古有父债子偿之理,母女自然也能如此。”
孟大夫人把玩令牌的动作一顿。
魏夫人只当没看到,她温和地将后半句话说了完整,“今日到孟府,我是来提亲的。”
安王府归来后,来到孟府的媒人只多不少,孟大夫人粗粗一数,她的双手双脚就都不够用的。
可先前的媒人们都好声好气说话,即便最后事不成,大家也都笑脸相对。
孟大夫人一手拿着婚书,另一手托着令牌,对于此刻眼前这位特殊的提亲人,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第29章
盛卿卿被从院子里叫走时,还以为又是孟珩怎么了,去到正厅时却没见到剑拔弩张人人自危的气氛,反而见到了一面之缘的魏夫人。
安王府时,魏夫人是独自前去的,盛卿卿还记得她是个说话都温温柔柔的角色,那日还同她说了好几句话。
“外祖母,大舅母。”盛卿卿见了礼,又转头道,“魏夫人安好。”
“好。”魏夫人笑着朝盛卿卿点头,神情祥和道,“不必这么见外了。”
孟大夫人清了清嗓子打断魏夫人,她征询地看了一眼老夫人。
坐在正上的孟老夫人微微点了点头。
孟大夫人这才让人将婚书和令牌都送到了盛卿卿面前。
盛卿卿扫了眼令牌,并不曾见过类似的东西,可当她打开婚书一眼扫过上面的内容时,顿时就知道了魏夫人为何在此、她又为什么会被叫来此处。
盛卿卿不傻,看到母亲孟云烟对孟府绝口不提的态度,便能猜到父母亲的婚事定然有所隐情。
可“拒婚”的确凿证据,她还是第一次看到。
孟老夫人都坐在了厅中,证明这婚书不会是假的,她的母亲当年确实没有履行婚约。各种是否还有别的内情,盛卿卿一时无从得知,她只得将婚书放下,歉意地朝魏夫人行了个礼,“我从前并未听闻过此事,实在失礼。”
魏夫人摆摆手,她和蔼地说,“我倒觉得正好,当年的事没成,这回的事可以成,挺好,挺好。”
盛卿卿不知魏夫人口中“这回的事”指的是什么,疑惑地抬眼看向孟大夫人,却见对方的笑容显而易见地有些僵硬。
“卿卿还小。”孟老夫人慢慢地说,“她也不姓孟。”
“却正好是孟云烟的女儿。”魏夫人笑着回道。
“也得问过这丫头自己的想法,再作打算。”
魏夫人失笑,她淡然地转向盛卿卿问道,“盛姑娘可愿嫁到魏家来,做我的儿媳妇?”
盛卿卿心中诧异的同时终于明白了孟大夫人难看的脸色究竟是从何而来。魏家拿着她母亲当年未履行的婚书而来,显然是拿捏着把柄想要孟府帮忙做点什么。
可孟府如日中天,为何魏家提出的要求却这般不轻不重?
倒不是看轻自己,但盛卿卿自诩孟府并不是没了她就转不起来,魏家手握着这样重要的东西二三十年,却用在这样不疼不痒的地方?
或许,魏家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同孟珩缓和关系?
盛卿卿脑中转着许多念头,面上则是快速低头行了个礼,道,“承蒙魏夫人青眼,不胜惶恐。”
孟大夫人在旁提示道,“魏家大大小小几位公子,卿卿还都没有见过吧?”
“应当见过其中一个的。”魏夫人道,“仲元那孩子上次闹出笑话,还是盛姑娘解围的吧?”
说“笑话”真是相当客气的措辞,还将孟珩将事件里轻飘飘地带了过去。
不过孟珩看不上魏仲元,恐怕魏家也不会挑魏仲元出来撮合这段婚事,否则简直好似刻意和孟珩唱反调似的了。
“等盛姑娘有空了,就和魏家几个孩子都见见,总有合眼缘的。”魏夫人慢条斯理地说着,边好似十分满意地打量着盛卿卿,“我可是对卿卿一眼便看中了,好说歹说才让老爷将这婚书拿出来用了。”
她这话虽然说得客气,但话里话外都在提点当年孟府亏欠于魏家的旧事,听得孟大夫人一阵火气上涌。
魏夫人语罢见无人应答,也不尴尬,又道,“今日的话和信物我是已经带到了,盛姑娘可先考虑几日,我再接着往下安排——孟老夫人,我这就先告辞了。”
魏夫人起身时,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盛卿卿,突然问,“老夫人,能否让盛姑娘同我走一程,送到孟府门口?我喜欢这孩子得紧,还想和她再说两句我家孩子们的好话。”
孟老夫人抬了眼,“……卿卿,你代我送魏夫人出去。”
盛卿卿应了声是,心下有些奇怪:她的身份,怎么说也不该是送魏夫人出去的。
魏夫人这主动提出便更怪异了,比起相送,反倒更像是借一步说话。
果不其然,魏夫人路上东拉西扯地说了些儿子们的趣事后,便道,“当年你母亲远走江陵时,我其实松了口气,心中十分感激她。不瞒你说,我自小和我家老爷青梅竹马,你母亲不嫁,那下一个轮到嫁入魏家的定然就是我。”
“倒不曾听母亲说过这些旧事。”盛卿卿浅笑着接道。
“我同你母亲当年也是手帕交,只可惜她走得决绝,我那之后再没能见过她一次。”魏夫人叹了口气,“安王府里我一见到你,便想起了你母亲音容笑貌。魏家虽比不上孟府,但只要你看中的,无论是我的哪个儿子,你都可以嫁。”
这比起说媒反倒更像是街边卖菜的。
盛卿卿笑了起来,“多谢魏夫人,我听着都有些意动了,做您的儿媳妇一定日子快活得很。”
“那我便回去,等你的好消息了。”魏夫人含笑握了盛卿卿的手,又再度称赞她,“你这样漂亮的媳妇,谁家小子娶到都能乐得合不拢嘴,我家那几个可别为了你打起来才好。”
双方都讲尽了好听的客气话,等魏夫人终于坐上马车离开时,盛卿卿目送她的车子转过街角,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往回走。
她在想,魏夫人这般如沐春风的善意,真的只是因为和她母亲当年有旧吗?
“盛姑娘,老夫人和大夫人在正厅等您。”
盛卿卿恍然抬头,见到正是她到汴京第一日时来接她的张管事。
虽然才个把月不到的时间,可见到张管事时,盛卿卿还是仿佛觉得见到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