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32)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做中山装的涤纶布,厚度和涤卡布差不多,可涤纶布的垂度好,没有涤卡布挺括。

家庭服装厂做的中山装,质量不过关,可价格便宜,25元就能买一套,最受村干部的喜爱。

现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除了年轻人,大部分都穿中山装,以前的干部服,反而成了农民的服饰。

村干部作为村级的领导,当然得向国家工作人员靠拢,可在百货大楼买套正品的中山装,就是涤纶的,也得八十元钱。

别说村干部了,好多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少人也去市场上买中山装穿,毕竟价格便宜。再者说了,都是涤纶的布料,虽然衣服的做工差些,可好在结实。

这些个体的家庭服装厂,为了加快资金的周转,几乎天天去服装批发市场。做好的成衣用床单包上,捆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驮起来就走。

到了服装市场,找块空地,下面铺块塑料布,上面把床单解开,一个临时的摊位就形成了。

附近的村民,每个摊位收取一块钱做管理费,一天的时间这个摊位就归你使用了。

工商局的同志来了,往外租摊位的还会提前给通知,床单一收,临时去主家躲一会,等工商局的走了,再出来摆摊。

由于这里的衣服便宜,个体商户大部分都在这里批发服装,时间久了,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户。

临水的服装批发市场是越来越大,附近的几条街道,基本上都成了临时的摊位。

临水附近的农民,经常组团去服装批发市场买衣服,几家人联合在一起,五件的批发量,很容易就能凑够。

冬春农闲季节,他们还批发衣服去农村赶集贩卖,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人家,都有自行车,每天的上午赶集,下午到市场上补货,每天卖出去十件八件的衣服,就能挣五六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多。

风里来雨里去,虽然也辛苦,不过比拉脚出苦力强多了。

服装市场的中心,主要以门市为主,门市里面的服装质量相对好些,不过价格也高,比地摊上的批发价大概高了三分之一。

由于门市里的衣服质量好,好多国营部门,特别是乡镇级的供销社,也在这里批发衣服。毕竟比起国营的服装厂,这里的衣服,价格便宜了好多。

现在临水地区,四个专业市场已经成形,分别是电子产品专业市场、苹果专业市场、人发专业市场和服装专业市场。其中最大的,竟然就是自发形成的服装专业市场。

临水地区的电子厂,从组装收音机开始,因生产自主研发的收录机扬名,现在销售最好的,是十七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十七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台的销售价格是六百八十元,深受农村人的喜爱。现在年轻人结婚,彩礼“三转一响”中的一响,从收音机变成了黑白电视机。

临水电子厂的门口,每天都停着几十辆的大卡车,排队等着装货。电视机下了生产线,仓库都不进,直接发货装车。

收录机的销售,依然非常的火爆。主要是销往各大城市,现在的年轻人,学英语的热情降低了,喜欢上了听流行音乐。

临水的苹果市场,主要是销售红富山苹果。品质好耐储藏,热销全国各地,每年霜降后,红富山苹果开始采摘,各地的采购人员,都来临水购买苹果。一直到来年的春季,苹果市场都很红火。

人发市场在临水的各县都有,最终的销售处是洪城发制品厂。占地一千亩的洪城发制品厂,今年的工人从五百扩大到一千人,已经开始生产各种发套。这些产品,全部被悠悠放到了后世的电子商城里,高价出售。

第873章 批发市场

来临水进货的人员,基本上都会拐到服装批发市场,捎带一些廉价的服装,回去一转手,就能挣个几十元钱,赶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韩屯村的服装厂,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运行,主要是来料加工,以震宇公司的订单为主。今年以加工唐装袄为主,韩屯村附近的几个加工点,以加工粗布家庭用品为主。

这些粗布的家庭用品,加工容易,主要是包装复杂。每条餐巾都有单独的包装,一套再包在一起,大套小套都不一样。

还好韩屯村就有制塑机,山本自己设计的包装袋,开动机器印上一天就够用了。

各村加工的东西,包装在本村里找临时工。这些人干着还吐槽:“这些小鬼子可真能折腾,都是一样的餐布,一套还不装一块,每条都得单独包装,真是钱多烧的。”

可不咋的,现在的岛国人,被经济膨胀给冲昏了头脑,竟然狂妄的叫嚣着买下美国的华尔街。

钱多花不出去的岛国人,最注重的就是质量。受原子弹辐射污染的影响,他们特别的重视环保绿色无污染。以前山本在韩屯,也知道悠悠家收购手工制品,可他的主要精力在食品上,没注意这些床上用品。

这次过来,还是看到了唐装的棉袄,才发现了纯棉的粗布,看到纯手工的棉粗布,山本就像发现了珍宝。

他亲自设计的粗布制品,以餐布和茶巾为主,还是和食品有关,这也是习惯使然。

山本要求的包装越精致,产品的价格越高,岛国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力的价格超高,所以山本采购的商品,尽量的在当地加工好。

基于本国的物价高,山本给的加工费也高,这也是韩屯村喜欢和山本做生意的主要原因。

老首长了解的事情的真相,高兴的说:“岛国欠咱们的太多了,他们也该还账了。”

悠悠可不这么认为,岛国在华国购买的主要是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可他们卖给华国的,却是本国淘汰的科技产品,而且价格非常的昂贵。

总的算起来,岛国对华国的现行政策,从战争侵略变化成经济侵略。

老首长对悠悠的经济侵略理论非常的感兴趣,他对悠悠舅姥爷说:“悠悠这孩子,思路可真敏捷,小小年纪能想到经济侵略,可真不容易。”

舅姥爷对悠悠的了解是:“这孩子脑子聪明,看的杂书多,喜欢看新闻和报纸,对形势了解的比较透彻。”

其实老人家对岛国的狼子野心,更加的了解,不过对悠悠这么小的年纪,能想到经济侵略上来,感到惊奇而已。

老首长对悠悠说:“我们的国家,是万业待兴,祖国的希望和振兴,就在你们这一代身上。”

悠悠充满信心的回答:“老首长爷爷,您老人家就放心吧。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一老一少,谈话越来越投机。白天没事了,老人也喜欢到代销点里来,看悠悠忙活着设计新产品。

悠悠现在设计的新产品,大多数是从智脑上搜来的,主要是符合岛国人的喜好。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山本这伙人的喜爱,让他们订购的。

山本也挺上趟,他对悠悠设计的新产品,特别的喜欢,每次都是大订单购买。山本给的价格,比大卫的都高,他们的钱赚起来特别的爽。

悠悠高兴,山本也高兴,能用这么低廉的价格,购买到这些纯手工的制品,他感觉自己赚大发了。

当然他们是不会说的出来的,这些是悠悠从他们印制的外包装袋上,总结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醒目的印着: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

老爷子玩心大发,给悠悠设计的这些产品,起了个别致的名字:经济炸弹。检验这些经济炸弹的威力,就是山本订单的大小。

悠悠抛出的经济炸弹,还有手工的绣花鞋垫。做工精美的绣花鞋垫,把山本他们这些人,吸引到悠悠家的代销点里。

每天的晚上,这伙人都到代销点里淘宝,他们所有的人,挑选的绣花鞋垫,都得超过几百双。放在在韩屯村木工组订制的箱子里,宝贝似的收藏着。

山本这人就是贪心,他几乎囊括了悠悠家代销点里,每天收购的手工鞋垫,鞋垫的包装也是他自己印制的。

山本收购的莲藕和麦芽糖,每天都发货,他把这些粗布制品和手工鞋垫,也捎带着发回了国内。韩屯村的电话,开通了国际长途功能,不少产品都增加了订单。

特别是手工的唐装袄,在岛国比较受欢迎。现在岛国正是隆冬季节,穿棉花的织锦缎棉袄正合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