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不行啊,要是不行,咱还是推车回去吧。”周思宁怕他把自己好不容易买来的蛋给打碎了。
“行,怎么不行,回去十多里路呢,要是靠走咱得走到啥时候去。”周继国努力稳住把手,“我刚刚没适应,这次肯定行。”
他说完又踩了两下脚蹬子,这次他有了准备,车把晃了一下,然后就被他稳住了。
“我说行吧,它就行,来吧,我骑稳了,你赶紧的上来。”他看着前面的路,喊着后面大姐赶紧上车。
“我、我咋上去啊,后座那么宽,我要是一个蹦不好坐到麻袋上咋办。”周思宁始终都跟在他车后面小跑,这个时候要往后座上跳了,她看着旁边的麻袋有些眼晕。
“没事,我绳子有的是,你要是给坐段了,我再绑就是了,赶紧的,一会儿我骑老远你撵不上了啊。”周继国不敢回头,努力稳住车子,他骑得很慢,所以把总来回晃。
“这是你说的啊,坐坏了不怪我。”周思宁想着不上去就要走十几里路回家,一狠心一闭眼就蹦了上去。
“哎哎,你别拐弯啊,走直线。”她明显感觉自行车要往沟里扎。
“我走的就是直线,你坐好了,要不我保持不了平衡。”周继国在前面努力的想把把掰过来。
周思宁眼看着自行车都要扎沟里了,赶紧的从后座上跳了下来。
少了她的体重,周继国也终于把车子骑稳了。
“你看你,让你坐好了,你咋还蹦下来了呢。”
“我再坐着,你都把车子骑到沟里去了。”
“不可能,我有数。”
……
“小伙子,要不让你对象坐大爷的车吧,拉到城里就一毛钱。”
第一百二十六章 居然还猜中了
有钱就是好办事,最后周思宁花了一毛五分钱,她的人连着原本绑在自行车上的东西都舒舒服服的坐着牛车回了城里,而周继国只能继续吭哧吭哧的跟在后面又骑了十多里。
“你们咋买了这老些东西。”孙大嫂打开院门,看着地上那一大堆的东西惊讶的张大了嘴。
“嗯,集上东西挺全的,我们刚搬来啥啥都缺,一不小心就买的有点多了。”周思宁笑了笑,示意周继国快点,没看到左邻右舍都往他们这边看呢吗。
“是太多了,你们怎么给弄回来的呦。”孙大嫂赶紧敞开大门,也帮着往屋里拿。
“集上有往城里来的牛车,一毛钱就坐回来了,比自行车坐的舒服,不过就是太慢了。”周思宁拎着东西就往自己屋走。
孙大嫂没在说话,她是觉得这丫头太不会过日子了,一毛钱就这么坐车给花了,这要是用来买菜,能吃好几天呢。
当然这是说夏天的时候。
“行,你们收拾吧,我也回去忙了。”孙大嫂把东西帮着他们放到屋里,很有眼色的准备走人。
“谢谢嫂子了。”周继国赶紧道谢。
“不用谢,不用谢。”孙大嫂又不好意思了,赶紧低头走了出去。
“大宝,你把东西放那就行,赶紧的过来歇会,等歇好了咱在收拾吧。”周思宁把东西放下后就一屁股坐到炕上开始喘气,逛的时候没觉得累,等逛完了才觉得赶集是真的很消耗体力的。
“你饿不饿?要不我先把炉子点上,给你烤个馒头吃?”周继国放下东西后也坐了下来,这一趟,大姐是负责逛负责买的那个,他才是扛包出苦力的人。
“不用,我还不饿,等着晚饭的时候再吃吧。”周思宁摇头。
在集上他们买了几个馒头,周继国一人吃了三个,周思宁就只吃了一个,还剩下六个,放到袋子里拿了回来。
“那你歇着吧,我去把这些东西都归置归置。”周继国心疼大姐,想着自己多干点,大姐就能少干点,“大姐,这些东西都放哪?”
“还是我来吧,你放的话我要用的时候都找不到。”周思宁还是站起身,准备接着奋斗。
周继国想想也对,就没跟大姐争,于是摆在屋子当间的东西,在兄妹俩共同努力下,终于是该放哪放哪,都收拾利索了。
等收拾完了,周思宁看外面天色差不多了,就张罗着开始做饭。
今个在集上她买了个砂锅,原因就是没有铁锅卖,而且价格上也比铁锅便宜不少,所以她就买了一个,平时点了炉子,也能用砂锅烧点水或者是早上煮个粥什么的。
晚上的饭菜很是简单,小米粥加白面馒头,菜没做,到是她用胡萝卜和青萝卜拌了个小咸菜。
就着馒头吃嘎嘣脆,也挺好吃的。
就这么的,周继国姐弟俩算是在h市暂时安顿了下来,周继国天天去上班,也不是每天都回来,不过每天回来都不空手,今天拎个铁锅回来,明个拎个暖水瓶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他大姐念叨的那些缺的家把式都给置办齐了。
而周思宁这一个月来也没闲着,她自己又去赶了一次集,东西没买多少,到是弄回来几块木板子,她朝孙大嫂借了工具,在家里叮叮当当的敲了三天,终于做出来一个木桶子。
当时孙大嫂和小霞都过来看了个稀奇,不知道这大妹子/大姨为啥要费那个劲儿自己做呢,难到自己做省钱吗?
“大姨,你还是补一补吧,这露的缝挺大的。”小霞看着木桶的侧面两块木板之间还有些缝隙,从她这个角度都能看到从里面透出来的光线,这要是装了水不跟那竹篮子一样吗,打多少都得露出去。
“你别瞎说,你大姨那是故意留的。”孙大嫂怕周思宁不高兴,赶紧拍了自己闺女一下,让她闭嘴。看到了就当没看见不好吗,非得当着人家的面说出来,让她大姨面子往哪放啊。
“大嫂,你居然看出来了?”周思宁差异的看着孙大嫂,她还以为自己做的这玩意也就自己能看出来是啥呢。
孙大嫂动作僵了一下,她真没想到自己就随口一说,居然还猜中了。她心里还想着一个木桶故意留出一条大缝子来,这是脑子进水了吧,一时之间她不知道再咋接话,场面一时很是尴尬。
小霞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破孩子,竟会捣乱,赶紧回屋写作业去。”孙大嫂总算是有了个台阶下,“那什么,大妹子,我那屋还有点活没干完,我就先带孩子过去了,你忙吧,你忙吧。”然后她就迫不及待的拉着闺女走人了。
周思宁那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就问了一句,怎么孙大嫂就像是后面有狗撵一样跑了呢。
真是莫名其妙,她挠了挠头,不管了,关上门继续捣鼓她的木桶。
其实她辛苦了这好多天,做的这个确实是木桶,只是它要装的不是水,而是蛋。这是她自己改装的孵化桶,专门用来孵蛋的。
她那个年代孵化什么的都是用机器来完成,现在肯定是没有的,她又不会在炕上摸蛋,再说要是用老母鸡孵蛋,每次就能孵十多个,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所以说她等不了自然孵化,那就得想办法弄人工孵化。
理论知识她是有的,所以自己就捉摸着,根据孵蛋的原理以及禽胚胎发育的规律,尝试着做了这么一个孵化桶出来。
其实孵蛋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好温度、湿度、翻蛋、通风、晾蛋等五个条件。刚刚小霞说的那个大缝子,就是用来通风用的。
至于温度的控制,她主要是在木桶的下面,隔出了几个隔层,利用空气能的原理,在桶底加热,热能能够在桶内循环供热。
周思宁围着自己的杰作转了好几圈,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满意,最主要是外形太难看,太能迷惑人了。因为它怎么看都是一个加长版的水桶,不过她的手艺也就这样了,能弄出来就已经证明她心灵手巧。
现在理论依据有了,欠缺的就是实际应用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孵化桶
周思宁当初在集上看到鹌鹑蛋的时候在心里就已经打算好了,她准备先养鹌鹑。
主要原因就是鹌鹑产蛋快,投资少,风险低。鹌鹑养殖40天就能产蛋,但是要是养鸡怎么说也的养三个月才能产蛋。
而且养鸡的话周期比较长,鸡吃的还比鹌鹑多,要是卫生或者是预防跟不上很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而鹌鹑这种禽类,看着小小一只,其实它的抗病能力比鸡鸭鹅等各种禽类都要更强,平时也不需要怎么进行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