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宫女以后+番外(446)

她匆忙转身,小跑着回到书案前,取来她之前翻看的那本医术,将书页摊开来,双手擎到楚恬眼前。

怕楚恬看不清楚,她很努力的惦着脚,将书尽量举高些。

楚恬见不得云栖辛苦,连忙把书接过来,目光飞快的在书页上扫过。

甫一读到书中的内容,楚恬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惊讶,但很快就平静下来。

片刻,见楚恬的目光从书上移开,看向了她,云栖勉强按捺住心中的忐忑,迎上楚恬的目光。

楚恬坦然问道:“心痹之症,云儿都知道了?”

“嗯。”云栖老实点头。

“是北游跟你说的?”

云栖如实交代,“我自己猜到些,却不敢肯定,就去套兄长的话。”

楚恬听了,唇角勾起一抹淡笑,“云儿竟能套出北游的话,当真厉害。”

见楚恬笑了,云栖迟疑,不禁问:“殿下是在夸我,不是在损我吧?”

“我自然是在夸云儿。”楚恬由衷道。

然而楚恬由衷的夸奖并未让云栖心里好受多少,她将从楚恬手里抽回来的书,紧紧抱在怀里,“书上的内容,殿下都看清楚了?”

“嗯,都看清楚了。”楚恬答的干脆从容。

云栖却紧张的咽了口唾沫,“既然殿下都看清楚了,应该知道以我的身子来日恐怕……恐怕……”云栖嗫嚅了半晌,也没能说出后半句话,说出那句,“我恐怕不能为你生儿育女,孕育出我们两个的孩子。”

所有的忐忑与不安在转瞬间,尽数化为了委屈与不甘。

一股泪意翻涌而来,云栖瞬间红了眼眶。

而下一刻,云栖就落入了一个温暖又馨香的怀抱。

楚恬轻轻拥着云栖,俯身贴在她耳边一字一顿,字字清晰的说:“我不在乎那些,我只在乎你,我只要你。说好了要白头到老,你不许反悔。”

有什么东西在云栖心间炸开,她拼命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我不悔……我不悔……”

楚恬温然一笑,将云栖怀里抱着的那本医书抽走,随手放在了一边,牵着云栖朝楼下走去。

“云儿快想一想,咱们回去以后吃什么。”

“随便什么都好,我不挑嘴,可好养。”

“巧了,我也如此,咱俩可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

“没错没错。”

云栖一边连声应和,一边笑望着她光芒万丈的殿下。

心里深深觉得,能与这个人相遇相知相爱,老天总归是待她不薄。

第399章

夜深人静, 万籁俱寂,云栖又将昭怀太子妃留给她的那封秘信悄悄找出来,反反复复读了几遍。

之前读这封秘信,她就只顾着惊讶和难过, 并未细细琢磨过信中的那些疑点。

就比如,昭怀太子妃与先皇后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竟能令昭怀太子妃狠下心肠, 对先皇后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先皇后被秦后毒害,身体日益衰弱,最终毒发暴毙。

再有, 昭怀太子妃为何会对毒|药“百日红”那般了解。

要知道“百日红”并非常见的毒|药, 莫说见,就连听说过此毒的人都很少。

此毒之罕见刁钻,令见多识广的张老院判苦苦追查多年, 也是在最近才弄清楚这毒的名字及来处。

而从这封秘信中不难看出, 昭怀太子妃应该在很早之前,至少应该在先皇后被秦后以此毒,毒杀之前, 就知道甚至很了解“百日红”的毒性了。

昭怀太子妃出身名门望族,是正经的世家千金, 在嫁给昭怀太子之前, 应当与寻常的闺秀一般, 幽居于深宅内院。

而在嫁入皇宫以后, 昭怀太子妃的日子只会比出嫁前更加拘束。

既如此,昭怀太子妃究竟是何时,又从何处知晓并了解“百日红”这种奇毒的呢?

云栖思来想去,只想到一种可能——昭怀太子。

从张老院判讲述的那些陈年旧事中,云栖几经分析,几乎已经能够断定,当年昭怀太子并非病故,而是被人给毒害了。

并且昭怀太子所中之毒,与先皇后所中之毒相同,都是奇毒“百日红”。

云栖原本以为昭怀太子妃一直都被蒙在鼓里,并不知晓亡夫之死的真相。

如今看来,昭怀太子妃或许早就洞悉内情。

昭怀太子妃到底是何时,又是如何得知昭怀太子并非天命不佑,而是死于非命?

如今昭怀太子妃人已经不在,一切便不得而知了。

但先皇后是中“百日红”而死,倒是与七年前秦后母家秦府,坑骗了赵氏兄弟去府上,并秘密拿这兄弟二人来试毒,后将横死的兄弟俩抛尸城外静波湖附近山上的事,对得上了。

为了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用这慢性毒|药顺利的毒杀先皇后,每日下毒的剂量都必须极其精准,少了毒不死人,多了又容易被每隔几日,就要来请平安脉的太医发觉。

为了确定最合适的剂量,必定要经过反复试验。

也就是说,被秦府抓去府上试毒的人,必定不止赵氏兄弟两个。

云栖原以为秦后多年来顶着一张好人面孔,只在宫中兴风作浪,没成想这毒妇在宫外还欠着许多血债。

秦后此人真是在不断刷新着她对人性丑恶的认识。

这般恶毒残暴,畜生不如的东西,纵使千刀万剐也不足以抵消其犯下的罪孽。

云栖越想越是愤慨,睡是睡不着了,索性来到书案前,铺纸研墨,将迄今为止,她所知晓的秦后犯下的罪孽,一条一条罗列下来。

待困意袭来,笔有些拿不稳了,云栖才放下笔,吹干纸上的墨迹,而后将纸折好,小心藏起来。

且等着,云栖心道,要不了太久,秦后必定会为她所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

……

称病近一个月闭门不出的太子,终于重返朝堂。

皇帝虽然没说什么,但再迟钝的人也看得出,皇帝为此很高兴。

这几日无论是上早朝,还是早朝后在勤政殿议事,皇帝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连关于岭南水灾的奏报都听得漫不经心,目光总是盯着太子。

是谁说陛下与太子父子离心,陛下厌弃太子,已生了易储之心?

大伙儿可都看出来了,任陛下与太子再多争执,陛下心里最疼惜的人终究还是太子。

在最初的几日里,太子对皇帝总是不假辞色,任皇帝如何主动示好,太子都不予回应。

最近这几日,太子对皇帝的态度渐渐缓和了不少。

昨日,在勤政殿议完事后,太子还与皇帝一同用了些茶点。

皇帝为此欣喜不已,顺势邀太子今日与他共进午膳。

原以为太子会毫不留情的拒绝,没成想太子竟然点头答应了。

皇帝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今日早朝,皇帝几乎全程都面带笑容。

朝臣们都为此感到十分困惑不解。

要知道,他们今日所奏就没有一桩好事,尤其是关于岭南水灾的事。

岭南一带受灾最严重的渝州,彭州,及兹州三州,又连降数日大雨。

原本已经得到控制的灾情,又徒生变数,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关于岭南水灾又生变数的事,云栖也听说了。

陪太子妃用午膳时,太子妃也说起了这事,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为防患于未然,朝廷已经派出太医院几位精干的太医赶赴岭南,一旦有疫病爆发,也好及时拟定出对症的方子。

却怕京都城距离岭南路途迢迢,太医们赶不及在疫病爆发之前赶到。

就算太医们能及时赶到,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能够治愈疫病的药方也未可知。

最重要的是,水灾之后的疫病,通常蔓延极快,即便有能治愈疫病的法子,病患众多,人力物力皆有限,许多患病的灾民恐怕等不到救命的药,就会被疫病夺去性命。

不必亲眼去看,光用想的,也知眼下岭南的灾民们,身在怎样水深火热的绝望境地。

太子妃道,她一介女流又幽居深宫,实在无法为那些灾民做些什么,就只能去泰和殿为灾民们祈福祝祷,尽尽心意。

听太子妃说午后要去泰和殿祈福,云栖当即表示要与太子妃同行。

太子妃求之不得,用过午膳后,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了身颜色素净的衣裳,便要动身前往泰和殿,临行前却忽闻宫人来报,说是凤仪宫来人了。

太子妃与皇后一向是表面和睦亲近,私下里却很少往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