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老屋自是没有人去请,倒是韩春水和赵氏前两天就已经过来帮忙了,今天也是一早就忙活开了。大家对韩家二房的感情多多少少有点复杂,谈不上怨恨,但也不会多亲近。
只是如今分了家,韩春水和赵氏也是有意缓和两家关系,借着云塘成亲的机会一早来帮忙,韩春山一家也不好拒绝。
“新娘子来啦,新娘子来啦!”
伴随着小孩子兴奋地呼喊声,韩云泉点燃了挂在院墙外的鞭炮,新娘子的轿子也在鞭炮声中到了家门口。
韩云塘翻身下马,将新娘子从轿子中抱了出来,大约是太过激动了,头还磕在了轿门上。在周围村民善意的哄笑声中,韩云塘抱着新娘迈进了家门。
负责招呼客人的韩春水连忙将送亲的娘家人让进了门,安排好席位,让村里半大的小伙子们端上了做好的烩菜和白面馒头。
吴县这边的嫁娶风俗,不管是送亲的娘家人还是搭人情的村里人,进门先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烩菜垫垫肚子,而后再安排吃席。
一般会先安排送亲的人先吃席,等送走新娘子的娘家人,然后安排男方家的亲戚坐,最后才是村里搭人情的人。
因着有这个习俗,男方家的人和村里人来的都比较晚,免得来的早了,没地方坐干站着。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新娘子家来的人比较少,准备的席面坐不满,就会安排男方家的亲戚一起坐了。韩家这次就是这个情况。
麦冬从小失了双亲,跟李老大夫相依为命。原本跟李家其他亲戚以及母家舅舅都有来往,但随着麦冬渐渐长大,矛盾也就显了出来。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李老大夫儿子早逝,就一个孤伶伶的孙女养在身边,两人守着一个药铺几亩田地本能安静地生活,但孙女大了总要嫁人,那些觊觎李大夫家产的,也就活泛起来了。
刚开始李家亲族和麦冬舅舅给麦冬操心亲事的时候李大夫还挺感激大家的,毕竟他一个半截入土的糟老头子,也不认识几个人,能有什么好资源?但等大家都将重点落在了麦冬嫁妆上,李大夫再迟钝也感觉不对劲了。
他就麦冬一个孙女,田产铺子当然都是要留给麦冬的,只是这事被大家明晃晃地摊在桌面上说,那就不对劲了。
心里有了芥蒂,再看两家给麦冬介绍的小伙子,就算没看出不对来,李大夫也总觉着都是些看中麦冬嫁妆的浅薄之徒,他如何能将麦冬放心的嫁于他们?正好这时,韩云塘撞上了门来。
因着得罪了李家人和麦冬娘舅,来给麦冬送亲的多是镇上与李大夫相好的街坊邻居,还有些与韩家交好的街坊食客,为着给麦冬壮脸面,便充作娘家人一起来了。
刚好韩春山一家也得罪了周氏娘家人,因此来的也就刘氏娘家人和韩家出嫁的女儿们,客人也不多,席面又备的充裕,大家便一起坐了,也热闹些。
院子里已经开席了,一盘盘扎实美味的肉菜引得众人惊叹不已。韩家的席面是比照镇上酒楼最高级别的席面准备的,又是酒楼大厨掌勺,美味又精致。既不输了韩家的面子,也让来送嫁的娘家人脸上有光。
麦冬穿着新娘服坐在炕上,她在镇上也没有几个好朋友,因此也没有小姐妹来送嫁,刘氏便让与她相熟的王丽姐妹和梅子等人陪她在屋里坐着。
云朵让周月端了碗粥和几个小菜进来,“嫂子,我娘担心你吃那些汤汤水水的不方便,还油腻的很,就让我送了碗粥进来给你垫垫肚子。”
麦冬不是第一次听云朵喊她嫂子,只是这样的场合下,再有心理准备还是羞红了脸,低声道了声“好”。
“姑姑这就心疼上了?云儿你以后可要失宠了!”王晓玩笑道。
云朵将粥递给麦冬,笑道:“那我可不怕,以后娘不疼我了,有嫂子疼呢!”
说着腆着脸往前凑了凑,“嫂子,你以后可要好好疼我!”
麦冬接过粥,端着慈祥的语气忍笑道:“好,以后嫂子疼你!”
两人这样一搞怪,屋里的人都绷不住笑了起来。麦冬慢慢喝着粥,心里的忐忑不安已经消散不见,只剩下了对未来日子的向往憧憬。
等安排村里帮忙的小伙子和后厨的媳妇们坐完最后一场席,韩春山给已经累瘫了的大厨结算好工钱,就让陈寿驾车将大厨送回了镇上。
喧哗散去,院子里桌凳散乱,杯盘狼藉。江大婶和赵氏以及晓霞留下来帮着将杯盘碗碟收拾了,只剩下桌凳堆在院子的一角。桌子凳子都是每家每户借的,明日让陈寿带人挨家挨户还回去就好了。
厨房除开残羹剩菜,还有很多蒸好的馒头和收拾好但未下锅的肉菜。残羹剩菜喂猪就好,馒头和肉菜李婶分着装好,让江大婶和晓霞带回去,剩下的和陈婶两个人给今日来帮忙的人家送了过去。
翌日一早陈寿和韩春山就起来将桌凳给村里人还了回去,因怕吵醒新婚的韩云塘麦冬,两人轻手轻脚的破费了一番心思。
麦冬原本料想的很好,打算早起给全家人做个早饭,完美的开始以后作为韩家长媳的新生活。
可惜昨晚韩云塘折腾得太厉害,等她睁眼就模模糊糊听到李婶喊云朵用早饭的声音,惊得她瞬间清醒。
完了,晚了。
麦冬气急忍不住掐了韩云塘一把,韩云塘其实早醒了,只不过温香软玉在怀舍不得起来罢了。此时被麦冬掐了一把,疑惑道:“怎的了?昨晚弄疼你了?”
还有脸提昨晚,麦冬红着脸瞪了他一眼,起身急急忙忙收拾起来。
“快点起,都什么时辰了。爹娘都起了,你也不知道叫我一声。”麦冬边穿衣服边抱怨道。
温香软玉没有了,韩云塘也不再留恋就起身了。
“这有什么,爹娘又不是什么刻薄之人,我们昨晚洞房花烛,今天起得迟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可能听到屋里有说话声,门外的陈雪扣了扣门,“大少爷,我送洗脸水过来。”
“进来吧。”
麦冬瞪了韩云塘一眼不再作声,低头洗漱。韩云塘摸摸鼻子,在麦冬洗完的水里洗起脸来。
两人收拾妥当到厅房的时候韩春山夫妻和云朵云泉已经等着了。
新媳妇头一天就让全家人等,麦冬心里很是忐忑不安。要知道做姑娘的时候刘氏很喜欢她不假,但等成了儿媳妇,那要求就变了。
好在刘氏的和善很快打消了她的紧张,敬茶的时候很快接了茶,塞过来一个大大的红包,等韩春山喝完茶就让韩云塘带着她入座了。
“昨晚睡得可好?”刘氏给麦冬夹了一个包子问道。
麦冬红着脸点点头,“早上起得太迟,不该让爹娘和云儿云泉久等,以后儿媳定会早起为大家准备早饭的。”
刘氏还未说话,云塘已经疑惑道:“你起那么早干嘛,家里的早饭有李婶陈婶做呢。”
正在表决心的麦冬忍不住瞪了云塘一眼,这个不搭梯子倒帮忙的。
刘氏忍笑道:“云塘说得是,家里的早饭有人张罗,起不来睡着就是了。当初下聘的时候我就说过,将你娶过来当成女儿疼,这是真心话,并不是糊弄你爷爷的。你问问云泉,他姐姐每天早上什么时辰起的?”
韩云塘头也不抬道:“什么时辰起的不清楚,反正今天是最早的。”
云朵忍不住拍了韩云塘一巴掌,老拆台算怎么回事?
“嫂子,吃完饭我陪你去村里转转?”
麦冬看了刘氏一眼,刘氏笑道:“去吧,熟悉熟悉村子。”
麦冬点头称是,一旁的云泉举着胳膊申请道,“我也去。”
刘氏挥挥手,“去吧去吧,云塘你也去!”
刚出炉的新鲜媳妇自然是要陪着的,韩云塘点头答应下来。
第54章 学堂
吴县地处西北,二月时节还是天寒地冻得厉害,出了门来,展眼望去皆是一片土黄,村头的大槐树树叶早就落光了,只剩枯黄的树枝光秃秃的杵在天际。
自小生活在吴县的麦冬自然也知晓冬天的户外是什么景色也没有的,云朵带着麦冬边往村里走,边介绍着马路两边的房子是哪家的,家里情况如何,有些云朵不清楚的,韩云塘会在旁边加以说明。
以韩家如今的情况,一家人大多数情况是会在镇上住着的,但是顾家庄是韩春山的家,也是韩家的根,与顾家庄的人打好交道,顾好情份,是作为韩春山这一房长子的韩云塘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