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
没人敢动。
“这是命令。”应有语板起了脸。
素离心想:“是开窍了,有主意了,对自己更不好了。唉……”
吃饱喝足,应有语以准备小憩的名义让所有人出去并不得打扰。关起门来,应有语给应语儿下派了任务:“你教教我,在外面需要什么姿态礼仪?”
应语儿没有拒绝。可怎么教?
“这样,你就一直想着你当时学习的情景,把要求姿势注意事项简要的告诉我一下。”
应语儿集中注意力,确实将她小时候的学习画面传输给了应有语一样。
两人都颇为惊喜。
应有语练习了起来,每当她有不符合规范时,应语儿有感应,一开始无法纠正只能告诉。
“你来你来。”应有语被细碎规则折腾得不行,颇为泄气。这时,她感受到自己的姿势被体内的一股力量纠正了下。
两人又是一番惊喜。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
培训结束,应有语传了一回莲子羹。又练习了一周心法,睁开眼。
她准备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谢谢
鞠躬
第3章 穿越越泽国 (3)
清心殿外。
午后的阳光甚是毒辣。
皇后宫殿离玉簌间甚远,应有语没有坐皇后的轿撵,步行而来。如此远的距离,按理说不会谁都碰不上。可她一路走来,愣是除了宫人们纷纷回避,没有其他人出现。
有两种可能,一种宫规森严,众人安分守己,纷纷避开烈日好好休息。这基本排除,原因不用多说。只可能是第二种,那就是皇后找皇上,大家喜闻乐见。为此做壁上观,甚至乎摩拳擦掌,都知道皇后胆小就怕身边出来个人就把她给吓回去了。这不,新皇后连轿撵都不敢乘。
这可真不是。她不做轿撵的原因和大家一样,就是想多看看别人,没成想大家想到一起去了,她落了个空。不仅心里的小算盘落了空,就连此行的目的地也照样碰壁。皇上不见她,拒绝了她的请安。
这结果是在意料之中,但初来乍到,还想“查案”,龙头老大是必须拜会的,皇帝是这个龙头老大。他还是直接下令赐死应语儿的关键人物,得见。见不着,诚意也得摆。于是,应语儿在烈日下孤零零地站着,心里也没闲着,不断循环心法,每次运行到下腹时都能感觉全身气息一敛。不知是太阳热的,还是心法热的,总之她的小腹越来越热。
直到太阳落山,清心殿人来人往,没有一人前来搭话问好。她连一口茶水都没有得到。
不知道其他穿越者是怎么做到,一来就能碰个贵人救命,再一瞎溜达就碰个贵公子爱上了穿越过来“鬼灵精怪”的气质,总之她大概是没有这个气运。
想着没有气运的应有语此时完全忘记了这个国家真正的大挂,楚王。拍了拍身上不知道有没有存在的尘土,应有语挪一挪发麻的脚跟,转身朝第二个目的地出发。拜会完龙头老大接着就是地头蛇,太后。提前问过应语儿,慈沐宫在帝后宫殿的中间,是顺路的。
“太后,皇后求见。”喜嬷嬷神色有些不喜。这个传膳的点,皇后选择的时机不像有求于主子,就冲这个不灵巧的心思,便不讨喜。
太后沉吟半响:“传吧。”
应有语跟随喜嬷嬷进了太后的侧殿,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给太后娘娘请安,母后万福。”
因为是她第一次的跪拜大礼,瞧着不熟练有股小家子气,倒也实诚,并没有破绽。
“起来吧。怎么走了这么远的路,快坐下。”
应有语小心的偷看了眼太后,按现代来说就是个年轻高贵的大姐模样,保养得宜,养尊处优,气场气质都十足。
“谢母后。”
“是过来交经书的吗?”太后没有再多瞧她一眼,淡淡问道。
是了,昨天她因“留不住皇帝”被罚抄经书,但是十日的量,太后不至于今日便找她要,语气淡然却没有责怪的意味,应有语老实回答:“回母后的话,臣妾尚未抄完。”
“既如此,就在这里抄完了再回去。喜嬷嬷,带皇后到隔间,伺候笔墨。”
“是。谢母后。”
太后闻此,反问道:“皇后说说,谢哀家什么?”
应有语想了想诚恳回答:“谢母后不嫌我蠢笨,肯指点。”虽然在原身应语儿的感受中,她十分害怕这位位高权重,和皇帝针锋相对的太后,但算了算还真没有原身不怕的人物。应有语没有感受到恶意,她选择暂时相信自己的直觉。
“去吧。”太后略略微笑。
隔间小巧玲珑,角落果盘散发着自然香气,令人舒畅。喜嬷嬷没有真的留下伺候,应有语松了一口气,她现在的毛笔字,是个硬伤。应有语尝试让应语儿出来应付,她自己也一边跟着学,效果不错。
纵然素离在一旁看着皇后缓慢的速度,稍显潦草的字迹,也只是心疼娘娘走了这么多的路,晒了这么久的太阳,又油盐未进,人太过虚弱导致,没有察觉不对。
应有语自己也觉得奇怪,自己到现在好像不太累也不太饿,小腹还是热热的。想来也只可能是心法奏效,这速度让人惊喜。
大概写了两张心经之后,喜嬷嬷带来三菜一汤,没有多余的话,带走了她抄好的经书,离去。
应有语瞥了一眼,内心一跳,是她中午选的那三菜一汤,就连大小都一模一样。
太后这是何意?应有语一时没想明白。没想明白,饭菜还是得吃。
另一厢,喜嬷嬷呈上经书。
太后看了两眼放下:“略显浮躁。越写倒是越稳妥,多写还是好的。”
“皇后能得太后指点,是她的福分。”
“所有人都奇怪为何我选中了她。她的身份合适,父亲是将军,母亲早逝。虽尊贵却不受宠,看起来有后台实际上没有。这样,没有人会真的忌惮她。只要她懂得基本的生存之道,后宫中自然有她的一席之地。昨日一见,不成气候。今日看来,倒没有选错。”
“主子今日高兴,是皇后娘娘今后更大的福分。”
“就你抖机灵,在皇后面前,没有多嘴吧?”
“奴婢晓得。”
“也别板着脸,吓着她。都说皇后胆子小。”
“那是得好好养。”
“行了,贫完伺候皇后回宫。凤轿准备好,就说哀家让的,让她不许再走了。”
饭毕,应有语心无旁骛继续抄了两张。
吃饭时候她想明白了,太后无非是想告诉“胆小”的应语儿,她的宫里有她看着,让她别乱来,也别害怕。想着上一世,应语儿因为第一天就被罚,后来便一直敬畏太后,总体来说,畏大于敬。
殊不知,这才是太后对她最大的爱护。应语儿奉太后懿旨成的皇后,皇帝不喜。此时若太后再对她荣宠,只怕更将置于风口浪尖。小罚,实则保护。
坐着太后凤轿回去的应有语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她诚心向太后道别,向喜嬷嬷道谢。
语儿,你知道了吗?原来,不是没有人帮你。是你,收起了自己的手,躲在自认为安全的壳里,不愿伸出。
回宫后,应有语逗了逗毕方,简单梳洗后,躺下了。
素离是个能干的,玉簌间宫内的事便先让她看着。
穿越的第一晚,应有语拿出玉佩,看了两眼,将它挂在自己脖子上,阖目默念了一遍心经。
心经结束时,应有语想起来了。
那玉佩刻的是,一朵茉莉花。
*
第二日,睁开眼,还在适应古代生活的应有语接到了韦贵妃的赏荷宴邀请,她嗤笑了一声。
韦贵妃,便是皇帝在新婚之夜宠幸的妃子,地位可见一斑。
在皇帝还是亲王时,韦氏便是侧福晋。两人自始恩爱异常,纵使后来纳了其他女子,韦贵妃仍旧盛宠不衰。韦氏一族是江南书香世家,文官中以韦氏一族马首是瞻,在天下学子中备受推崇。她的父亲、弟弟都在朝中任职,颇受重用。韦贵妃地位坚固,只是一直无所出。这才第四天,她就耐不住跳出来了。
设宴的目的昭然若揭,应有语不看在眼里,她有另外的任务。今天是皇帝的大皇子也是至今唯一一位皇子,意外落水夭折的日子。这位皇子的意外死亡深化了太后和皇帝的矛盾,并带来了皇后应语儿入宫不详的流言。应有语不仅要阻止小家伙的去世,如果顺利还要进行其他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