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完大家习以为常,鸳鸯赖嬷嬷面色如常,贾母惯常就是这般,姑娘千般不是都不是错,错的都是身边人不尽心。
贾敏忙着替丫头妈妈解释:“她们再三阻拦,是敏儿担心母亲,执意出门,她们也没法子。”
石梅自己确实心中暗自一愣。
这话她没经过思索,随口就说出来了。
石梅虽然主宰了本主的身体,但是,本主的习惯却思绪却根深蒂固,不自然就带出来了。
看来石梅来的不情愿,本主死得也不甘心啊,潜意识还在顽强挣扎!
这也好!
石梅舒口气,省得她再花力气伪装。
贾敏察觉到母亲的神采,似乎不像下人传说的那般悲愤,毫无生趣。
贾母在灵前哭得数次晕厥,贾敏亲眼所见。
贾敏猜测,或许母亲寻死之事真的发生过,故而,死过一回的母亲大彻大悟,心头的悲愤郁结也随之化解了吧。
再没想过母亲换人了。
石梅猜测的不错,当她面见贾敏之后,有关贾敏的一切记忆倏然复苏。
贾代善停灵之后,无论有无客人上门祭奠,贾母每日都坚持带着两子一女,守在灵前花纸哭泣。
贾敏在三日前顶不住晕厥病倒。
贾母则是昨日大祭之前悲愤太过,灵前晕厥,这才被人搀扶下来休息。
然后,被石梅这个现代灵魂夺舍占了躯壳。
贾敏身子比较羸弱,皆因贾母怀着贾敏的时候正遇上婆婆过世,她怀着孩子还要操持丧事,致使贾敏不足月份就早产了,因此,贾敏的身子不是很康健。
这也是贾母格外心疼这个女儿的原因之一!
贾母这里正在与贾敏梳妆,预备去灵前上香化纸。
一般来说,除了一日三餐,贾母母女们都在灵前守灵化纸。
贾母这里收拾妥当正要往前厅去,门口传来丫头通禀:“老太太,大奶奶二奶奶来了!“
之前每日都是这般,两位媳妇前来给贾母请安,然后,伺候着贾母去灵堂祭奠哭灵。
贾母颔首:“请她们进来吧!”
一时间,房中多了两个小媳妇。
两人一个小巧的鸭蛋脸儿,一个银盘大脸。
鹅蛋脸儿的身子纤细,满脸病容。
银盘脸蛋身姿丰盈。
两人一起福身行礼,给石梅请安。
石梅很自然的抬手叫起。却分辨不出哪一个是有孕的大奶奶。
两个人都是腰腹平坦,不见隆起。
贾敏也是福身行礼,口称大嫂二嫂,却并没有特指谁是谁。
张氏王氏见贾母盯着她们不言语,心中诚惶诚恐,不知道哪里出错。
这时,又听小丫头道:“禀太太,几位姨奶奶请安来了!”
赖嬷嬷眉峰微蹙,走近一步说道:“主子若不喜欢,奴婢这就去打发她们?”
大家心知肚明。
几位姨娘前来请安,其实就是想缠着贾母想跟去灵前哭灵。
几位姨娘本来要跟着贾母伺候,然,贾母觉得这些人男人活着跟她争宠,死了还要争着哭灵,实在腻味。
贾母的格局,不会在男人死后磋磨小妾。
但是,看着她们在眼前晃悠,实在膈应,故而将她们遣散了。
这些姨娘显然没有这个自觉性,男人死了,荣国府还在啊。
她们要设法留在府里荣养!
贾母一惯自持身份,不会折磨她们,却也不会多么善待,只把她们当成猫狗,赏一碗饭吃,饿不死就罢了。
姨娘一个月二两银子,买盐不咸,买醋不酸,能做什么?
她们没有儿子傍身,要想在贾府立足不受奴婢欺辱,也只有想方设法巴结男人,隔三差五补贴一二,让她们生活的优渥一些。
如今男人死了,她们不巴结贾母,去灵前露脸,彰显地位,贾母只怕越发忽略她们。
不知道要把她们打发到什么犄角旮旯苟且偷生。
她们而今倒是不敢跟贾母赌狠,只求贾母顾全颜面,把她们留在家里养老,不要送去家庙吃斋念经,就阿弥陀佛了!
赖嬷嬷见石梅沉吟不语,又道:“奴婢这就打发了她们去!“
石梅其实无所谓。
如今男人都死了,还争什么,浪费力气。
她只是在猜测,另外三个姑娘的出处。
石梅这里又用篦子沾了水替贾敏抿一下头发,头发挽得一丝不乱,这才牵着贾敏的手:“愿意跟就跟着吧!”
第4章 降爵
贾母不在乎那些姨娘的存在,赖嬷嬷也不坚持,她躬身伸出手让贾母搭着。
贾母虽然没有老态龙钟,毕竟有过之前晕厥撞伤头的经历。
基于此,赖嬷嬷坚持要搀扶石梅。
石梅倒不怕跌倒。她怕走错了路,赖嬷嬷既然坚持,石梅便顺水推舟让她带路。
石梅一手挽着贾敏,一手搭着赖嬷嬷出了卧房。几人出了正门,走过一个摆满盆栽的院子,这才进入荣禧堂大厅的后角门。转过一道屏风,进入正厅。
贾赦、贾政,以及荣宁二府的一众男丁早得了消息,列队恭候贾母。
贾赦上来给贾母行礼,然后跟贾敏寒暄,询问病情如何。
贾政在给贾母行礼之后,又给鸭蛋脸的少妇行礼。
王氏则低头缩在贾母身后不声不响。
贾母进了大厅,又有贾敬带着儿子贾珍过来行礼。
贾母一行人这才走到灵前。
贾母拈香祭拜之后,赖嬷嬷搬了椅子让贾母落座。
贾母刚落座,贾敏已经开腔哭了起来:“爹爹啊,女儿看您来了……”
贾敏哭得声情并茂,哀婉悲痛,大厅上霎时间哭声一片。
贾赦、贾政、贾敬、贾珍几个则跪成一排,一边烧纸一边落泪。
石梅心里并没有多少悲伤,然而,身处这样悲伤的环境中,她不由自主的落泪了,喉咙哽得生疼。
尤其当贾敏扑到她怀里痛哭的的时候,石梅被感染,再也忍不住哭出声来。
这一阵哭泣只哭了两刻钟,就有族里的女眷上来劝慰。
贾敏哭泣着还不忘记行礼叫人,口里称呼三婶母,四婶子,六婶母。
石梅十分机灵,顺着贾敏的口气称呼她们他三婶,他四婶,他六婶,感谢她们上门祭奠。
然后无需多说,只需要落泪哽咽就成了。
这三人分别是荣宁二府的近亲,跟贾代善是一个爷爷。
几位族中女眷劝得劝,搀的搀扶的扶,将贾母母女搀扶到耳放歇息。
贾代儒的夫人是秀才娘子,又是长辈,被推举上前劝慰:“公爷是再好不过的人,族里人哪个不念他的好呢?
他英年早逝谁不心疼啊?
若是哭能够把人哭回来,我们大家日夜不停帮你哭。
二嫂子你自己也罢了,还有敏儿呢,敏儿前日悲哀太过晕厥了,她还是女儿身,毁坏了根基如何了得?公爷地下知道也要心疼。
且这一大家子还要指望您,嫂子合该克制些,再不能这般不管不顾,哀痛太甚。您若是病倒,叫大侄子如何是好?他虽成婚,毕竟阅历尚浅,家里的事情,朝廷的事情都要靠嫂子拿主意,您可得好好保重……”
耳房除了三婶子四婶子六婶子,还有几个伶俐的妇人。
其中一个长相秀美的妇人亲手搀扶贾母落座,几乎是耳语一般说道:“二婶娘,六婶子说得很是,这些日子,朝廷上头动荡不安,您可不能倒下!”
石梅闻言不由把这人仔细盯了几眼。
这妇人比贾母年轻一些,孝服下面的衣着能看出她家境优渥。她身后跟着四五个丫婆子,该是身份尊贵之人。
其他三位族中女眷,却是没有这个排场。
石梅在心里把荣宁二府的人物一划拉,终于猜测出这人的身份,应该是贾珍与惜春的亲娘吧。
可是,这人跟她相差不大,惜春出生还在十几年后,那时候她没有五十也接近五十了,还能生得出来?
不过此刻也没时间研究这事儿,贾母从她话中听出一些端倪,那就是外面有许多谣言,却跟荣府有关。
荣府可是石梅今后赖以生存的根基,再不能让它出事。
石梅决定马上把这事儿弄弄清楚。
石梅伸手就抓住贾敬的媳妇,身子歪靠着她的肩上,给出一个很明确的暗示:她想要贾敬的媳妇送她回去。
这媳妇便道:“我送二婶子回房歇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