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86)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些东西,是为了跟余家一起搭伙过年。

五千银子是为了在盛京买宅子。

余家既然接受了他做女婿,他就不愿意住在岳父家。

他强调,自己不是上门女婿。

贾珍说的是,几时混成人样,或者几时余家同意成亲,那时才回京。

贾敬杨氏不由心中感慨,人家是娶了媳妇忘爹娘。

这位是还没娶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杨氏跑来跟石梅诉苦,抹泪说:“珍儿这个白眼狼,儿子不要,爹娘也不要了。

婶娘,我养儿子还不知养只狗,还能看家护院。”

贾蓉给他祖母擦泪,笑眯眯的安慰祖母:“祖母,别怕,他不要你,等孙儿将来长大养您。”

杨氏心里总算有点甜头,摸摸可怜的孙子:“这个傻儿,你爹不要你了,也不要祖母了,你还乐!”

这种还没娶进门,就跟着媳妇一条心了,别说杨氏这一种土著有些焦心,就是石梅也觉得有些堵心。

真是不如养个叉烧。

这事儿还不怪人余家。

人家撵他回家,他自己赖皮,非跟余小姐一起。

贾敬便把剩下的年货一半分成三份,自己留下一份,其余都分给族人。

荣府这边首先是让贾政带着贾珠贾琏押送了五万银子去户部还债。

杜尚书收下银子,不免又去嘉和帝面前把荣府褒奖一番:荣府这位老太太真是信人。

这也不是杜尚书小题大做。

户部年年上门催讨,也没人愿意还债。

纵然还债,也是一万两万的往外挤。

这还是一般人家,有些宗室王公之家,干脆把户部的官员往外赶,甚至根本不开门,把户部当成叫花子对待。

石梅这里不知道杜尚书又把自己当成了楷模褒奖,带着孙子们写签字,按照花名册给后街的族人送年货。

贾珣与贾珃今时不同往日。

按照时人的说法,那是鸟枪换炮,改换门庭了。

两人如今都住在街面的宅子里,三进深带着跨院的宅子。

将来生上两儿子无需买宅子。

最打眼的变化,就是他们的穿戴,完全就是荣府嫡枝少爷的派头。

石梅统一给他们定制的灰鼠皮大氅,貂皮出锋的棉袍,貂皮的帽子。

式样都跟贾珠贾琏一个样。

走出去就是一群大宅门里的大少爷。

贾珣的媳妇一身石榴红缎面银花,白狐皮出锋的袄裙。

同色的昭君套,衬得她肌肤赛雪,活脱脱压了后街小媳妇们一等。

而且,石梅还给两位侄子每家一百亩两田,已经在官府过户。

这两人如今都是京郊的小地主了。

而且,大家伙子还知道了,他们做生意不是按照掌柜领俸禄。

而是所有的盈利,刨开费用之外,都是跟嫡枝五五分账。

还不用担心纳税,不担心街上的混子捣乱,有巡街御史,还有锦衣卫贾赦的旧部看护呢。

一个月孝敬他们一顿酒席,年节一份年货,保证你一年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嫡枝在操办。

这高低一比较,许多人红了眼睛。

首先是贾敬的庶出叔叔贾代修心里不平衡了。

他找到贾敬:“大侄子啊,这等好事,你怎么不学学呢?”

贾敬摊手:“五叔啊,您说话的凭着良心啊!

当初侄儿是极力说服贾璜,贾瑕侄儿出来经商,可是您老当时犹犹豫豫,一直没有回话。

贾珣与贾珃本是被婶娘说服,他们自然跟着婶娘。

这事儿闹得侄子在婶娘门面很是落面。

侄儿的号召力还是比婶娘差了一大截。

西府那边的人就愿意替嫡枝分忧,咱们这边就没人伸手。

唉,还是侄子的威望不够啊!”

贾代修也是脸上一红。

他的三个儿子算是废了。

一个个混吃等死,唯一优点,就是每人给他生几个孙子。

贾代修就说了:“大侄子啊,我就把贾璜,贾瑕交给你了,你安排吧。”

贾敬就说:“不是听说贾瑕侄儿立志要入学吗,怎么不读了?”

贾代修摆手:“你也知道,他爹是个病秧子,如今成天瘫在床上,全靠他娘在伺候。

两个孩子,小的一个还小,贾瑕不出来,叫谁出来?

再者,你六叔也说了,他再考十年,也是无望。

贾璜也是。

算啦,咱们没得那个命。

听说金陵老家的族人,儿子都是十五队就上街面讨生活。

这一次跟着去江南,金陵的老家的孩子就比咱们京都的孩子出彩。

我这脸上真是无光。

贾璜今年也十七了,贾瑕也十六了。

按照金陵的规矩,早该自找饭辙,我们娇惯了。

你看那贾斑贾数贾玫,一个个都有出息。

贾敦已经成了私塾先生,大侄子你瞧瞧,咱们这都养了什么东西。

金陵出了三个秀才,咱们这儿一个也没有。

唉,不说啦,今后,谁再说生活无着落,格外要钱要米,大侄子只管告诉叔叔,我大嘴巴子抽他。”

贾敬就说:“不如这样,这个十八,侄儿摆酒,咱们商议商议,看看别家还有谁愿意出头帮忙。

只要是铺子一开,一百亩良田,侄儿马上过户,一刻也不耽搁。

但是,五叔,咱们一句丑话说在头里,这一百亩地只能传家,不能专卖。”

贾代修马上就要增加二百亩,心花怒放:“这是自然,你六叔哪里我去说。”

贾敬道:“择日不如撞日,侄儿就跟着五叔走一趟,亲自去接六叔。

只是,六叔家里的贾齐似乎身子骨不大好。

六叔只有一个儿子,做生意虽然有伙计,贾珣贾珃都是亲自进货,找货源,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啊?”

贾代修道:“找他不是为了让齐儿参加,是让你六叔劝劝其他族人,即便他不出人,也要表示支持才成。“

贾敬颔首:“您二位是族里硕果仅存的长辈,理当以您两位马首是瞻!”

贾代儒果然愁眉苦脸。

这个贾齐的媳妇生了儿子,才刚二岁。

贾齐却病病歪歪,就没好过。

贾代儒也有三个儿子,前头两个都

夭折了,只剩下这个,又是这样。

五太太与媳妇成天抹泪。

贾代儒也是心焦不已。

贾敬摸摸他孙子贾瑞。

贾瑞顺势就抱住贾敬的腿杆儿:“大伯父!”

贾敬抱起贾瑞:“好小子,长得挺结实。”

贾代儒道:“叔叔也就这点念想了。”

贾敬抱着贾瑞进去探视贾齐,说了几句才出门。

贾敬跟贾代儒说了给族人找饭辙的事情:“我们两府养也养得起,不过就是一口嗟来之食,饿不死也富贵不成。

如今西府婶娘提出来这条计策,侄子觉得可行。

只是侄子去年三番推荐,族人们却误会了,以为侄子推脱责任。

无奈之下只得罢了。

今年贾珣,贾珃两个侄子做出来的成绩,诸位也看见了。

五叔的意思,让侄儿再给族人一个机会。

侄子还是那话,只要谁出头为嫡枝分忧,侄儿即刻奉上一百亩良田。”

第104章 穷则思变,计之深远

贾代儒道:“这几年我早看清楚了,族里子弟就是在学里来混月例, 根本不肯勤奋上进, 白瞎两府的栽培。

这些娃儿, 小的不说,大的几个多没有科举缘。

我年近五十了,心里那一点子不甘,早在你兄弟夭折时候就淡了。

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你得有这个命。

一个你, 一个政儿,没见你们头悬梁锥刺股, 偏就出来了, 这就是命!”

贾齐也有读书天分,只是,贾齐没这个命,得了这样一个破败的身子。

贾代儒也是荣公的公子。

自幼好学,入学成了秀才,也仅止于此。

贾代善迎娶豪门千金还意有不足。

他迎娶小家碧玉却满怀感激。

这就是命!

贾代善待他不错,他三十六岁, 仕途断绝, 出资兴建私塾。

贾代儒的居所,也是贾代善出资扩充成了三进三路的宅子。

因他有三个儿子。

只可惜,他的儿子一个接一个病逝,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没个回音。

贾代儒不由动了老泪, 伸手拍拍贾敬:“你是好孩子,这些年对得起族人,明日我出面,或许他们能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