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跟到了荣庆堂,走到杨氏面前普通跪倒,喊了一声娘:“儿子不是人, 让您受委屈了。以后不会了。”
贾珍抹把眼泪, 掉头就走了。
杨氏急得追出来:“珍儿,你想做什么?”
贾珍扁嘴一笑:“母亲安心……”
石梅这时说道:“珍儿,我常常告诫你叔父们, 今日也告诫你一回,行走江湖, 记住一条做人的底线:犯法的不做, 有毒的不吃。只要你做到这两点, 一辈子都不会受制于人。”
贾珍拱手作揖:“多谢叔祖母,孙儿记下了。”
石梅心里其实很紧张,她怕贾珍一个冲动,拧断了哪两个的脖子。
结果,这日平安过去。
贾珍亲自派人把杨婆子送回家去了。
杨沣那边,经过贾赦的一班狐朋狗党的渲染, 贾敬的大舅子金屋藏娇表妹的事情,在勋贵圈人尽皆知。
贾珍早晚过府请安,只是再不提起样晴儿。
杨婆子再次上门,却是找儿子。
贾珍全程陪同。
当晚,石梅得到消息,杨婆子把邢氏打成烂羊头。
回城途中马受惊,杨婆子摔断了脊梁骨。
杨沣脸着地,据说会破了相。
石梅讶异之极,贾珍出手了?
“珍儿呢?”
“珍大少爷扭伤脚!”
石梅感慨,果然是铁血公爷的种!
杨氏忙叨叨回家去了。
石梅也没阻拦。
能不能东山再起,就看她自己了。
转眼腊八,甜腻的空气充满了四九城。
这日,荣府收到了三份来自宫廷的八宝粥。
分别来自帝后与甄贵妃。
这日开始,京都人家开始频繁走动。
荣府的年礼,除了四王八公,姻亲故旧,还涵盖了所有给贾代善设立路祭的人家。
再有杜祭酒家。
按照朝廷律令,杜祭酒明年要规避。
这并不妨碍杜祭酒帮助儿子运作。
杜家的年礼,石梅遂让贾政亲自送去。
果然,贾政去了杜家一直到暮色四合之时方才回家。
却是杜祭酒留下贾政询问功课。
贾政回来有些微醺,跑到荣庆堂嘿嘿的傻笑。
石梅吩咐给他煮了蜂蜜水醒酒。
贾政一边喝一边笑,一边吟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贾政东倒西歪,指手画脚的,不知其丑还洋洋得意!
一群丫头怕他跌倒,随着他转来转去,老鹰抓小鸡似的。
石梅也笑了,吩咐人叫了贾珠贾琏前来:“珠儿,你父亲醉了,诗兴大发,祖母可是接不上。你跟琏儿,把你父亲送回去吧,他要吟诗作赋,你们就陪着吧。”
翌日,贾政蹑手蹑脚的到了荣庆堂,很有些不好意思,作揖道:“给母亲请安,儿子昨日吃醉了酒,胡言乱语胡说八道,求母亲责罚。”
石梅一笑:“你到没说错话,不过满口诗词而已,怎么,有什么开心事儿?”
贾政起身说道:“正是有一间喜事,杜祭酒大人答应了,带儿子参加京都大儒,付瑞明老大人举办的赏梅宴。
付瑞明是翰林院大学士,与会之人多时江南籍贯的举子,一个个都是锦心绣口,文章不凡,杜祭酒大人说了,届时,若是能够当场得到大学士指点,将会受益无穷。”
石梅道:“这却是为何?”
贾政道:“祭酒大人说,付大学士很可能是今年的主考官呢!他还有还几个学生,有可能是今年的阅卷官……”
石梅闻言十分高兴,虽然贾政扬长避短考明经,不考诗词歌赋,但是能够加入大学士的圈子,跟那些句子解下香火情,对贾政今后的仕途很有帮助:“这可是好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腊月初十,西山围场撤兵。金大父子安全归来,好家伙,金大这个人都变成胡子拉渣的野人了。
不仅如此,金大还带回来一百多张毛皮,多数傻孢子獾子,也有珍贵的银狐火狐。
金大还带回来两对黄嘴丫子的岩鹰送给贾琏,一对拳头大小小松鼠送给贾琮,一对绒球似的八大雪兔送给元春。
贾琮元春都很喜欢,提着笼子跟石梅贾敏显摆:“祖母您瞧,好可爱,松树的尾巴好漂亮好想一直小狐狸哟……”
“姑姑您瞧,这玉兔好可爱,耳朵尖尖的,还会动呢……”
贾琏却问道:“这岩鹰长大了能打猎吗?”
金大道:“大的动物不成,抓些小兔子,野鸡野鸭、小松鼠,老鼠蛇还是可以的,带着田猎最好了。”
吓得贾琮元春忙着护着各自小笼子:“不要……”
金大笑着解释道:“丛少爷,元姑娘安心,这个岩鹰要等它长大了训练出来,才会抓兔子小鸡,如今还不会捕猎呢。”
贾琮元春这才安心了,又继续提着笼子显摆。
元春提议说:“大娘还没看见呢,咱们送去给大娘瞧瞧去?”
“好哟,我娘肯定喜欢。”
贾琏贾珠也提着笼子去了前院找同学玩去了。
屋里只剩下金大。
石梅这才说道:“金大快请坐,这次辛苦你们了。身子还好吧?”
金大搓着手:“奴婢还是站着说话安逸,多谢太□□心,奴婢的身子还顶得住。“
石梅言道:“那也不能马虎,今日好好歇息一晚,明儿我请回春堂的大夫进府,你们几个好好瞧瞧,年前就不要出去了,好好养着。哦,你们那些毛皮啊,用的卓你们自己留着,用不着的就给柜上,按照市价给你们算账。”
金大忙摆手:“这可不成,我们在府里当差,衣食住行都是府里,还有月例,怎么能藏私呢?须知,奴婢无私才!”
石梅忙摆手:“事有例外,法外有情,你们这次差点没命,这些东西是你们拿命换来的,身为主子岂能剥夺,还是人不是呢?不仅如此,这一次出外勤的所有人,每人一个上等红封,金大,你们父子的双份。
至于你担心的奴婢无私才,不包括有正经出处的钱财。你们应得的资财,我会吩咐柜上另立账册,不会有人冤枉你们,安心吧。”
奴婢无私才。
相反,奴婢有私才就是犯罪。
金大这一点很有自觉性,也做得很好。
石梅说话间看了眼赖嬷嬷:“我有时候事多,来福家里,你要记得提醒我。”
赖嬷嬷应了,心里却重重记了一笔,回去要告诉赖大,谨慎当差,切莫下什么糊涂事。
这一日傍晚,石梅收到了现任金陵田庄大管事贾数的来信。
贾玫如今成了户部的司务,重点放在番薯培育上头,已经前往兰州督办。
他冬月寄过一封书信,兰州的秋番薯种植不如金陵,但是,也达到良田一千三百斤,中田一千斤,荒田二百斤的产量。
极大的缓解了灾情。
贾玫要驻扎甘肃,督办明年的春播。
稍后还要去山西巡查,估计明年一年都不能回家。
他除了寄回甘肃特产,故而推荐自己弟弟贾数。
鉴于贾玫无暇兼顾,石梅接受贾数,同时提拔老五房的贾斑与贾数共同打理田产。
贾数的信件,说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贾数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赶到京都会账。
同时前来的,还有东省地的乌进忠与他的女婿张珏。
贾数特特向贾玫提起,乌进忠的女婿张珏,右手有六指,左耳残疾,只有一个肉丁丁。
据说跟荣府有亲,他母亲是老国公夫人的干孙女,名唤贾敉。
石梅看过信件递给赖嬷嬷:“这个不要脸的玩意儿,她到会给自己贴金,贾敉,文字辈?
她也配!”
赖嬷嬷吓得不敢作声。
石梅冷笑:“乌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招了那个野种做女婿,我就不会收回他的权力?”
赖嬷嬷不敢接话,却是伸手替石梅抚背顺气:“太太,身子是自个的,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得。”
石梅忽然问道:“乌进忠没有儿子?”
赖嬷嬷道:“好像有这么回事儿,乌进孝有两个儿子,乌进忠却只有三个闺女。”
石梅冷哼:“看他怎么解释,如若不然,我叫他偷鸡不成失把米。”
石梅有些郁闷。
次日,贾赦就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石梅的郁闷顿时冰消。
第一个好消息,是朝廷对于这次围猎肇事者大长公主府,荣惠郡主府,明旨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