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这可是珍珠米,是贡米蒸的米饭啊。”
冯尚宫喜形于色:“公主,膳房的人最会见风使舵,他们肯用心讨好,说明公主就要出去了。”
“不一定。”刘雨反倒不象冯尚宫这么沉不住气:“过两日就是承恩公夫人的寿辰了,要是我能出去拜寿,那这会儿就该解了禁足了,不会没有动静的。”
冯尚宫的喜气被泼了这么一盆凉水,理智也渐渐回来了。
“可是公主,膳房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就给好菜好饭了,就算这两天不能出去,想必离解禁的日子也不算远了。”
“也许吧。”
刘雨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漠不关心,仿佛说的不是干系着她切身荣辱的大事,而是旁人的事情一样。
可晴扶她坐下,又手脚麻利的盛了一碗汤,自己先舀了一勺试尝,然后才呈给刘雨:“刚才送膳的小太监说这汤熬了三四个时辰呢,确实鲜美,公主快尝尝吧。”
冯尚宫看着可晴都觉得越发顺眼:“可晴以前都做些粗笨活计,现在这些近身伺候的差事是做得越来越顺手了。”
冯尚宫一直都盼着能出去,过年的时候盼着皇上能放五公主出去过年,朱氏死了,又想着能借着这个机会出去。等五公主病倒,又想着皇上会不会因此心软,让麓景轩能解了禁,五公主也好养病。
结果每一次都抱了期望,每一次都落得失望。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冯尚宫跟自己说别心急,一定别心急。皇上总会放公主出去的,关儿子都没关一年,对女儿当然更不会那么狠心。
前几次期望都落了空,可冯尚宫觉得这次不一样。
膳房那些人再势力不过了,他们的消息又格外灵通。麓景轩已经许久没见过这么精致又丰盛的饭菜了,膳房有的是办法苛待人还让人有苦说不出。
他们现在突然用心了,这就是在示好啊。
为什么呢?
那只能是自家公主要解禁了,他们不能把人得罪死,当然要赶紧示好补救。
冯尚宫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猜错。
这都关了半年多了,皇上再大的气也该消了,公主这半年苦没少吃,罪没少受,也得了教训了。
就算这次拜寿还不能去,想必解禁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五公主午膳用的并不多,没因为膳*美就有了好胃口。从她这次风寒好了之后,她更不爱说话了,胃口也不好,有时候得冯尚宫和可晴一起劝着才能多用两口。
她没用的,就让冯尚宫和可晴端下去吃。
可晴有些不安,小声问冯尚宫:“怎么公主的样子好象不怎么高兴似的?”
解禁有望了,可五公主脸上一点儿笑模样也没有。
“公主病才好,人总是没有精神……”冯尚宫说起来也担心:“得想办法好好补一补才行。”
可晴为难的说:“可现在咱们还是出不去,再说……平时公主也吃的这么少。”
第一百九十三章 拜寿
冯尚宫也没有什么好法子,连要解禁这样的事情公主都高兴不起来,胃口也没见好。她悄悄同膳房的小太监说,请膳房做点清淡滋补的膳食送来,又塞了两个银锞子。到晚上果然送来的膳盒里多了一道汤,确实清淡鲜美,不过那两个银锞子又装在食盒里给送回来了。
冯尚宫越发坚定了她们很快就能解禁的想法。
这汤做的确实用心,和五公主从前用的膳食相比也不逊色。这汤端出来清澄澄,热腾腾的,闻着那香气就让人忍不住口水。
五公主果然喝了一碗之后又添了半碗,看得冯尚宫眉开眼笑的,等她用过晚膳,又劝着五公主在院子里走动走动:“天气没那么冷了,咱们院子里的桃花、海棠花也开了,墙边柳树也长出绿叶子了,公主正该在院子里走走,消消食散散心。”
看着这春光,冯尚宫觉得一直笼罩在麓景轩的寒意都冲散了。
晚风吹在脸上都不觉得凉,冯尚宫觉得这春天是真的要来了。
高兴了没一天冯尚宫又担心起来。
公主解禁了,但是不代表皇上、皇后待公主还会和从前一样吧?当然,缺衣少食是不会的,别的公主有的,怎么着麓景轩也得有。可在宫里难道只要吃饱穿暖了就算过得好了吗?
不是!
五公主是被皇上亲口下令禁足的,如果解禁之后公主在皇上那儿还是不得宠,那以后麓景轩的日子仍然不会好过。会有人变着法儿的踩她,到时候解了禁说不定反而会更凶险。
皇上那里不好讨好,但皇后那里可以多下下功夫啊。
不管皇后有没有好脸儿,公主一定得往宜兰殿多走动,晨昏定醒那是一定不能缺,最好能再做些什么讨好讨巧的事情以表孝心。
比如说给皇后祈福抄经,就挺合适。都抄经了,能说这孝心不虔诚?隔三差五的抄上一卷送去就成了。
还有,公主也到了年纪,女工之类的也该学起来了。给皇后绣个荷包、绣个抹额,做些个针头线脑的小东西,做得好不好且不论,这孝心可也不浅吧?
只要公主把孝顺的姿态做足了,曹皇后自然也得对公主表现得好一些,不然就是皇后的不是了,是她不慈不和,对于子女不能一视同仁,五公主到时候可是占理的。
至于情分……
这不是亲生,说情分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再说宫里头哪有多少真心实意,不都是做做面子功夫?不但宫里,天下间哪里不是这样?哪有那么多兄弟一心,婆媳和睦?可只要面子功夫做到了,别人挑不出毛病就成。
冯尚宫一夜翻来覆去没睡好,快天亮的时候才迷糊了一阵。
而和冯尚宫同样没睡好的还有芳芦殿的陈尚宫。
她的忐忑一点儿不比冯尚宫少。
不为别的,承恩公夫人寿辰就是今日。
三公主今天去,名义上是为了拜寿,其实大家心照不宣,三公主去就是为了相看一下,从几位驸马人选中择出一位做为自己的夫婿。
这可是三公主的终身大事,陈尚宫焉能不关心?
她身份所限不能跟着公主出宫去曹府,可是春草她们是会跟去的。陈尚宫这几日就对她们千叮万嘱,一定要守好公主不要出纰漏,也要张大了眼睛把这几位年轻公子看仔细些,回来好向陈尚宫回禀。
陈尚宫真恨不得自己也跟了去,她的眼光那些年轻宫女怎么比得上?看人肯定没有她准,要是她跟了去,一定能帮公主相看一个最出众,最合适的。
听着宫墙外已经有早起的杂役太监走动、清扫的声音,陈尚宫实在躺不住,起身来赶紧梳洗,等她收拾停当,春草她们才让小宫女打水预备服侍公主起身。
刘芳起的比平时早一些,毕竟今日是出宫拜寿的好日子,和平时不同。平日里简单妆饰一二就行了,可今天曹府必定宾客满堂,她身为公主,可不能丢了皇家的脸面。
单是洗脸就比平时多费了工夫,总工洗了三遍,洗脸的水里加了玫瑰露,洗完之后刘芳觉得自己早膳可以省了,光闻这香味儿就闻饱了。然后陈尚宫亲自过来替她匀粉上妆,描眉梳髻,一套下来外头天已经大亮,红日高升。
刘芳看着镜子里的人——不难看,嘴唇画的精致小巧,眉毛细细弯弯,就如同画里的美人,也如同这京里身份高贵的其他女子一样。
不过刘芳觉得这不象她了,象是把一张面具拿过了过来直接盖在了脸上。
等到和刘琰碰了头,刘芳才发现刘琰今天也是精心妆扮过了。只是刘琰天生一对漂亮的眉毛根本用不着描画,略修修眉角的茸毛就很好,脸上匀了粉,唇上擦了一层浅浅的杏子红。
这年纪的姑娘原本也不用过分修饰,只略略打扮,就显得容光焕发。因为这年纪的人,眼睛清澈明亮,笑容毫无阴霾,那股打从心底里透出来的勃勃生机,是年华已逝的人用多少脂粉珠宝也买不来的。
刘琰拉着裙子在她面前转了一圈儿,笑着问:“我好看吗?”
刘芳点了点头,由衷的说:“好看。”
女大十八变,刘琰确实越长越美了,她兼有皇上与皇后两人的优点,性情明快爽朗如五月的石榴花,仿佛下一刻就会在阳光下燃烧般的绽放。
“咱们走吧。”
曹府确实很热闹,承恩公夫人的寿辰,许多人挖空心思就为了求张贴子。哪怕攀不上承恩公府的关系,将来对人说起自己曾赴承恩公府饮宴,那面子上也会大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