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阿蔻见她半分不提自家的孩子,玩味的勾起唇角。
还有摸着自己的肚子,这是暗示又怀上了?
鱼溪红着脸,“我不着急说亲,我还想在家里多待几年。”
鱼奶奶淡淡的说:“你们同不同意都没用,就是砸锅卖铁我都会送蔻囡去读书,不过你们放心,该你们的那份钱我不少了你们一分。”
“两小娃的亲事,该添礼的我也会添。”
孙霞跳着脚就想吼出心里话,被眼疾手快的李红拉住。
鱼海:“奶,就算我这个长孙不同意,你还是要让阿蔻读书?”
“我不是说过?咱家又不是地主老财,没有长孙那一套,”鱼奶奶急着给孙女忙活,没空在这说闲话,“在我眼里,你和湖娃没啥不同的。”
鱼海阴深深的看了几人一眼,扭头回屋。
李红笑着解释,“奶,鱼河可能身子不太舒服,我去看看他。”
鱼奶奶摆手。
李红拉走还想再说什么的婆婆。
鱼阿蔻想了想,伸手招来小堂弟交代了两句,鱼河听的猛点头。
*
鱼奶奶想到给小孙女做衣服的事,第二天天没亮就把鱼阿蔻从床上挖起来。
“快去洗脸吃饭,今儿个咱进城。”
鱼阿蔻困得哈欠连天,“奶,进城干嘛?”
鱼奶奶给小孙女翻找着衣服,翻出套没补丁的扔到床上。
“进城给你扯布做两件衣服,纸笔也得再买。”
鱼阿蔻躲进蚊帐里换衣服,“奶,就用周婶他们纺的布不就行吗?”
“行什么行,我都打听过了,衬衫得用的确良布做。”
鱼阿蔻想到件事不再推辞,“奶你先出去,我换小衣。”
“成,我蔻囡还学会害羞了。”
鱼阿蔻下床关门,取下天平放在桌上。
用藏着的干蘑菇换了两斤黄豆和五斤红糖。
把黄豆红糖用牛皮纸包好放在背包里,出门去洗漱。
吃过饭,鱼阿蔻背着包和奶奶走了一个小时到了城里。
C城目前来说算是个发展不错的城市。
五米宽的沥青马路上,穿梭着许多穿着军绿、深蓝等工作服,骑着自行车的男人。
男人一手摁着帽檐上有金星徽章的帽子,一手把车铃打的“叮当”响。
看到走在前面的人听到车铃避让,会露齿一笑。
偶尔也会有辆车顶绑着许多货物的公交车驶过,留下黑浓的尾气。
路两边耸立着许多店铺,有贴着摩登女郎画报的理发店;有只露出首报员上半身的绿色报刊亭,最显眼的就是有着大面积透明玻璃的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有五层,一楼是大堂,堂里分成许多个间区,每个间区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鱼阿蔻和奶奶直奔布料区。
布料区的女售货员站在长形柜台后面,身后是高三米的货物架,架子上摆着一匹匹的布料,在灰蓝黑白绿之色的布匹中,小碎花和红色的布格外惹人眼。
两人在柜台前停下脚步。
售货员笑容满面的问:“为人民服务,请问两位同志有什么需要?”
鱼奶奶把孙女扯到背后,有点紧张的说:“我…我来给娃买点布,我娃考上了一中,我来买…的确娘…”
“噗嗤,婶您说的是的确良吧?”售货员的笑容不带恶意。
“对对,就是那个,能做白衬衫的。”
“那就是这个了,”售货员转身从柜子上取下一匹布,“婶您要几尺?一尺4块钱加一尺布票。”
这么贵?
不止鱼奶奶惊呆,鱼丑蔻也惊呆了。
给她做一件衬衫少说也得三尺布,12块钱顶的上家里人大半月的分成。
鱼阿蔻从奶奶背后钻出来,笑的甜甜的,“姐姐,我不要这个布,我想要那匹棉布。”
已当了妈还被叫姐姐的售货员笑容满面。
再看看鱼阿蔻的长相,哎呦,这小姑娘长得可真好!
脸上的笑容更盛,实心实意的劝道:“那是棉布,可不如的确良,做出来的衬衫软趴趴的,一点都不定型。”
“你再看这颜色,的确良比雪还白,棉布透着杏黄,你要觉得贵,就买一尺的确良回去做几个假领子,藏衣服里谁都看不出是假领子。”
鱼阿蔻心里却有着自己的主意,的确良确实如售货员所说版型好,颜色正。
但它不透气、不吸汗,天热闷,天冷透。
确定道:“姐给我扯棉布吧,扯六尺我能做两件衬衫呢。”
扭头小小声哄奶奶,“奶,一件衬衫我没有换洗的,用棉布做两套我有个换洗的,回去我画样子要小堂姐给我做,做出来的绝对比的确良衬衫好看。”
鱼奶奶默认了,小孙女说的是实情,她最多只扯得起五尺布。
抬头望向货架,指着蓝色的劳动布说:“同志,我们就要棉布,你再给我们扯三尺这个色的布。”
“棉布8毛一尺,劳动布1.5块一尺,加起来是九尺布票,九块三毛钱,您得先给钱。”
鱼奶奶掏出怀里的手绢,湿了湿手指,一张张的数了钱票出来交给售货员。
鱼阿蔻瞄了眼,手绢里的钱少了一半,布票已经没了。
售货员不用尺子量,直接用粉笔在布上画了条线,拿起剪刀咔擦咔擦笔直的剪下去,剪完再量,不多不少刚刚好三尺。
鱼阿蔻惊叹,这眼力好准。
鱼奶奶不住的点头,“闺女你这手艺厉害!”
售货员笑,“婶你说笑了,我吃的就是这碗饭。”
从柜台下抽出油皮纸,三两下的把折叠整齐的布包进去,抓着棉线快速的绕过纸包,手指用力扯断线,拿出纸笔写了张单子,再盖上章,把单子和钱夹在头顶挂在铁丝上的夹板,扬手一推,铁丝带着板子滑走。
鱼阿蔻视线跟着板子移动,夹着钱的板子滑向了大堂角落的收银台,收银员拿过单子和钱再三确认过,在单子上盖上章,夹回到板子上推回来。
抬头看天花板,就见天花板上纵横交错着许多铁丝,像张大蜘蛛网。
售货员把布和票递给鱼奶奶,“婶,这是您的布和收据,您收仔细了。”
鱼奶奶小心的收过,再三道谢后拉着小孙女走。
路过糖果区见小孙女一直望着糖,顿住脚,“蔻囡,奶给你买点糖?还有那啥叫饼干的?你学习累,买点给你补补。”
鱼阿蔻心底软软的,她奶奶估计还不知道饼干也要票呢,她们哪有票?
再说,她看的也不是糖果。
而是糖果后面的那个柜台,那里卖的都是杂货。
她想给奶奶和小堂姐买点能涂脸涂手的。
拉起奶奶,“奶,我们去那看看。”
走到柜台前,指着乒乓球大小的蛤蜊油问:“这个多少钱?”
售货员喵了眼,“2毛一个,不止能擦手还能擦脸。”
鱼奶奶连忙拦住孙女要出口的话,“蛤蜊油在供销社只要7分。”
售货员嗤了一声。
鱼阿蔻:“奶,供销社那个不能擦脸,咱买两个,你和我小堂姐一人一个,免得你们冬天脸干,我出钱,你以前给我的压岁钱我都没花过。”
“买什么买?一辈子没用过这个东西也没见我烂脸。”鱼奶奶虎着脸,强势的拉着孙女走人。
鱼阿蔻无奈,准备等过会再来买。
走着走着,眼神停留在一个柜台走不动了。
透明的玻璃柜里,黑底刺着枝红梅的钢笔静静的躺在那里。
鱼阿蔻忍不住不顾形象的趴在柜台上,这可是后世称国货之光的“红梅”钢笔!
一支就能换栋四合院的钢笔!
“请问这支钢笔多少钱?”
男售货员扶了扶眼镜,“十一元,但它因为是验试产品所以不要工业券,别看这只钢笔是国产的,可他比许多要工业券的外国货都好,不漏墨水,书写流畅…”
鱼阿蔻垂下了肩,是好,可她目前买不起。
道谢过恋恋不舍的往回走时,没忍住又回头看了两眼。
不知道下个星期前她能不能买得起。
出了百货大楼的大门,鱼奶奶突然说:“蔻囡,你周婶子托我有点事,我不方便带你去,你先去逛逛,等会咱们在城口那颗杨树下汇合。”
“好,那奶奶你小心点。”鱼阿蔻也有事要忙,慌不迭的点头。
分开后,鱼阿蔻背着包去了医院。
找到楼梯后,直奔三楼的生产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