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慈母之心[综](847)

作者:百里冰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们不是应该说武林大会么?”其中一个少女嘟囔道,“我看下期预告,踢馆的有武林朱家后人啊,不知道踢馆能不能成功。”

“华山派对上武林朱家肯定很精彩,我听说朱家最年轻一代功夫最高的是个女孩子,人家不过上高中已经那么厉害了。”

“不仅武功好,还很漂亮呢!最近昭武风云在选角色,小道消息说会请武林朱家的人演长平公主。”

“昭武风云,主角是昭武皇后么?昭武皇后至少有十几个人演过了,不过我至今还是觉得张灵老师演的最好。”

“是啊,之前皇家博物馆有展出昭武皇后的肖像,张灵老师竟然有五分相似哎。后面的那些都是什么妖艳贱货,可惜张灵老师都五十了,大约也演不了昭武风云了,毕竟昭武皇后四十出头就过世了。”

“不要找整容脸小花就不错了,女主角没定,不过昭烈皇帝是个流量小生演的。我之前看过昭武皇后的部分手稿,里面曾经写过昭烈皇帝忧心国事,不到而立之年已经华发早生。虽然昭烈皇帝死的时候才三十四岁,但是应该比较老气。找个奶油小生演,总觉得怪怪的,演元启皇帝和他的弟弟们差不多,比较元启皇帝年少时是出名的软绵性子。”

“之前有人拍李自成传奇,李自成的后人出来抗议说丑化了他们的先祖。那影视剧拍来拍去把元启皇帝、末帝拍成恋爱脑,也没见朱家后人去起诉过。”

“李家那还不知道是不是真李自成后人呢,再说了李自成只是个流寇,有什么丑化不丑化的。朱家人到底是皇族出生,肚量大了啊!”

朱由检坐在树根下,听着几个女孩子各抒己见谈论历史上的偶像。大明有许多皇帝风评争议很大,比如昭烈皇帝。历史学中,对于昭烈皇帝基本分成粉黑对半。倒是中兴之主元启皇帝和末帝朱玄灵风评以好为多,鲜少又黑的。

昭武皇后女粉最多,毕竟这位昭武皇后有着超越历代女政治家的本事,却一直安于后位,不曾争权夺利。然而昭武皇后也有许多被人争议的 “黑料”。虽说赞赏居多,也没有少被挑刺。

昭武皇后所谓黑料,有诸如不顾京师文武百官和百姓之性命,以京师为诱,钓李自成入京和多尔衮两败俱伤;有收复京师后,没有归还闯贼搜罗的财物占为己有;有昭武皇后害昭烈皇帝吊死煤山等等。

不过做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朱由检倒是挺欣赏昭武皇后的。朱家人不管是不是武林朱家还是已经注销皇室身份的皇族后裔,多多少少都自傲于自己的血脉传承,对于这位力挽狂澜,教导出中兴之主,实际上一手扶起了大明朝的昭武皇后是非常敬佩的。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人说起昭烈皇帝和昭武皇后的事情,朱由检心中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秋日的阳关照在身上,令人昏昏欲睡。朱由检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了昭烈皇帝,在御书房写下遗书,让太监交给昭武皇后,然后一步步走向煤山。

张芸话说到一半,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声响,回头就见树后面滚落了一本书。张芸站起身走到树后,就见一个男生靠在树干上已经睡着了,金黄色的桂花落在他白皙的脸上,好看极了。

张芸弯腰捡起地上的书,封面上写着《昭烈皇帝传记》。她知道这本书,这是一本以找烈皇帝生平为主线的纪实小说。上面的昭烈皇帝写的非常鲜活,有血有肉,作者没有一味贬低或者抬高昭烈皇帝,反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

朱由检感觉到阳光被挡住,忙睁开眼睛,就见一个女孩子手上正拿着他看了一半的《昭烈皇帝传记》。许是梦还没有完全醒来,朱由检竟然觉得眼前的女孩子像极了梦中温婉的昭烈皇后。

“你好,我是古典文献学一班张芸!”

“你好,历史学二班朱由检!”朱由检回道。

“你就是朱由检啊,我听过你的名字哎!”张芸眼睛一亮,“你的名字是你爸妈娶的吗,很有意思。”

……

第753章 日月重辉(番外二)

“爹爹,京城好热闹,我喜欢京城。”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肩膀上,拿着糖葫芦高兴道。

“念念喜欢京城,那我们就在京城多留些日子。”袁承志高兴道。随着武功修为日深,袁承志并不显得老态只是添加了几分成熟。

“大哥,我们才三年没来,京城又大变样了!”温青青背着幼子高兴道。

自天下太平,袁承志就辞官带着温青青归隐于华山脚底。他山宗的那些叔叔都上了年纪,也就辞去了金陵军校教官的职务,随他住在华山之下。

袁承志退隐后,在师父、大师兄和一众叔叔见证下与温青青成亲。成亲次年,温青青生了一女,隔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他们已经有一儿一女,女儿六岁活泼俏皮像极了母亲,儿子四岁害羞内向是个老实孩子。

袁承志与温青青退隐多年,上一次来京城还是三年前皇太后过世,前来祭拜。袁承志与朱家皇室的恩怨难以算清,可他心中还是将这位皇太后当做一个亲近的长辈。

皇帝为自己的母亲择选了昭武为号,昭是“先导日光”,负责引领一整天的日光。武,是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止戈为武。皇太后在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灭外夷,平内乱,为大明带来新的希望,昭武二字最适合不过了。

“陛下是圣明天子,天下百姓的日子自然是越来越好过了。”袁承志笑指着城门放心道,“青弟你看!”

那是自草原而来庆贺万寿节的宾客,年前皇太后二十七个月丧期除服,今年是天子三十整寿,故此举办万寿节。以唐玄宗的“千秋节”伊始,帝王寿辰便与祭天的冬至和朝岁并列三大重要节庆。“千秋节”的称呼几经变迁,到了大明就稳定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

袁承志虽然已经归隐,不在过问朝事,不过他走之前,皇帝还是给封了个侯爵,并不世袭。皇帝的万寿节,妻儿想要看热闹,袁承志就带着妻子和孩子们来了。除了贺寿,也可以为父亲袁承志扫墓。

天下太平后,元启皇帝曾经下诏免去了不属于袁崇焕的罪名,不过矫诏擅杀大将毛文龙之事也没有文过饰非。袁承志经历了许多事,见父亲洗清不属于自己的冤屈,也没有继续纠结此事。

袁承志封侯爵不久,有袁家旧人找上门,原来当年袁崇焕死后是旧仆为他收尸。袁承志重新安葬了父亲,只是远在华山并不能年年赶来祭拜。

袁承志一家四口走走停停,正准备寻客栈住下,却见一人举着扇子拦在了面前:“呦呦呦,让我看看这是谁,这不是定安侯么?您老人家竟然舍得下华山来看看老朋友了,难得难得!”

拦着袁承志的不是别人,是天子的幺弟朱慈焕。当今天子兄弟四人,天子朱慈烺与二王爷朱慈炯乃是皇后所出,三王爷朱慈照和四王爷朱慈焕母为田贵妃。

朱慈照和朱慈焕十余岁,田贵妃病逝,次年兄弟二人就被皇后与天子和朱慈炯一道送到了金陵。其后,昭烈皇帝吊死煤山,这两位小王爷就由皇太后抚养。据说田贵妃在世,与皇后不睦,不过贵妃死后,她的一双儿子倒是得到了昭烈皇后照拂。

不管是田贵妃所出的两位王爷还是庶出的昭仁公主,昭烈皇后都甚是疼爱,不说素日教导与嫡出皇子皇女一般,其后也是为他们将前程安排的明明白白。两位王爷的王妃和昭仁公主的驸马都是昭烈太后所选,由本人点头。

与大明历代宗室低娶低嫁不同,昭武太后为儿子们选的王妃都是大户人家精心培养的姑娘,昭仁公主的驸马更是大都督孙传庭的幼子。父皇生母早亡,对于皇位,朱慈照和朱慈焕争的想法还没有出现,长兄已经登基。其后又得嫡母和长兄照拂,两位王爷对天子非常恭顺。

二王爷朱慈炯和三王爷朱慈照一文一武是天子的左膀右臂,四王爷跟着昭武皇后学了一身好武功,却不爱理朝政之事,素日喜欢风花雪月。如今天下太平,四王爷自然也不会被逼着上进,故此很是逍遥自在。

前些年,袁承志还是昭武太后和天子的爱将,故此下面的王爷与袁承志也很熟悉,尤其是四王爷关系最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