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王傻妃:代嫁神医七小姐+番外(336)

作者:慕容澜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马车早已停下,在周围侍卫的保护下,叶琉璃和东方洌两人陪着凤卿炎徜徉在景观精致、美轮美奂的园区里。

原本是东方洌为凤卿炎介绍城内情况,但凤卿炎却总要问叶琉璃的观点,换句话说,他对叶琉璃的想法更有兴趣。

东方洌怨念地看了叶琉璃一眼琉璃收敛些,不要招蜂引蝶,本王很吃醋。

叶琉璃二话不说瞪了回去呸!你天天和人家同吃同住,吃醋的分明是本王妃好吗?

与其说凤卿炎被叶琉璃所吸引,还不如说被其奇特的观点所吸引。

这些观点在现代耳熟能详,稍有思维见解之人便能提出。

“也就是说,溱州先开始制作话本,紧接着吸引印刷业,最后将全国的印刷业都吸引在此。因为印刷以及创作者的集中,各色文人被吸引进来,突破了从前以种植为根本的局限,是吗?”凤卿炎问。

“是的。”东方洌答。

凤卿炎叹了口气,“这法子只适用一城,却不适用一国。”眼神也是黯淡下来。

叶琉璃眼神闪了闪,最后低头没吭声。

东方洌道,“琉璃有什么想说的,直说就是。”

叶琉璃抬起一只眼,“你不是不让我贫吗?”

东方洌哭笑不得,“如果能帮上青鸾兄,你可以贫上一贫,”声音顿了下,“再者说,这种关乎兴亡大事,怎么能叫贫?”

凤卿炎立刻停下脚步,目光诚挚,“云月姑娘,还请不吝赐教。”

叶琉璃嘴角抽了抽,“冷公子别这么寄予厚望,我头发长见识短,亚历山大的!”声音顿了一下,继续道,“如今真正带活溱州经济的不是话本,话本只是一部分。除了印刷之外,还有人工红利的原因。”

“人口红利?”凤卿炎不解。

东方洌也不懂什么叫人工红利,但他已习惯叶琉璃动不动就蹦出来一两个听不懂的新鲜词汇。“人工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叶琉璃一字一句的解释,目光沉定,“人口多国家才昌盛,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你们也知晓。但如果一个国家全是无法劳动的老年人呢?实际上,人口可以粗略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无法劳动或无法重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一部分是还在成长期的孩童,第三部 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便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一部分的人,才是关键!而青壮年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488章 卧薪尝胆

叶琉璃毕竟不是学经济学或者相关学科,她知道的信息也都是在学校时作为选修课以及平日里接触的信息,虽然不全面,但她知道多少也就说了多少。

饶是枕边人东方洌也凝眸看向她,眼神惊讶两人日日相处,她竟还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

叶琉璃如同挤海绵一般,将记忆里关于人口红利的信息都挤了出来,最后畅谈了口气,“总的来说,人口多固然是好,但却不能盲目多,要年轻人多才行。”

凤卿炎静静的听着,垂着眼,长长睫毛盖住眸里的神色,而后抬眼看向远方的湖中栈桥和凉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阵风吹来,东方洌伸手将叶琉璃身上狐裘披风紧了紧,关切又亲昵,无人发觉的是,在他拉紧她披风时,不动声色地捏了捏她的手,使了个眼色。

叶琉璃立刻明了东方洌这是警告她呢,让她适可而止。

确实,先不说木秀于林的问题,只说如果凤卿炎真的听她的而去做什么改革,成功还好,如果失败后来追杀她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大的好意,点到为止便罢。凤卿炎收回了视线,看向叶琉璃的目光带着盈盈笑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的改革众所周知,想来你们也知晓,但效果却远远达不到我所期望,我苦思不得其解,如今才恍然大悟,我应将所有改革

的益处都针对十五到四十五岁之间的青壮年。”

叶琉璃赞同,“对,对,就会这样。”

凤卿炎更为兴奋,“我国因常年战乱,本就对青壮年稀缺,即便是立刻鼓励生育,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既然如此,为何不仿照溱州的模式,将所有改革都针对青壮年,吸引其他地方的青壮年不就行了?”

叶琉璃连连点头,“没错!加大青壮年的比例!”

“云月姑娘,你还有别的提议吗?”凤卿炎语气谦虚。

“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叶琉璃的声音顿了一下,想起东方洌的提醒,用余光扫去,只见东方洌脸色很不好,干笑了几声,“矮油,冷公子太高看我了,我只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子罢了。”

东方洌无奈,叹了口气,“青鸾兄,我们一直站在这里也不好,那边有个茶楼,我们可以进去慢慢聊。”

“好。”凤卿炎痛快的同意。“请。”

“请。”

三人向茶馆而行时,东方洌不断对叶琉璃使眼色,叶琉璃可怜兮兮的点头知道了,知道了,绝对不乱说话了。

入了茶楼,找了间清净的雅间。

茗香徐徐。

“云月姑娘,请继续说。”凤卿炎道。

叶琉璃赶忙回答,“继续说……呃……我没什么要说的了,冷公子是改革的行家,我在冷公子面前说那些,岂不是卖弄?”

凤卿炎叹了口气。东方洌也知晓对方的失望,“真抱歉青鸾兄,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就如琉璃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抓好好教育和医疗,金沙国的兴盛指日可待。”发现对方依旧情绪低落,想到当初的自己,不免

有了恻隐之心,“溱州城有几个大讲堂,我认为实用性非常强,如果青鸾兄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大讲堂?”凤卿炎问。东方洌为其耐心解释,“此讲堂是一个可容纳五百人的场地,由城内文人自愿报名讲课,课程内容固定,都是一些尊老爱幼、尊师重道、遵纪守法、关爱邻里的一些传统故事,顺带教几个字,一共有十节课

,一节课一个时辰,按照一定次序周而复始讲解。”

凤卿炎还第一次听说这种免费的大讲堂,“办法是好,也能普及一些伦理观念,但场地只可容纳五百人,难道不是杯水车薪吗?”东方洌笑笑,“起初确实混乱了些,采取了抽号、取号的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来听课的就少了,毕竟周而复始只有那么十节课,反复听了三遍也就腻了。这样做也有好处,让这些排队的、期盼的

百姓知晓知识得来不易,更加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凤卿炎拍案叫绝,“好,太好了,这大讲堂的主意是谁出?”

东方洌略有得意,“是琉璃。”

凤卿炎对叶琉璃再次侧目。

随后,三人也没品什么茶,直接驱车去了大讲堂。

这大讲堂在溱州城内设置了十座,靠近各大书院,而讲解的文人很多都是书院的师生。

当东方洌等人到来时,正巧一堂课结束,三人便顺势进入,听下一堂课。

因为这一期课程已使用了快半年,来听课的人已不多,但也是坐满了讲堂。

讲课的是一名上了年纪的书院老先生,而讲的课程是便是卧薪尝胆,先是讲了故事,紧接着讲解了延伸含义,最后将这卧薪尝胆放在了现实生活中讲解。让叶琉璃等人吃惊的是,老先生竟用贤王来做例子,说起贤王经历大火身负重伤,就在溱州百姓以为贤王会一蹶不振地抛弃他们时,贤王却振作起来,更是用话本和印刷拯救了溱州以及百姓,试问,贤王

养病的十个月在做什么?答曰,就是在卧薪尝胆!正是因为这十个月的卧薪尝胆,才有了话本大赛、才有了印务局、才有了溱州文化产业园、才有了如今大家所在的大讲堂。

老先生是贤王的粉儿,将书起来无比动情,所有听者都热泪盈眶,而坐在下面的贤王本人却死死抱住叶琉璃,哭笑不得地轻声劝着,“琉璃你冷静点,不知者无罪,你原谅他吧!”叶琉璃只想操一个板凳冲过去拼命,“原谅个屁!话本、印务局和文化产业园分明都是我想的,凭什么好事都放在你头上,卧薪尝胆……呵呵,姑奶奶今天就让这张嘴乱喷、颠倒黑白的老匹夫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卧薪尝胆,以后姑奶奶就让这老家伙天天躺在柴火上,天天含着苦胆……你别拦着我,让我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