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江山+番外(157)

长皇子眼珠子都要被惊掉了,如此接地气!

他拦住王叔,几乎是吼出来:“祖母给你挑的侍卫宫女呢?!都哪去了?怎么让你亲自下山买菜?!”

王叔先是一惊,见到他,很是高兴,笑着摆手,一边把糖葫芦往长皇子嘴里塞,一边比划:“我下山玩,这些都是乡亲们送的,你吃,叔不缺。”

后来,长皇子才知道,这个小王叔就算没别的本事,只一个天生讨喜的本领,走遍天下都不怕,每日下山逛游,百姓们争着抢着塞东西给他,甚至日夜盼着他下山到家中做客。

而自己这个小王叔,竟然凭笑的好看这种无耻技能,在稷山脚下三个城内,成功混吃混喝了十余年,且百姓夹道欢迎,巴望着被他白吃白喝。

简直令人发指!

穆王笑眯眯又比了手势,长皇子看完,气不打一出来,嫉妒的差点回昭阳京。

因为穆王说,他从十四岁开始,就有姑娘向他示好,到现在,示好的越来越多。

不过,那些盼着他青眼的姑娘们,王叔一向高高兴兴听表白,听完高高兴兴比手势道谢并拒绝,之后高高兴兴把姑娘送回家,顺道被姑娘家人欢欢喜喜塞点好吃的好喝的。

听听,多招人艳羡。

长皇子咬袖子不服。

在稷山玩了一个月,领略到王叔魅力的长皇子回京后,事无巨细说给父皇听,皇帝不愧是亲兄弟,听罢,第一句话是:“是我疏忽,来人,让工部拨个人到稷山去,修穆王府。”

长皇子一拍脑袋:“对对,我把这事都给忘了……这一个月来,王叔几乎天天下山,到山下三个城中,挨着转悠,日落就回山上去歇息,所以儿臣提议,稷山脚下的那三个城,不如也修三所别府吧。”

“让工部的人去。”皇帝想了想,道,“明冰花家的那个姑娘呢?何老不是说她于修宫建屋有大才吗?去,把朕的瑶台先停下,让她去稷山先给小昭修王府,就说是朕指定的,让她出个好的,最好的!穆王要不满意就不许她回京!”

明冰花家的女儿叫明俊,皇帝眼皮底下看长起来的,小时候小鼻子小眼,长大后倒好看秀气了不少。

于是,被皇帝特指为青年才俊,穆王府主建官的明俊到了鹤城,下了车,抬头望向稷山。

蓝天白云,枫叶半山,秋意盎然。

随行官员说:“景致天然,倒也好建个漂亮的……”

明俊却摇头:“不好说,不知穆王什么要求,皇上说了,穆王不点头,咱们都得在外公干,一直到他满意才能回家。”

旁边一个提着腊肉提着酒,口中嚼着果干的白衣青年闻言,扭头看过来,腮帮子撑得鼓囊囊,一双如清溪般明澈的眼瞪圆了。

明俊回看过去,那人超凡脱俗,气质出尘,先是惊艳,后又暗道好山好水好养人,这才略施一礼,问道:“我们是朝中派来给穆王殿下修王府的,可能到的早,未见穆王派人来接,请问乡友,我们上山拜见穆王,要如何走?”

那白衣青年木呆呆看着她,过了一会儿,咽了口中的果干,舔了舔唇角,一笑,露出两排白牙,眉眼弯弯,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稷山,拿出一支炭笔,从怀中取出纸,写道:“我就是,一起吧,我正要回家。”

你就是?

明俊错愕,试探:“穆王……殿下?”

那白衣青年笑眯眯点头,像是迎接来拜年的亲戚,热情招呼他们跟自己上山。

是了……穆王口不能言。

明俊按下心中的惊奇与好奇,吩咐身后一排下巴惊掉的下属:“那就跟上。”

明俊与穆王商量穆王府图纸,山下三城的别府穆王都点头了,就是稷山上的穆王府,他始终摇头,对明俊比划:“不急出图,待半年之后,再说。”

半年后,稷山落雪,红梅初放。

穆王带着明俊到山腰下回望稷山,明俊被着白雪苍山红梅景惊艳到,半晌没能回神。

穆王自豪比划:“要建,就建个稷山它自己接受的,不要问我,问稷山喜欢什么样的。”

已能看懂他比划的明俊点头,喃喃道:“自然,这么美的景……不能折在我手里。”

明俊苦熬三个月,终于出了图,又不放心,亲自监工。

期间,父母来信,询问进度,字里行间想念她,催她回京,明俊回信:“穆王不满,女儿尚不能回。”

三年后,梅花再开时,家中亲人又来信询问,明俊写信:穆王很满意,我也很满意,女儿不回了。

皇帝听闻,笑骂:“朕一个不小心,把修瑶台的得力干将给丢了。”

又三年,王府彻底落成,明俊跟女儿讲其中艰辛,女儿奶声奶气道:“父王说,稷山的美景没折在娘亲手里,他折了。”

明俊无法反驳,甜蜜点头:“……要说也是。”

美景没被她折了,美好的人,倒是被她折服了……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二~修王府了,修一送一,送一赠二。(修个王府,修来一讨喜夫君,后来又多了俩娃。)

第105章 番外三 莲华与猫

后世说莲华帝君是猫奴, 是有史记载,第一个养了一窝又一窝猫的皇室中人。小说

如果步莲华知道后世搞研究的人把他归于爱猫如命的猫奴,可能会气笑。

因为他根本不爱猫, 他爱的是殿前的那一池总被猫偷吃的锦鲤。

事情还要从大婚后说起。

大婚之后,步莲华的眼睛一天天好了起来, 半瞎了半辈子的人,这下高兴地不得了, 养养花, 种种鱼……啊,不对,是养养鱼,种种花,哼哼歌。他最喜盯着池中游动的锦鲤看,眼睛跟着它们转,很舒服。

步莲华喜欢窝在池边的坐栏上发呆,偶尔翻翻书, 摆碎了手边的糕点喂鱼。

眼神不好时, 没留意过池中鱼的数量, 眼睛好了后, 步莲华给每一条鱼都起了名字, 时日久了, 连喜好性格都熟悉了。

他会拉着阿兰,像炫耀自己亲儿子一样,给皇帝炫耀:“这条叫虎贲, 虎头虎脑,最喜欺负其他鱼。这条是枫叶,看到背上的那块红斑了吗?漂亮不漂亮?那条叫乌云散,可能要下小鱼仔了,肚子比往常大了好多……”

每日忙的飞起的阿兰羡慕道:“你是有多闲?”

步莲华:“不闲的,我好忙,暗门的事还未交接完,又得每晚把你哄好了……有时都抽不出空闲看它们。”

阿兰也不红脸了,挑眉道:“我不用你哄。”

步莲华摇头:“那可不行,哄你是我本职。”

待步莲华忙完了,抽空来看阔别三天的鱼,清点数目后,发现他的虎贲不见了。

步莲华问旁边宫人:“我的虎贲呢?”

难道是翻了肚皮,被人捞走扔掉了?

宫人不知哪条是虎贲,但知道谁拿走了虎贲。

宫人答:“君上,宫里有猫,主公之前捉回来给宛郡主养的,后来那猫当了猫头儿,下了一窝猫仔,宫里头横着走,这些年主公也没在昭阳宫里费心思,这些猫无人管制,越来越猖狂,你一个不备,它们跑来下池子捞鱼……常有的事。”

步莲华道:“反了它们!”

不就是没人管制吗?我来!

于是步莲华耗了十天功夫,瞅准了现在在昭阳宫里当家做主为非作歹的大猫头儿,侍卫飞上飞下,宫里鸡飞狗跳狂抓了一天,终于给捉了来。

步莲华揪起猫脖子,对着爪子乱挠的猫说:“认识一下,昭阳宫我说的算,明白吗?”

猫目露不屑。

步莲华又拎着它走到池边,指着鱼说:“这是我的鱼,敢抓就敢埋,你再敢伸一下爪子,我就让你看看,昭阳宫到底谁是头儿。”

阿兰在旁边坐着看书,听他一本正经训猫,嗤笑:“管用吗?又听不懂。”

步莲华说:“管用,你既把后宫交给我,我就得尽职尽责,一宫不容二主,它听不懂也得听,总而言之,我必须让它乖乖听话。”

于是,步莲华开始了漫长的训猫生涯,整日与猫为伍。

一直到他去世前,卧床不起之时,还有猫陪伴。阿兰见他病无好转,悲痛过后,想起此事,问他:“之前你给养老送终,埋在树下的那些猫儿们,要不挖出来放西陵?”

步莲华气若游丝,半晌憋出一个字:“烦。”

阿兰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那就让它们在宫里头吧,世世代代住昭阳宫。”

上一篇:断案之河清海晏下一篇:正史二三行

凤久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