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瑾康和苏云朵也不勉强,总归这事也急不来。
好在姜霄也没让他们等多久,不过两日就报了两个人上来,并在推荐信中将这两个人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有一人还特地注明了与姜家的关系,而此人正是苏云朵考察的对象,乃是姜家的女婿,在那边的庄子里当着个小管事,风评不错,与姜老爷学得一手不错的果树种植技艺,最让苏云朵看重的,这位名叫王小林的小管事很能钻研,在那边庄子的山里开垦了一块地,居然让他试着种出了天麻。
天麻根茎入药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与琼珍灵芝配合可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症,属于名贵中药。
王小林既有药材种植的根底,又肯钻研,还是姜家女婿,若是调他来这边主持药材的种植,的确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苏云朵与陆瑾康商议之后,大房京城这边新庄子的庄头也定了下来。
王小林举家迁来京郊需要时间,而如今已是药材种植的最佳时节,自然不能耽误。
苏云朵给这个新庄子的定位是种植御洁坊用量最大的几种药材,且都是一年生的那种,见效快收益也不错。
姜霄当即安排好手上的工作,收拾收拾包袱带上两个善种植药材的手下,匆匆赶往新庄子“走马上任”去了。
有了姜霄的全力配合,大房的新庄子就不用苏云朵再多操心了。
苏云朵现在操心最多的还是与边城那边的合作,第一批运往边城的“云裳”制品完全是按照杨傲群开的单子筹备的,另外多加了几件最新款的薄型鸭绒袄裙。
这样的袄裙,虽说用的鸭绒不多却依然相当暖和,不过京城这边气候已经日渐回暖,基本已经不适合穿了,但是边城那边气候比京城这边要冷得多,倒正合宜。
这批货目前已经跟着温泉酒坊的提纯酒送往北边城。
第717章 纯粹就是自己找虐
圣上将护送提纯酒的任务交给了兵部,兵部又将任务下达给了西大营,西大营与镇国公府的善终一向极其亲善,陆瑾康尚为担任禁军统领之前,一直挂名在西大营。
温泉酒坊提纯的白酒,按照圣上的指令,每月将分别往各边城军营运送提纯酒,倒是给苏云朵往北边城运送货物带来了便利。
随着送往边城的货物,还有苏云朵亲自书写的合作方案。
考虑再三,苏云朵另外又起草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书。
与第一份不同的是,这第二份合作协议苏云朵以供应商的身份与杨傲群合作,以低于京城“云裳”零售价的五成外加运输成本向杨傲群供货,杨傲群在边城可以无偿使用“云裳”这个名称,但是需要她自己自负赢亏。
双方的合作到底以什么方式,苏云朵让杨傲群自己选择,甚至告诉杨傲群,如果对这两种方式都不满意,也可以提出新的合作方式再行商榷。
这次随行送货的是陈丰家的大儿子陈强,除了送货,苏云朵还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可能多地收购上等羊毛毡和皮货,若能遇到不错的羊毛也让陈强尽管收了来。
陈强虽说跟着苏云朵历练了差不多一年,到底是第一次出门,而且还是远门,苏云朵少不得要托陆瑾康与护送提纯酒的将领打招呼,也少不得托杨傲群多多协助。
这次用于采购的钱,除了苏云朵的私房,还有大房几个弟弟妹妹的那几百两红利。
苏云朵觉得若能将这条通道打开,不但获利颇丰,且来钱也比一般的投资来得更快更直接。
送走这批货,苏云朵就开始筹备下一批货,如果这批货与之前一样抢手,下批送往边城的货,苏云朵打算加倍。
因为要与杨傲群进行合作,苏云朵与锦绣坊之间订立了新的合作协议,锦绣坊成了“云裳”的专用作坊,却又独立核算。
虽说锦绣坊不是苏云朵自己的作坊,却因为石氏的大力配合,双方的合作十分顺畅。
现在的锦绣坊再不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状况,还扩大了作坊的规模,目前为“云裳”服务的分成三大组,分别为鸭绒制品加工组、成衣加工组、婚庆用品加工组,锦绣坊另外还有个小组专门为东明坊的苏氏一族服务。
“云裳”的嫁衣则由“云裳”自请的绣娘负责,并没有交给锦绣坊。
陈强回来的时候,带回来杨傲群签好字的合作协议,还有满满十五车货物。
杨傲群选择了苏云朵给出的第二种合作方式,也就是苏云朵只负责供货,杨傲群在边城无偿使用“云裳”这个名称,由她自己自负赢亏。
这很附和苏云朵的设想,若不然她也不会特地再起草第二份合约。
苏云朵接过陈强带回来的货物单子和进价已经是又惊又喜,待她亲眼看过货物,更觉得自己的这个赚钱的门道是找对了。
京城自然不缺南来北往的客商,但是品质上乘的皮毛,依然可遇而不可求,就是有幸遇到了,那价格也是格外昂贵。
卖羊毛毡的店铺苏云朵也有看过,也曾经买过,只是对目前市场的羊毛毡的质量还真是很不满意,可是这次陈强带回来的羊毛毡不但质量上乘,而且色式新艳,花式美丽,无论是挂毯还是地毯都属于上品。
经过苏云朵仔细核算,加上人工成本和运费,甚至还加了千分之三的损耗,这批羊毛毡的成本价格依然远低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颜色单一质量粗糙的羊毛毡。
陈强送货去北边城的时候,苏云朵给了陈强五万两东凌国通兑的银票,这一趟下来不但将五万两银票全都换成了货物,甚至还将杨傲群给苏云朵打的款也全都换成了货。
这次从北边城送进镇国公府,整整十五车货,其中五车是上等皮货,五车是羊毛毡,两车则是苏云朵点名要的上等羊毛,一车是只有关外才有的药材,另外两车分别是陆达和陆瑾臻父子送回府的边城土产。
所谓的边城土产,基本就是从关外走私进北边城的皮货和药材,比起陈强采买的在品质上略要好些,想必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苏云朵原本打算将“云裳”边上的铺子买下来,自己开了铺子专门售卖从北边来的货物,最终却被陆瑾康说服,与宁家签订了买卖协议,由宁家杂货铺负责皮货和羊毛毡的售卖。
宁家杂货在京城已经开了两年半,除了华胜街的总店和杨家集的分铺,去年底又在南城那边开了家分铺,生意是越做越大,手中自然也有了不少资源。
将皮货和羊毛毡交给宁家售卖,虽说分薄了部分利润,却也分担了苏云朵身上的负担。
当这个消息传到在家庙祈福的小徐氏耳边,倒让小徐氏找到了见苏云朵的理由。
苏云朵本不打算去家庙见小徐氏,一个被长辈和男人关在家庙的女人,如果就这样让她翻出浪花来,以后还不知会如何。
只不知小徐氏给安氏带的信中都说了些什么,安氏阴着脸沉默了许多,最终还是开口让苏云朵带上大房的账册等去家庙见小徐氏,甚至还让苏云朵带上了陆瑾华和陆玉娇。
既然安氏让苏云朵去,苏云朵自然不好不去。
对此陆瑾康很不满意,却因为是安氏的决定,只得将这份不满埋在心底,只交待苏云朵,若小徐氏得寸进尺,不必给小徐氏留什么颜面,让苏云朵带上大房的账册的怀里,别忘记带上当日与陆瑾华、陆玉娇、陆玉雅打理红利所签订的协议。
虽说明知以苏云朵的能力,小徐氏必不是她的对手,可是陆瑾康的心里到底还是生出了烦躁,不由地轻轻嘀咕了一句:“当初就不该替他们打理这份红利,如今倒像是你要贪了他们的这点小钱!”
“夫君放心,我会让她闭嘴的。”苏云朵有些好笑地看着此刻略显孩子气的陆瑾康安抚道。
她能够理解安氏的安排,毕竟陆达将小徐氏休离,就算小徐氏身在家庙,依然是镇国公夫人。
就算明知如今的镇国公府是苏云朵在掌家理事,在世人眼里当家主母依然是小徐氏,小徐氏要看大房的账也算名正言顺。
当然苏云朵不给小徐氏看大房的账册,同样也说得过去。
对外小徐氏身处家庙,是为了替家人祈福。既然要为家人祈福,府里又有人裳家理事,且事事妥当,她就理当专心祈福,而不该分心的人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