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酒坊也有我的股份,别的我不敢说,跑跑腿总还是成的。”宁忠平伸手想揉苏云朵的头发,伸到半途想想不太好,想收回来,却又不知怎么地还是将手放在了苏云朵的头顶。
比起宁忠平的纠结,苏云朵反倒很享受宁忠平这种带着宠溺的轻揉,左右轻轻摆动脑袋在宁忠平的掌心蹭了蹭,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宁忠平嫣然一笑。
“舅,我想让大家都尝尝这个酒的味道,你看可否?”苏云朵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一个坛子,征求宁忠平的意见。
那坛子里装的是最后被压榨出来的残酒,品质自然是所有酒里最差的。
对上苏云朵的眼睛,宁忠平考虑了片刻却摇了头:“还是免了,要记住人心都是慢慢养大的。”
苏云朵垂眸静思,才抬起头来:“我听小舅的。”
到底还是观念有异,多听本土人士的劝总归不会出大错。
酒坊和作坊两边的人员有些小范围的调整,林二福自觉自己在酒坊的作用不大,向苏云朵请求却了更加忙碌的松花蛋作坊帮忙。
正好当时松花蛋作坊那边出了点小差错,而苏云朵和宁忠平都无法分身,苏云朵考虑再三将林二福调去了作坊,当然这事苏云朵及时向镇国公府和陆瑾康做了报备。
宁忠平暂时留在酒坊,协助张平安监控葡萄酒的发酵情况,并督促仆人们进行葡萄园的改造和田间管理工作。
离开庄子前,苏云朵与宁忠平商量是不是该在葡萄园里套种些什么。
宁忠平听了直摇头:“你舅我没种过地,哪里懂这个!”
苏云朵放眼望向葡萄地,脑子里突然想起了酸甜可口的草莓,她似乎记得见过有人在葡萄园里套种草莓的。
可是一想到种植草莓需要扣棚覆膜,而在这里除了用价格昂贵的琉璃或者用同样价格不菲的油布可以勉强用来建暖棚,并没有价格低廉的塑料薄膜,于是只能望着葡萄萄园空叹息。
没法套种草莓,并不预示着什么都不能种。
从现在到冬季还有好几个月呢,总可以种些蔬菜吧,菜跟烂叶都是葡萄园来年的绿肥。
只不过苏云朵并知道往年葡萄采摘之后都是怎么处理的,这事自然就直接交待给了张平安,让他多与彭庄头交流请教,无论是给葡萄地进行施肥还是套种其他作物自然以保证葡萄来年的产量为第一要素,要确保葡萄平安过冬。
“姑娘要不要在葡萄地里种些蔬菜?”没想到苏云朵这边刚交待完张平安,彭庄头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正要去请教彭大爷呢。”张平安看了苏云朵一眼,苏云朵微微颔首,于是他很自然地接过了彭庄头的话:“不知往年葡萄采摘以后都是如何处理的?”
彭庄头既然主动找来,自然不会有所隐瞒:“往年葡萄采摘以后,还会在葡萄园里种些蔬菜和豆子,比如青菜、豌豆、青豆这些。这样做自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葡萄休眠期间的地,这样做府里能吃上庄子里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庄子里也能多一个进项,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给葡萄地积肥。”
张平安在葛山村种了几年地,虽然没种侍候过葡萄,虽然不懂以绿养地的原理,其中的意思还是明白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正发愁该种些什么呢,彭大爷这一指点,我可就讨得大便宜了!”张平安感激地看着彭大爷,后来索性给彭大爷行了个晚辈礼,然后转向苏云朵道:“姑娘,你看,是不是就按彭大爷说的,在葡萄地里种些蔬菜、豌豆这些?”
一提到豌豆,苏云朵就想起了嫩绿的的豌豆苗,于是一语定下了葡萄地套种计划:“原来的葡萄地,一半种用来蔬菜,蔬菜的品种你们两个人商定,另一半就种豌豆吧。”
彭庄头听了苏云朵的话,不由睁大了眼睛。
十亩葡萄地的一半就是五亩地,种五亩地的豌豆太多了吧!
张平安听了苏云朵的话,则是会心一笑。
苏云朵种豌豆哪里是为了收豆子,却吃嫩豆子,她是要吃豌豆嫩梢。
根据在葛山村的种植经验,这个天气豌豆种下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采摘嫩梢,这个嫩梢只摘取上部嫩梢连带一、二片尚未展开的幼叶,每隔半月左右可采收一次,一季豌豆种下去可以采收七、八次。
现在种下去过了中秋差不多才能采摘,京城在燕山府的南方,冬季应该来得迟些,虽说采不到七次八次,怎么也能采个三次五次。
如今苏家已经不是在葛山村时的苏家了,并不靠卖蔬菜才能过日子,采摘的豌豆嫩梢多半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迎来送往,或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彭庄头惊讶归惊讶,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作为奴才按照主子的要求把差事做好才是本份。
就这样苏云朵在离开庄子之前,三言两语间定下了葡萄地的套种计划。
第383章 节礼
回到城里已快七月底,虽说离八月仲秋节还有大半个月,可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节礼往来却是要准备起来了。
事实上在半个月前,还在庄子里避暑的陆老太太,就指点着宁氏准备了一批节礼送往秀水县黑水镇的宁家、葛山村的神泉山庄以及柳东林等与他们家走得比较亲近的几家乡亲。
往秀水县送节礼,宁氏在陆老太太提醒之前就已经先开始着手准备,待陆老太太提起,就有些不好意思地拿出礼单请老太太指正,老太太并不因宁氏瞒着她提前准备节礼,反倒耐心指点宁氏,她不怪宁氏瞒着她提前准备,担心的是宁氏不懂人情世故,压根想不到节礼这件事。
宁氏准备的这批节礼并不贵重,甚至还有些寒酸,老太太却从礼单中看出宁氏准备得十分用心,这样的礼单,老太太自是不满意的,却也没有将这份不满意摆在脸上,而是拿起笔来在宁氏的礼单上勾勾划划,硬是在宁氏准备的节礼之外添加了至少两成。
特别是给宁家的节礼,加了许多京城的特产,甚至还特地给宁家那两位老人家送了两支人参。
苏诚志已经认祖归宗,是苏氏嫡出二房的老爷,宁家就是苏氏嫡出二房的亲家,这份节礼代表的就是京城苏氏的体面。
宁氏私下与苏云朵说起此事,既有些羞赧又有些感慨:“不过只是中秋的节礼,老太太就给你外公外婆加了两支人参。京城走礼还真是……”
苏云朵接过宁氏递过来的礼单默默地看了良久,在心里叹了口气道:“若咱们还没认祖归宗,娘准备的节礼自是足够体面了。”
宁氏本就不是个蠢人,苏云朵只一句,就足够让她明白了:“是娘考虑得不周全。”
苏云朵见宁氏一脸的羞愧,心里又有些不忍,伸手握住宁氏的手道:“祖母是个极为周全的人,她身边的嬷嬷办起事来也极是老道,娘多看多学,不明白的直接问祖母,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娘若是将祖母的本事学到手,以后京城又多个周全人。”
宁氏被苏云朵说得笑了起来,此后几乎每日都跟在陆老太太身边观摩学习,进步自是十分神速,婆媳之间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陆老太太着急回城,就是为了准备节礼,这样的学习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虽说苏云朵一家目前还单独住在华阳街,自从回了京城,宁氏和苏云朵几乎每日都是一大早就带着苏泽睿前往东明坊。
与其说是协助老太太准备节礼,倒不如说是老太太利用这个机会指点她们母女。
准备节礼的过程是繁琐的,好在陆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和丫环都是极得用的,一般的姻亲只需按照往年的惯例准备即可。
如镇国公府这样的姻亲,陆老太太特地在往年的基础上提了两成,昭示府里添丁加口。
另外需要走礼的自然还有苏诚志的上司、同仁以及苏泽轩、苏泽臣的师长,都是马虎不得。
如此忙碌了几日,终于在仲秋节来临之前陆续将节礼送了出去,在送礼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节礼,其中就有来自葛山村神泉山庄和秀水县黑水镇宁家的节礼。
神泉山庄的节礼除了一般的人情往来,老大夫特地给苏云朵送来了神医谷谷主的一份大礼,是孙宏飞代老大夫前往神医谷办事时谷主托孙宏飞带出神医谷的。
里面不仅有苏云朵制作化妆品需要的特色药材,还有苏云朵一直在寻找的可以给稳定葡萄酒品质的某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