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后面这段,迟迟没有说。
明帝听得脑瓜子嗡嗡的。啊?这样的吗?还能几次三番打扰魔尊,给魔尊送礼都不被捏成灰的吗?还有那个去议事厅,害怕了还能去找魔尊的吗?他父皇怎么没跟他说这事?
最可恶的还是上回自己也碰上的重阳木成精,居然一开始是这老树精,拐得迟迟又进了地宫。
明帝心思翻涌,看到小孙女完完整整坐在自己面前,还有点后怕,他跟迟迟说:“心肝啊,你知道地宫中住着的是谁吗?”
迟迟语气疑惑:“不是守护神吗?”
“是啊,”明帝默默流泪,“是守护神啊。”
他又接着说:“既然是神仙,那自然和我们凡人是不一样的。神仙要修炼,以后要飞升。迟迟这样常常打扰,是尊上心地宽广,所以才不和你计较。但身为皇储,迟迟最要紧的还是读书做功课。年后迟迟还要跟着皇祖父去上朝,所以还是不要再去叨扰尊上了。”
明帝是说过守护神不见外人,但迟迟没想到,原来自己也算是打扰守护神的“外人”。
听完他的话,小孙女明显有些犹豫。她看了看面前面容慈爱的皇祖父,又想了想自己还没能送成功的新年礼物,最后迟疑地问:“那我能去和尊上道个别吗?”
顺便干脆就去问守护神,他喜欢什么礼物,然后让老树精帮忙送进去。
但是明帝语重心长:“去道别反而显得要和尊上生疏了。迟迟专心功课,尊上以后知道了,也会理解欣慰的。”
是这样的吗?
迟迟纠结着被说服了,起身跟着皇祖父,一起离开了御花园。
*
带着小孙女回了柔仪殿,王皇后早眼巴巴等在门口。明帝面色如常,让小孙女先回去休息,然后才坐到椅子里,放松了一点点。
王皇后连忙问:“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到底是什么情况?我担心了半天,真是坐也坐不下,站也站不好。”
明帝疲惫地挥挥手:“没事了,已经好了。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尤其是在迟迟面前。”
王皇后有些奇怪:“到底什么人?”
“不是什么人。”记起小孙女高高兴兴跑进过道时的样子,明帝后背还在出冷汗,“总之我已经跟迟迟说好了,她以后不会再乱跑出去。你也别太操心了,不是咱们想的那样。迟迟好得很。”
好到能在一个月之内进出地宫七次都手脚齐全,没变成飞灰。
王皇后脸上的疑惑一点没消散,不过明帝这样说了,她也不能一直问个不停。又想到明帝的叮嘱,王皇后也不敢旁敲侧击去问迟迟。
总之小孙女平平安安,没有被骗就好了。
王皇后松了口气,但明帝却不行。他还要偷偷观察,看小孙女是不是真的再也不去地宫了。
年假过得飞快,转眼就是初六。明帝在兴庆殿开了笔,就开始正式上朝了。这一回,他是带着迟迟一起去的。
和之前的春节宴一样,迟迟的位置在皇祖父坐着的宝座后面,前面则挂了一面竹帘。她可以从竹帘的缝隙里清楚地看到下首站着的每个人,不过这些人却不可能看到她。朝臣们也没那个胆子,敢当着明帝的面,直视他的小孙女。
第一次跟着上朝,迟迟十分光荣地,听晕了。
没有议事厅那么激烈,兴庆殿好歹是个正式隆重的场合,大臣们也都文质彬彬,端着读书人的矜持,在底下兵不血刃地你来我往。
但上奏的事都是要扯皮的,你说我不行,我还觉得你不行呢。在明帝拍板之前,大家就要拼命阐述我方观点和论据,最好能引经据典,用典故事实先把对方给砸死。
迟迟没读过那么多典故,也不知道那么多史实。之前十四年里,身为大齐唯一的小公主,她一直都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就算读书也是兴起了才看一眼。和她一起玩的岳思亭,还要痛苦地背《女诫》、《女训》,关在闺房里学女工,而迟迟根本不用。
没有人敢要求这位小公主该怎么做,该怎么说。她想做什么都可以,想说什么也都可以。这样看起来,迟迟没有长成一个跋扈嚣张的公主,真的也是明帝与王皇后教养有方,再加上上辈子积了很厚很厚的福。
可是成了小皇储之后,迟迟就不能这样了。就算明帝已经想好,尽早替小孙女寻一个合适的夫婿,等小孙女生下小小皇储,他就可以手把手教曾孙如何治理天下。等他百年之后,迟迟也可以继续安安心心当无忧无虑的皇太后或者太上皇。
但在那之前,还是要由迟迟自己来面对一些事情。
比如大臣们讲的听也听不懂的典故。
一回到柔仪殿,迟迟就跑去翻书了。她甚至有点后悔,没有带着笔墨去,这样的话,就可以记更多大臣们讲的话了。下次要记得带才行。
看见小孙女如何勤奋如此刻苦,明帝与王皇后真是老怀欣慰。
王皇后捧着茶杯,眼角含泪,对着丈夫说:“咱们的小孙女真是长大了,也懂事了。太好了,太好了。”
明帝跟着应和:“是啊。”
小孙女没有再去地宫找魔尊,真是太好了。
而独自坐在书桌前翻书的迟迟,忍不住又想到了地宫里的守护神。要是能去找守护神就好了。
他一定有办法,把这些书里所有的东西,通通塞进她的脑子里去。
守护神:想得美。本人无这种功能。
第17章 元宵
于是从初六开始,迟迟不但要跟着皇祖父去上朝,上完朝,迟迟还要向皇祖父复述一件大臣们上奏的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
皇祖父听完之后会为她细细分析,这件事该如何看待,如何解决。如果迟迟记了一件引起大臣们争执的事,皇祖父还会替她解释,为什么大家会有不同的意见。
迟迟早上就忙这个,她要把皇祖父讲的东西记下来,方便以后翻阅。下午就待在皇祖父的书房里,皇祖父处理奏折,迟迟在一边自己翻书、练字。
明帝专门为小孙女编了一本书,当做小孙女的启蒙。里面是历朝历代皇帝励精图治的小故事。也记了一些被后人视为反面例子的皇帝,是做了什么事才导致王朝灭亡。
这本书明帝几年前就在着手编了,那时候他就已经渐渐起了把小孙女册封为皇储的念头。为了不让小孙女看得无聊,明帝还请了画师配图,整本书简直妙趣横生。
迟迟看的就是这本书。
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回去柔仪殿之后,迟迟连吃饭都晕晕乎乎在背书。王皇后看得简直心疼死了。她叫来宫女替小孙女按肩按手,又问小孙女:“今天大臣们有没有吵架?有没有吓到心肝?”
迟迟靠在椅子里打了个哈欠:“没有吵,今天大家都很和气。”
王皇后松了口气:“那就好。皇祖母真是担心死了。”
迟迟于是坐直了安慰她:“皇祖母不用担心,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王皇后就揉揉她的小脑袋:“长多大都是皇祖母的心肝。皇祖母叫人替你熬了燕窝粥,一会儿回去了,记得先喝了再睡觉。”
迟迟答应了,等回了自己的卧房,王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果然送来了燕窝粥。
喝完粥躺在床上,没过多久迟迟就睡熟了。她以前都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还没有哪天像这样一刻不停一直在做事。
一天下来,实在累得慌。
又过了几日,岳思亭进宫来找小皇储,一进门就看见迟迟趴在通炕的小桌上背书。她踮着脚走进去,弯下腰对着迟迟猛地大喊一声:“嘿!”
迟迟立刻被她吓得从书上爬起来。看见是岳思亭,迟迟又趴了回去:“我要被你吓死了。”
岳思亭连着“呸呸”几声:“正月里说什么死啊死的,不吉利。”
她坐到迟迟旁边,凑过去看了一眼迟迟面前的书。
不感兴趣。
岳思亭于是问迟迟:“我听说今天休沐,知道你会休息,所以才特地来找你的。你后天有空吗?”
迟迟顺着她的话回答:“今天十一,要再过五天才是下一个休沐。后天就没空。”
哪知道岳思亭忽然冲着认认真真算日子的小皇储笑起来,她说:“后天是元宵假呀,怎么会没空?你个小傻子。”
对哦。
迟迟忽然反应过来,马上就是元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