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一声,主院的门被推开,从外头进来一个端着水盆的丫头,这丫头穿着粗使丫头的衣裳,双眼木讷得很,把水盆搁在了架子上,便拧了帕子走到床边,一板一眼的说着:“公子,奴婢给你敷一敷。”
宁衡还没从方才的疼痛中回神,咬着牙说道:“少夫人呢?”
丫头捧着帕子往他脸色盖去,面不改色的听着宁衡“呲”声个不停,回道:“陈郡主接少夫人去外头看宝马去了。”
看宝马?
她把自家相公给打到在床上下不来,如今就派了这么个连眼色都不会看的丫头来给他伤上加伤,她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若说昨晚以前,月桥在宁衡眼里那还是娇滴滴,柔柔弱弱的娇女子,需要人宠、需要人疼,但现在,脑子里那个月桥已经完全颠覆了。
他不曾想过,那娇弱的身子爆发起来会是那样狠,当日在月家被大舅子给提着,他还安慰自己那是因为大舅子块头大、杀猪匠吗自然是力大无穷,但是绝不会想到,他新娶的媳妇,那娇小的身子丝毫不比大舅子弱,甚至,更毫不留情!
若是早知道,早知道,他就算在贪恋美色也得敬而远之啊。
粗使丫头一板一眼的给宁小候敷了敷脸,手,其他地方便不碰了,等弄完福了一礼,端着盆子又出去了,宁衡憋着气叫住他:“等等,本公子饿了,给我拿些吃的来。”
丫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少夫人临走前并不曾吩咐要给公子准备吃食,公子不如等少夫人回府后同少夫人讲了再说。”
“……”
他如今连要个东西,填饱个肚子还要看人脸色不成?
这是宁家,这些下人到底知道不知道?
粗使丫头走后,宁衡躺在床上喘着粗气,转着眼珠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金陵大街上,来自里国的商人们正在展示他们的马匹和布匹,马是好马,还带着几丝被自由自在养出来的野性,布匹也是极好的,乃是上佳的布料,没有繁复的花纹,没有精致的绣活,但这里国的布匹却是带着从未见过的料子。
里国人说那是皮子,跟大都的布料、波国的纱都不同的是,这皮子似乎更加暖和一些,也有人小声的嘀咕,什么“果然不愧是野蛮国人”之类的,说的就是这里国人常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生活,伴随他们的,就是成群的牛羊马匹,强健的体魄,豪爽的吃喝,粗狂的大嗓门,对金陵这座处处精致典雅的城池来说,老百姓们自然是对这种完全相反的性子不习惯的。
但对月桥和陈明月来说,同这些人打交道倒是十分合胃口的。
里国的人普遍说话直接,虽说实话偶尔伤人,但同这样的人交谈也是一件放心的事儿,不用斟酌一字一句,不用怕得罪人,让人心里不满,因此,两人也是直来直往,买了好些里国的吃食、布匹,甚至月桥还帮着陈明月砍价买了匹马,两人乐不思蜀的,最后还去了酒楼用了饭。
“唉,小桥,我第一回知道你这么厉害,”作为郡主,尤其淮南富庶之地,王府向来是不缺钱的,每回陈郡主出门,只要她看上的,后头的下人们总是买买买,这还是第一回经历跟人砍价这样新奇的事儿,不过里国人耿直,跟他们砍价也没多余的扯嘴皮子,能卖就卖,不能卖就摇头,也不做多余的推销。
月桥道:“这没什么,从前看摊子看多了。”
作为有一个猪肉摊店铺的闺女,怎么可能不会讲价?若是不会,恐怕猪肉摊早就开不下去了。
想起猪肉摊,月桥顿时想起了在芦苇街上她大哥开的那间猪肉摊,说来还不成去过呢,月桥想着待会用了饭回朱雀大街时顺便过去一趟,却完完全全把宁府里头嗷嗷待哺的宁小候给望得一干二净。
等她们慢条斯理的用了饭后准备下楼,与那楼下上来的人正撞个正着,但若是不熟悉的人,倒也就穿行而过了,但谁让大伙都认识,还有些尴尬呢?
月桥最先笑了起来:“二哥,”她转向另一人,神情未变:“淮哥儿。”
第53章 宁小候
不过一月多前,他们还是有婚约,并且只要过了今年便要结为夫妻,彼此满意的一对佳偶,却因为一场人为的插手,从此天各一方。
这也是从出事到现在,他们这么久来第一回相见。
相比月桥的淡然自若,月淮脸色还有些苍白,定定的看着眼前的人,发现她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丝毫改变,还是从前那个笑若春花、让他心尖发颤的人儿,嘴角抖动了半晌,却怎么也不能故作无事一般说出“你还好吗”这四个字。
月桥很好,相比她,他要显得狼狈得多。
月淮下意识的唇角勾起笑,不着痕迹的理了理衣摆,终究说出了两个字:“小桥。”
“唉客观,你们认识啊?”引人上来的店小二问道。
其实所有的心迹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而已。
“哦,”月淮还有些没回过神,道:“认识。”
“那……”
月余煦打断了店小二的话:“先上去座座吧。”
月桥正要拒绝,陈郡主却搭着她的肩膀一下应了下来:“好啊好啊,反正回去也是闲得慌,还不如在楼上看看下面人来人往,也别有一番意思,是吧小桥?”
却不知这番话让月桥诧异的撇了她一眼。
顺着月桥的目光,见陈郡主似乎是容光焕发一般,笑得明艳夺目,而她的视线对着的正是她二哥!
方才不是还喊着累,要回去歇息?
这一瞬间,所有疑惑和不解都在月桥心里解开。从陈郡主的言行举止,那些怪异之处,与她拉近关系,还问她什么小花的事儿等等,不过是因为这位淮王家的郡主殿下,动了春心罢了。
若不是二哥说过郡主对他不假言辞,还曾当他是登徒子甩过鞭子,顺着这些蛛丝马迹她早就该知道的。
只是,她着实不知这样不合的两个人,错了,应是这样不喜二哥的陈郡主为何会一改初心,如今却看上了她二哥。
罢了,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月桥随即点点头,顺着陈郡主应了下来:“是啊。”
于是,一行人又回了楼上入座。
月余煦两个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也是听闻了里国商队来了大都,随行带了不少里国独有的产物,过来瞧一瞧里国的骏马布匹,亲自验证里国人的不同。
月余煦给众人都满上茶盏,开始道:“我方才和淮哥儿去商队里转了转,那些骏马布匹果然是不同凡响,里国身处草原,整日与牛羊为伴,身体强壮,可谓是马背上的族民,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大约三十年前,里国边境和大都边境发生了一场大战,最后两败俱伤,至此,这才安定了下来,若是说踏入大都境内,仿佛倒是头一次。”
里国在草原上安家落户,那里遍布牛羊,满地青草,虽没有都国人的生活来得多样,但吃喝不愁,倒也不曾起过要抢夺占领都国的意思,这些年,周边国家互通往来,又为各自国家带去了利益,里国眼凑着也动了心思,派了使者过来把从前的恩怨一笔勾销,随后又派了商队过来跟都国做起了贸易往来。
明昭书院里对里国来访分成了两派,一派说两国应以各自利益为先,以后与同他国一般,也派出使者和商队出访,一派说里国不安好心,如今来都国不过是为了知根知底,好把他们一网打尽。
这两派争论不休,书院的先生们对他们的争执却没有任何意见,只让人写上一篇文章,描述里国和都国各有甚不足等等。
月桥抿了口茶,突然问道:“二哥,我记得下月你们要考试了吧?”
月余煦和月淮目前都是秀才公的身份,若是下一场考核过了便能拥有举人身份。
都国的科举是每隔一年举行,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轮流,月二哥获得秀才公身份的时候还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初出茅庐,又窝在渭水府,任谁也料不到小小一个地方,还能同时考中两个秀才,连带的,月家村也很是风光了一阵。
如今他们已经身在了金陵,还在都国最优异的学府明昭书院读书,今年这场科举,对月二哥和月淮来说,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月余煦笑道:“是啊,我和淮哥儿在月中便要启程回乡,由水路坐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