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小脸透着不快,她冷冷说:“不过就是寻常滋阴补血的药罢了!遇喜这种事儿,还是得看些福运的。”
海贵人温婉的笑容有些维持不住,敦嫔这意思便是她没有怀龙胎的福气了吗?!
那贵人最是瞧不上年氏这般嘴脸,她冷哼一声,“但愿敦嫔腹中怀的是阿哥,否则皇上肯定会失望透顶的!”
年氏被那贵人这不善的语气气得胸口一阵气闷,心里也不免惶恐,皇上本就不打算封她为妃,若诞下真的是小公主……
姚佳欣瞧见年氏被气得有些喘不上气来,也怕她在碧桐书院气出好歹,便道:“好了,都少说两句吧!”
那贵人立刻明媚一笑,道:“婢妾这是羡慕敦嫔好福气呢!心里自然也是盼着敦嫔能给皇上诞下一位小阿哥。”
姚佳欣摆了摆手,“今儿也不早了,便都散了吧。”
众人赶忙起身,屈膝辞别。
嫔妃散去后,浓云忙往薰炉里添了些香料,她低声啐道:“这敦嫔真是小人得志,怀个龙胎像是多了不起似的!”
姚佳欣笑了:“能够身怀龙裔,的确是很不了不起。没瞧见海贵人、那贵人都羡慕怀了呢。”
浓云撇了撇嘴,“其实娘娘何必免了敦嫔请安之礼?虽说漪兰殿有些远,但也用不着敦嫔亲自走来,坐着肩舆有什么好辛苦的?”
姚佳欣淡淡道:“本宫不是体恤她,是不耐烦见她那张脸。”——虽说是一张赏心悦目的脸,但那姿态却总叫人喜欢不起来。
“还是海贵人、那贵人、云贵人几个瞧着顺眼些。”姚佳欣笑着打趣,海贵人端庄秀雅、那贵人明艳光鲜、云贵人娇柔清婉,可谓是春兰秋菊,各有其风采。
四爷陛下真是好艳福啊。
姚佳欣心中着实羡慕。
回到漪兰殿,年氏便直接倒在了美人榻上,她如西子捧心般捂着沉痛的心口,眼中水意泛动。
菊簪忙去了平气丸,端了温水伺候自家娘娘服下,“娘娘,您别把贵妃的话往心里去。您怀着龙胎,不宜伤悲。”
年氏服下平气丸,心口这才好受了些,她含泪道:“贵妃不敢胡诌圣意的……”年氏低头看着自己的圆润肚子,眼中泪水晃动,“皇上之前明明很关心本宫的,怎么会一转眼就……”
菊簪叹了口气,皇上关心的也只是娘娘腹中的孩子而已。
“贵妃为何要阻我封妃之路?”年氏又是愤恨又是悲怆。
菊簪低声道:“武氏可是贵妃一手提拔起来的四妃之首,遭此变故,贵妃娘娘岂会不恨您?”
“我——”年氏喉咙一噎。
菊簪小心翼翼道:“贵妃娘娘明显是对您有所不满了,娘娘最好还是想法子化解一下。否则……”否则娘娘怕是没有封妃的一日了。
年氏心中泛起浓浓的无力感,“可是,贵妃都不让我去请安了,我还能怎么化解?”
“这……”菊簪也是愁上心头,便道,“娘娘如今不宜多思多虑,不如先养好了胎,诞下小阿哥,再慢慢化解不迟。”
年氏惆怅地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有贵妃吹着枕边风,皇上是不会封她为妃的。想到这点,年氏不禁又是恼怒,又是绝望。
这时候,宫女幽芷挑开帘子进来禀报:“娘娘,吴太医来请平安脉了。”
年氏忙理了理衣装,这才叫请了吴太医进来。
因敦嫔遇喜,吴太医也是每五日一趟地来漪兰殿请脉。年氏皓腕纤细,脉搏比寻常女子要微弱且偏快些,自遇喜后,脉搏除了有滚珠之态,还隐隐涩滞。
吴太医暗暗叹了口气,只得再度劝慰:“娘娘今日心情可是又不畅快了?”
年氏不忿地哼了一声,“还不是因为有人故意惹本宫生气?!”
吴太医一脸无奈,“还请娘娘务必平心静气,勿躁勿怒,这样胎像才能安稳。而且天气冷了,娘娘要注意保暖,尽量不愿去太远的地方。”——这是建议年氏不要去碧桐书院请安,那自然就不会跟人怄气了。
年氏叹了口气,“本宫知道了。”
吴太医暗暗头疼,但愿敦嫔是真的知道了!这胎像本就先天虚弱,若不好好养着,哪怕是生下来,这孩子只怕也是……
第390章 伴读人选(爆更33)
自那日之后,年氏便再不曾来碧桐书院请安,安安静静呆在漪兰殿养胎,倒是叫后宫难得安宁了一阵子。
年氏遇喜,让那贵人、海贵人、云贵人等人的侍寝次数略有增加,但依然都未有喜讯。
四爷陛下虽不喜年氏姿态,但每个月还是会抽时间前去漪兰殿探望,赏赐了年氏不少上好的滋补品。
寒冬日渐凛冽,在这样的日子里,三阿哥的后院那个侍妾方氏竟小产了,给这喜庆的年底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那方氏怀孕指出,胎息就有些弱。为此,三福晋不但免了方氏请安,还赐予了方氏不少燕窝、阿胶补胎,太医开的安胎药也是一碗不落地喝着,终日在屋里养着,但胎息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养到三个月,终究还是落胎了。
为此,齐妃十分愤怒,觉得是三福晋不够贤惠,将这个儿媳妇劈头盖脸地训斥。
其实这事儿还真怪不得三福晋,三阿哥年少多病,那方氏的年纪也不过十六七岁,本就不是适合孕育的年纪。方氏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怀的是四爷陛下第一个孙辈儿,不知多少人盯着,三福晋也是生怕保不住胎,自己的名声要饱受质疑,因此就差没把方氏当祖宗供起来了,饶是如此,孩子还是没能保住。
对此,三阿哥虽有些伤感,但更心疼福晋无辜受到生母的迁怒,倒是愈发疼爱呵护,夫妻感情倒是愈发好了。
这一日,宗室近支的福晋们入宫请安,其中多了一张新面孔——便是愉郡王弘旺新封的侧福晋张氏。
这张氏是愉郡王的表妹,自入府以来便深得宠爱,先前又为愉郡王诞下了庶长子,故而得了侧福晋的位份。相比之下,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虽然也紧接着有喜,但只诞下一个小格格。
“妾身愉郡王福晋携侧福晋张氏参见贵妃娘娘!”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世家大族,这规矩礼仪优雅而端范,相比之下那个张氏行礼便有些局促,礼数也不太周正。
不过姚佳欣也不至于挑这等小错处,直接免礼平身。她打量着那张氏,因产后之故,张氏身量微胖,那脸蛋虽然白皙,但五官生得只能算是秀气精致,论姿色——尼玛还不如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呢!
姚佳欣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四爷陛下那位半路抢来的儿子——弘旺,那相貌生得可谓是温润如玉、公子无双。和这张氏,实在不怎么般配。
姚佳欣就纳闷了,弘旺怎么就迷上这么一位了?
伊尔根觉罗氏忙屈了屈膝盖:“贵妃娘娘,张妹妹这是头一次进宫,难免有些拘谨,若有失礼之处,还请贵妃娘娘海涵。”
这伊尔根觉罗氏里里外外还真是贤惠得紧。
十四贝子福晋完颜氏打量着伊尔根觉罗氏:“听闻,这张侧福晋的位份,还是你主动提请的呢。”
伊尔根觉罗氏含笑道:“张妹妹给爷生了长子,性子又温厚体贴,理应加以封赏。”
完颜氏撇撇嘴,不置一词。
姚佳欣含笑问:“小格格和小阿哥都还好吧?”——在本朝,不止是皇子可以被称作阿哥,皇孙、王府之子也可以称之为阿哥。
“多谢娘娘关怀,都很是康健,只是尚在襁褓,冬日又冷,等来年天暖,定抱进宫给您磕头。”伊尔根觉罗氏笑容款款道。
姚佳欣点了点头,对于愉郡王子嗣,四爷陛下也当成亲孙子般,亲自赐名永琼。
待到愉郡王嫡福晋侧福晋走后,十四贝子福晋忍不住啐道:“那张氏相貌平平,举止也透着小家子气,根本禁不起抬举!这愉郡王福晋何必抬举这么一号人?”
姚佳欣笑了,是啊,这般特特主动提请加封侧福晋……这位愉郡王福晋很是聪明呢。
“正是因为张氏怯弱小家子气,所以才要极力捧高。”——只有捧得高了,才能叫她得意忘形,登高易跌重啊。
完颜氏听得一愣,旋即便明白了,她低声咕哝:“我还以为她是傻的。”
姚佳欣笑了,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格格,有几个是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