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对罐头厂很有感情,也很感谢郝部长把他招进厂来,让他当上了工人,摆脱了在农村种地的繁重劳动,可他却并不想把自己的青春时光都和这个小小的罐头长绑在一起。
这时候不管是厂矿、银行还是报社、政府,那都是属于国家的。
莫小林从罐头厂调到报社也只是遵从党的领导,属于正常的职务调动,可他要用了厂里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就不一样了。
现在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他们罐头厂又太小一年一个名额都费劲,那都是给厂里培养自己的人才的,你要不在这儿长期干又占用人家的稀缺资源,那就说不过去了。
对这点莫小林还是想得很清楚的,他是上过大学的,也知道历史进程,所以对这时候去上大学的事,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一心想着想去当记者,到处采访,长见识,倒买倒卖呢!
莫小林虽然文章写的还不错,可要不是有被主席夸奖过的光环在,人家报社主编也不会特地过来一趟,还征求他的意见让他考虑,直接调动一下职务,他就得乖乖去上班儿。
不得不说,主席的那一句夸奖让他实在是沾老大光了,那点儿物资奖励根本不算什么,隐形的政治资源和在这混乱的几年给他提供的保护才是最主要的。
莫小林回到办公室,一边拿着报纸装模作样,一边幻想着当了记者以后全国各地到处跑,利用空间投机倒把的美好生活。
想到年后要去报社当记者,莫小林兴奋又期待。
虽然罐头厂的工作安稳又清闲,可窝在这个小县城,每天千篇一律地写着报告,上着班儿,这日子也太平淡了,激不起一点儿水花。
现在厂里有需要,他还能写写文章发表一下,出一出风头,可就这样一个几百人的小厂子,在这样一个严苛的局势下,能写的也就那些,以后还是得安安分分上班。
这样平淡的日子,哪有当记者有趣味,有意义,有钱途。
怎么说也穿越了一把,又有了一个从前没有的健康身体,现在有机会到处跑一跑见识见识,莫小林哪里能甘心继续在这个小县城窝到改革开放去。
离高考都还有七八年呢,要是一直窝在厂里也太浪费了,再说过几年孩子也出来了,上了大学更是得把媳妇儿孩子都接出来,得跟媳妇培养感情,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还得操心爹娘兄弟,改革开放的好机会要是赶不上趟,家里人可真的一辈子种地了。
到那时候要忙的事情太多,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没有后顾之忧的到处跑,这样的好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啊。
既然要调走了,那么以后厂里再扩大生产,招临时工他就肯定插不上手了,那这次这个司机班的学徒工就必须把准了才行。
新车已经联系好了,年后就能开回来了,可那时候他也要调走了,在厂里可就没有影响力了。司机班的学徒又是个抢手的活计,要是出点儿变故让人插一杠子抢走了,他也只能干看着。
看来还得去大师傅家走走关系,让家里人早点过来学着,到时候提车的时候再跟着跑一趟工作就肯定稳当了,也就耽误点儿公分费点儿粮食生活费,总比工作让人翘了的好。
就在莫小林期待着新工作,考虑着安排家里人的时候,齐贵同志已经风风火火地拿着报纸进来了。
“小林同志!小林同志你快看!你的文章又上报了,就是这篇!”说着就激动的把报纸拍在了莫小林的办公桌上,指着上面的文章唾沫横飞的说道:“你看!就在这儿呢,《工人同志那有力量的一只手》,这是写王定国那篇吧!还有这呢,《钢铁的意志,燃烧的身躯》两篇都上报了。不仅红星报社发表了出来,就连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都跟着刊登了这两篇文章”
“小林同志你写的可真好,太有感染力了,连我看了都敬佩的不行,恨不得撸起袖子去干一场,可我这搞文字工作的空有一腔热血都不知道怎么发泄,哎呀,我想起来了,新车间那边的标语还没写呢,这可不能耽误,我这就写上去!”齐贵同志风风火火的进办公室,激动的手舞足蹈的说了一阵,又去他自己的办公桌上忙乱的翻箱倒柜拿了个小本本儿,一阵风的又跑了出去。
莫小林也没想到平时慢性子,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齐贵同志还有这么风风火火的时候。
莫小林摇了摇头,拿起桌上齐贵同志拿来的报纸看了起来。
两篇文章虽然是一前一后寄出去的,却是一起刊登出来的,好几份报纸都有,特别是工人日报,《钢铁的意志,燃烧的身躯》还占了头版头条,另一篇文章篇幅也不小,莫小林越看越得意,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心情正好呢,就差得意的哼小曲儿了,却忽然想起上次被人围观的悲剧,庆幸着办公室这时候没人,急忙收拾好报纸准备回宿舍慢慢看。
等莫小林偷偷摸摸溜回宿舍,一边吃着盐水花生就着粥,一边翻看报纸的时候,厂里刚下班的工人同志们也都被热心的齐贵同志分享了这一个劲爆的喜讯。
一下子整个罐头厂,不管是宿舍食堂还是工厂车间,都在拿着报纸传阅着讨论着。
王定国更是被看稀奇的同志们围在中间,挣着抢着摸他那有力量的一只手,眼看到了家门口都走不进去。
不过王定国这时候却一点儿不也不介意同志们的打扰,他自豪地伸出只穷劲有力被锻炼的满是肌肉,还有点儿畸形的手,让新奇的同志们又摸又捏,即使被人咬了两口也笑的哈哈的,这个平时老实自卑的汉子,难得的重拾了自信,捡回了残疾以前灿烂的笑容。
他媳妇儿在门口儿看着这一幕也笑着擦着眼泪。
几个孩子也跑过去争着抢着想摸摸爸爸那有力的手臂。
就连他瞎眼的老娘听到外面的热闹羡慕,也杵着棍儿摸了出来,听清了他们的话,摔了跤也不觉得疼,浑浊的双眼止不住的流下高兴的泪水。
因为莫小林的文章,活着的王定国摆脱了残疾的自卑受人追捧,死了的沈有柱也被他儿子把遗像挂了出来,就挂在大门口,还带着一家人又是敬礼,又是鞠躬的,很多看热闹的工人同志也跟着一起,跟追悼会似的,比死的时候还要热闹。
这下子莫小林更消停不了了,哪怕他躲回了宿舍,也被疯狂的同志们敲开了房门,要不是下午上班儿铃声响了,他都不知道要被人围观多久?
不过虽然烦人了点,好处却也是不少的。
不说厂里又奖励给他的几件罐头,就说他家里人过来司机班当学徒的事儿,领导也给了他准话,随时都可以来上班儿。
就连他拿着礼物去大师傅家里拜托,人家也客气有礼,拍着胸脯保证好好教,最后要不是他态度强硬,手里的糖和桃酥都送不出去。
不过这次虽然也上了报纸,却没有福气再让主席夸奖了,热闹稀罕了一阵儿,快过年的时候大家也消停了下来。
过年了厂里也停了工,全厂工人都要放两天假,莫小林他们这些不用进车间的,更是有三天假期。
因为莫大山这次也要放假回家,一个村的也不可能分开走,不能用空间偷懒,莫小林对装了好几件罐头的大袋子头疼的烦恼着,不知道他这小身板儿能不能把些东西搬回家?
第52章 朋友发小
这次没有主席的光环,工厂奖励的罐头就没有肉罐头了,玻璃瓶的水果罐头又重又沉,满满的四箱,不比上次轻多少,而且他年后就要调动工作了,宿舍是厂里的,肯定得收回去,他哥就算来工作也是个临时工,没有资格住单身宿舍的。
宿舍里的东西肯定都得搬回家,别看一个十来平的小宿舍,他也没住几个月,可真是添置了不少东西,桌子柜子就不说了,煤炉子、锅碗酱油瓶子这些做饭的家伙事儿收拾起来就得一大堆了,而且还可以趁这个机会,拿点空间里的粮食出来带回家,还有从家里拿来的衣服被褥、暖水瓶、搪瓷盆,这些东西琐碎,比结婚的时候拉了些嫁妆家具还要麻烦。
所以莫小林这次回家就把暖水瓶拎上了,免得下次搬家的时候东西太杂,给磕坏了,他倒是没啥,家里人得心疼死。
反正待会儿还有莫大山一起回去,凭他俩的关系,他东西又少肯定得搭把手,害得他不能用空间偷渡,莫小林使唤起人来很是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