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向自己父母描述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机会成本,当然这些专业的属于赵安都不会提及,他只是用一些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今年猪蹄的价格又涨了三毛,蓉城房子的价格也正不断攀升。
对于生活中的物价,赵父赵母都有直观的感受。听着赵安详细的描述,的确让赵父赵母有一种感觉:如果现在不买铺面,以后想买都买不起了,那就真的是亏大了。
“要不我们多贷点钱,先买房子给买了?”
赵父还是更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蓉城租房生活,让他总有一种漂泊的感觉。比起店铺,他还是更想要买一套自家住的房子。
房子肯定要买,但还不是现在。赵安继续说道:
“爸,我们家现在都快成卤菜仓库了。难道以后又要在家里卤菜吗?”
赵母也忍不住插话,说道:“这厨房真的没有办法坚持了,现在三个的连锁店都快放不下了,如果以后再有新的连锁店怎么办?”
听到这个理由赵父也无法反驳,每一个连锁店都能给自己家带来明显的收入提升。
收入的提升让赵父下定决心,说:
“我明天就去详细问问贷款的流程。”
看到自己的父母这么有干劲,赵安也放松了很多,既然有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铺面,那就会有第二家。赵安可没有想停止过“叶氏秘卤”的扩张,毕竟他可是知道后世戏称某个连锁快餐行业巨头的主要是收入来源便是房地产。
不过赵安也不忘提醒自己的父亲一句:“爸,别忘了先去找有没有要出售的铺面。”
寻找合适铺面并没有这么容易。赵安开学都一个月了,赵父才在离农贸市场大约有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待出售的铺面。
赵父对于位置不太满意,因为距离菜市场距离已经有些远了,赵安反而有些惊喜。因为这个店铺距离后世某著名商圈位置很近,以后人流量相当巨大。
在赵安的规划中,叶氏秘卤未来的定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卤菜,应该更加偏向于年轻人喜欢的辣、卤零食。
在中低端的餐饮领域,年轻人才是未来绝对的消费者。赵安可不想让叶氏秘卤以后永远只停留在每个菜市场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赵安在平时试吃卤菜的时候,会尽可能提出一些偏向于甜、辣口味的建议。
虽然店面已经选好,但是贷款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过程。哪怕有着政策上的支持,也有合同、审查、放款、所有权转让等诸多步骤,前前后后又花费了十多天,赵安一家才真正拥有了在蓉城的第一处不动产,哪怕它仅仅是一个三十多平的铺面。
但这只是一个开端,赵父赵母最近在商量着该如何装修一下店铺。现在绝大多数的食品店就是简单地用石膏粉简简单的粉刷墙面,最多再铺上一下瓷砖。
别说赵安对这么简陋的装修不满,就是父母二人也觉得过于简单,而且一点都不卫生。
所以店铺都已经到手半个月了,还一直没有开始装修。
这个时候计嘉树反而给了赵安灵感。
第49章 肯德基
赵安回老家前计嘉树送了两罐鸡茸辣椒酱,其中一瓶被计父直接拿去送人, 还有一瓶则在春节的时候, 被计嘉树的亲戚们当下饭菜吃完了。
计父反复夸奖了辣椒酱几次, 但是暂时没有向计嘉树透露其他的事情。这让计嘉树有些失望, 原本还在想可以帮自己的朋友赚钱呢。
等赵安回来后, 计嘉树还是如实把辣椒酱的情况告诉了赵安。
赵安当然不会在意小事,只是问了计嘉树一句“你喜欢吃辣椒酱吗?”
在得到计嘉树的肯定回答之后, 赵安又去超市买了两个玻璃瓶封装好辣椒酱交给计嘉树。这在赵安看来就像平常的赠礼,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毕竟计父计母对赵安也特别好,平时给计嘉树买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不忘给赵安买一份。
导致现在赵安和计嘉树有很多一模一样或者只是颜色不同的东西, 比如之前防晒的鸭舌帽、平时随身携带半透明的运动水壶、风格简洁的文具盒甚至是毛茸茸的围巾。
再加上他们平时在学校的形影不离, 如果不是两人的名字和长相完全不同,恐怕会有不少人会认为他们两是兄弟。
对此赵母的回报则是每次计嘉树来家里玩的时候都会大展厨艺, 而且因为想让计嘉树每次都能有新鲜感,所以赵母也在不断学习新的菜式。
很多其他地区、国家的菜式, 赵父和赵安都只有托计嘉树的福才能尝到。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的说法而已, 毕竟农村人一直强调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不过赵母还真的有想过收计嘉树为干儿子, 只不过始终觉得计父计母看不上他们家,所以没有提及过这件事。
至于赵安是怎么知道的?他妈有事没事就在他前念叨“要是有计嘉树这么一个干儿子就好了”,赵安能不知道吗?
抛开这些不谈, 两家人的确因为赵安和计嘉树的关系而越来越亲密。
所以当计父看到自己儿子又拿回两瓶辣椒酱的时候,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拒绝。只是在想着该怎么请赵安吃个饭, 毕竟华夏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
恰好计父听自己的朋友说,蓉城开了一家西餐,生意火爆,尤其是小孩子们特别喜欢,便把这件事给计嘉树说了,让计嘉树有空请赵安去尝一尝。
“赵安,我们周末去吃饭吧?”周一上课的时候,计嘉树连忙来邀请赵安。
“怎么了?突然想去外面吃饭了。”
计嘉树平时向他表达善意、约他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绝对不包括吃饭这件事。
因为外面那些两个孩子能够接受价位的餐厅,绝大部分都不如赵母做的好吃。
与其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背负极大可能踩雷的代价去寻找平价的美味,还不如就在赵安家里吃饭,然后再一起出门玩耍。
不过因为知道最近特别赵母辛苦,从赵安寒假回蓉城后,计嘉树就从来没有提过吃饭的事情。反倒是赵母经常念叨让赵安把计嘉树带回家来吃饭。
是以赵安对于计嘉树今天的邀请特别好奇。
“我听我爸说,王府路那边开了一家西餐厅,特别好吃!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排队,我们一起出尝尝吧。”
曾经经常出入各种高档宴席,甚至还经常出国演出的赵安,对于各国美食都有不少了解。94年开在王府路的西餐厅?如果是正宗西餐的话价格可能会比较昂贵,赵安感兴趣地问了一句:
“你知道那家西餐厅是卖什么的吗?”
“嗯,我知道。那家西餐厅是卖汉堡包和炸鸡的!好像叫做肯德基!”
早就做足功课的计嘉树以抢答的速度说出了答案。
肯德基!
这不就是赵安之前还开玩笑想主要收入不是卖炸鸡而是房地产的某一知名国际大型连锁快餐店吗?
其实从叶氏秘卤创建以来,赵安就一直关注着华夏食品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像肯德基这种对于华夏餐饮行业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自然是赵安的重点观察对象。
只不过现在国内的通讯手段还是太慢了,赵安能够了解国际、国内咨询的手段只有报纸。而且全国范围的报纸根本不会关注蓉城肯德基这种小事。
蓉城日报、蓉城商报倒是有可能会报道,但是赵安从下东村回来后,家中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他还真没时间看报。
没有想到肯德基就已经开业,赵安虽然大致知道肯德基进入华夏的时间和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具体的情况却不怎么了解,毕竟上辈子的94年,赵安家还上一个租房内,离王府路特别远。
这可是一个大事情。肯德基的出现以及遍地开花,代表着华夏的餐饮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品牌、连锁、服务会越来越重要。
想到叶氏秘卤不过刚刚买下第一家店铺,而且还没有开始装修,赵安真切地感受到了紧迫感与压力感。
不过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呢?在国外远不及麦当劳的肯德基就因为比对方提前几年进入华夏,占据了一个让麦当劳羡慕不已的优势地位。
现在距离麦当劳在蓉城出现应该还有几年,起码要在麦当劳出现在,把自家的连锁店铺满整个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