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闻远眼帘微垂:“哭什么?”
“还能哭什么?说大儿媳妇对她不好呗,就跟以前住一起的时候似的,好的一口轮不到她,拼死拼活挣工分,儿媳妇不念她的好呗。”
贺闻远下颚线绷得紧紧的:“奶奶,您这是心软了?”
贺奶奶轻哼了一声:“这不是你娘自找的吗?安生日子是她自己不要过的,非要折腾,我要是心软,我这不是成了老糊涂了吗?”
贺闻远点头:“那就是了,那边怎么说也是她儿子媳妇儿,以前还不是一起过了两年,没事,奶奶,你别心软就成。”
他妈那个人,好赖不分,对她好,她也不记在心上,还那么算计他。
这房子是初蔚的,说什么也不可能让她回来住。
就让她多吃吃大儿媳妇的苦头吧。
奶奶说的对,那都是她自找的。
送完礼物,初蔚留在贺家吃了个晚饭,晚饭之后,贺闻远送初蔚去知青宿舍。
小村庄和省城不一样,没有电灯,今儿才初五,月亮也不亮。
于是,贺闻远大着胆子抓住了初蔚的手。
初蔚娇嗔,压着声音道:“你也不怕被人发现。”
“怕你冷。”
初蔚轻哼:“当兵的,我发现你挺会冠冕堂皇的啊。”
这兵哥哥,绝对腹黑,亏她以前还总觉得他是老实人呢。
跟墨一样黑的夜色里,贺闻远嘴角微微上扬,笑声宠溺:“说的是实话,你这丫头不要小人之心。”
初蔚哼哼唧唧的。
他的大手暖暖的,她的小手软软的。
夜晚,万籁俱寂,春雪在融化,初蔚脸上带着笑,一路被贺闻远这么送回了知青宿舍。
宿舍院子里一株红梅开得正盛,幽香让人忍不住心情悸动,两人在宿舍门口难分难舍了一会儿,初蔚这才进了屋。
一进屋,就看到黄晓瘫在床上。
“这一路,又把我折腾死,才来一晚上,我就开始怀念我家里的大床了,好在只有六个月就可以结束了。”
一抬头,看到初蔚脸红扑扑的:“你这是冻的还是热的还是羞的?”
初蔚睨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呢?”
黄晓抱着枕头:“我还能不知道吗?肯定是贺副营长送你回来的,你两肯定在门口依依惜别的。”
初蔚:……
好吧,这黄晓还真是个半仙,还真是被她给说中了。
第247章 大收情绪值
初蔚空间里现在有二十亩地了,板蓝根的幼苗市面上也很难买到,她便花了一千情绪值买了一批板蓝根的幼苗种了十亩地的板蓝根。
她要当大户。
她记得春天之后,市面上的板蓝根大涨价,很多穷人甚至都买不起板蓝根了。
时节很快过了清明节,乍暖还寒,外面阴雨连绵。
初蔚陪着村里的文书去育蚕站领了蚕苗回来,分给了每家每户的村民。
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有条件养蚕,至少要有单独的一个蚕室用来搭建架子。
支书和队长承诺了,养蚕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养蚕最后结的蚕茧子,收成之后,都算村民自己的收入。
所以,有空屋的人家,都是非常积极的。
杜丽家有一个哥哥,哥哥已经成家和她爸妈分家了,所以他们家是有空屋用来养蚕的。
初蔚到杜家分了蚕苗,杜丽的脸色很难看,觉得初蔚是过来向她炫耀显摆来了,收了蚕苗,一声都没吭。
初蔚笑着看她:“杜老师,作为技术员,我有责任和义务跟你普及一下这养蚕的一些注意事项。”
杜丽咬了咬牙:“不劳你了,我自己也会。”
初蔚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会不会的是你的事,我教不教却是我身为技术员的事。”
情绪值+100.
初蔚在杜家正正经经发表了一番春季养蚕注意事项,成功收获了三百情绪值,才志得意满地离开了。
当初那么积极地争取养蚕技术员的资格,还不就是为了今天疯狂收割情绪值么?
等初蔚一离开,杜丽气得直跺脚:“该死的小知青,她这是在打我的脸,她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杜爸和杜妈就是普通的农民,都在安慰她:“丽丽啊,算了,贺家那老二,那么护着她呢,听说她还是县城粮站盛站长的表妹呢,咱可惹不起那样的人啊。”
杜丽不甘地握着拳头:“她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会狐媚祸水吗?我还要向这种人低头?我偏不!”
杜爸杜妈担忧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这丫头,从小自尊心就强烈,她优秀惯了,如果不是因为废除了高考,她肯定是能念大学的料。
哎,老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初蔚这养蚕技术员的身份可真是比总理都要忙,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她进了胡翠芬家,胡翠芬对她也是横眉冷对。
初蔚进了她家蚕室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最近是梅雨季节,你家着蚕室太湿了,要多加点石灰粉抹在墙上,这样才能除湿。”
胡翠芬白眼都要翻上天了:“我说你这个小知青,你跟谁这儿指手画脚的呢?”
初蔚在她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严肃道:“该跟你说的,我都说了,赵文书,你也听到了,到时候如果你家的蚕出现什么问题,你得自己负责任。”
情绪值+100.
胡翠芬哼了一声:“行,小知青,赶紧走吧,还真拿鸡毛当令箭了你。”
初蔚摇摇头,有她后悔的时候。
这些天,不少村民对她都是这个态度,她也确实靠这个收了不少情绪值。
第248章 等着看她笑话
四月中旬的时候,阴雨天连绵了不少天。
这天,初蔚正在宿舍里看书,就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黄晓一抬头,惊呼一声:“哟,来了好几个人呢。”
初蔚走到门口,就看到五六个村民穿着蓑衣跑了过来,袁卫民把他们引了进来。
为首的就是那胡翠芬,满脸焦急地看着初蔚:“小知青啊,你可得救救我家的蚕啊。”
后面的几个村民都是之前瞧不上初蔚过的人,也都一脸心急如焚。
显然,他们家的蚕都遇到了一些问题。
黄晓翻了个白眼:“之前初蔚苦口婆心教你们科学养蚕的时候,你们可都很目中无人啊。”
胡翠芬急得不行:“是我们不好,小初啊,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我们这种人一般见识了,行不行啊?你再不救救我们家的蚕,那我们……我们收蚕茧的时候,可就什么都收不到了啊。”
初蔚也真的没想故意刁难人。
她当技术员,虽说一是为了自己收情绪值,但她也确实是想帮一些农民改善一下生活水平的。
既然他们都这样求她了,她也就不拿乔了。
她拿了把伞,先跟胡翠芬去了她家,进灶房南边的单间一看,还是那么湿润的环境。
初蔚摇摇头:“非不听我的。”
初蔚看了一眼架子的竹匾里,那些蚕都无精打采地瘫软在桑叶上,她眉头紧皱,这胡翠芬可真是胡来。
她利落地指挥着:“干石灰呢?”
“在这儿呢在这儿呢。”
“愣着干什么啊?刷墙刷木架啊,赶紧的,别耽搁了,现在是雨天,就别开门开窗透气了,弄个草帘挡在门上,防止外面的水汽浸润进来,桑叶要保证干燥,不能偷懒,石灰早晚都要刷,听到了没有。”
胡翠芬这会儿倒是对她言听计从了:“好好好,张大,听到没,赶紧刷墙啊。”
初蔚摇摇头,真是不听她初蔚言,吃亏在眼前。
杜家,杜丽从公社的学校回来,得意地对她爸妈说:“我可听说了,村里不少人家,那蚕,都养出问题来了,你们等着好了,这初蔚的技术员啊,做不久了。”
她可等着那些村民去找初蔚算账呢。
刚好,她家的蚕也死了不少,如果那些村民不找初蔚,那她就先带个头,那些村民肯定会盲从的。
到时候,初蔚在这上花溪大队,可真的就是孤立无援了。
到时候她再出来,救村民于水火之中。
初蔚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群众基础,就更加差了。
那两天,初蔚忙得一个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黄晓和袁卫民都在帮她打下手,初蔚想,既然做了,那就要把事情做好。
关键是,她也从这些村民身上收了不少情绪值,她那空间里的板蓝根都茁壮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