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537)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知县离开丰庆府乃是朝廷的调派,岂是李知县能抵抗得了的?”

顾诚玉这时也插上了话,他看得出李知县确实对这个颇为挺耿耿于怀。

不过,原因到底是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是错过了刷政绩的机会,那就不得而知了。

“下官没能耐,只能盼着朝廷选了胸有沟壑的新知县,能解救那些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庸的意思很明显,自己没能耐,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顾诚玉看向李庸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起来,这样的借口实在太冠冕堂皇,这是个人物。

朱庞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家族的悉心教导,当然听得出言外之意。

没想到这靖原府的一个小知县都不能小觑,比起京城那些官场上滑不溜丢的高官也不差了。

几人又就着棉花的事谈了几句,而后略过此事,唠起了家常。

“不知朱公子家父乃是?”

刚才朱庞就已经做过自我介绍,只说是顾诚玉的同窗,家住京城,随后向李知县行了礼,相互寒暄了几句。

李庸一看就知道这是大家公子的做派,瞧这一举一动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家中长辈肯定有做官的,看着就底气十足。

想到这里,他倒是对顾诚玉颇为好奇。这顾大人明明就是农家子弟,可为何与这位公子礼仪上并无不同,甚至更自然,流畅。

顾诚玉浑身充满了贵气,看着完全不像是个农家子,贵气已经融入了骨子里,浑然一体。

“家父乃是兵部左侍郎!”

朱庞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家世显赫,对于李庸这样的人来说,纵使他是白身,那也不是李庸能比得上的。

李庸大吃一惊,随即心中有些窃喜。他之前就猜朱庞家中肯定有人做官,可没想到朱庞的来头还不小。

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啊!怎么能让他不激动?

“原来是朱公子!真是失敬!失敬!”

他虽然在朝中无人,可朝中大面上的局势他还是知道的。

兵部尚书戴元吉已经老迈,用不了几年就会致仕。就算皇上舍不得,可终究到了年纪。

而接任兵部尚书的人选只有两人,朱奎就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是兵部右侍郎。

但从以往的风评和政绩来说,朱奎继任的可能性要大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朱奎的年纪正合适。

顾诚玉与朱庞交好,难道顾诚玉已经投入了朱府门下?李庸努力在心里回想,朱府到底和哪位皇子走得近些。

若是选人得当,他再趁机搭上这条大船,来个从龙之功,那高官厚禄岂非唾手可得?

顾诚玉和朱庞可不知道李庸有这么多的内心戏,此刻朱庞其实也尴尬得不知道怎么接话。

他老子是兵部左侍郎,他又不是朝廷官员,也没为朝廷做贡献,失敬个鸟啊?

这拍马屁的痕迹也太明显了吧?

顾诚玉看着朱庞吃瘪,心下顿时暗笑。朱庞能言善道,竟然也有词穷的时候。

“李大人客气了!”朱庞堆了一脸的笑,向李知县说道。

只可惜李庸对京城的消息实在不了解,对于朱府的动向更不可能清楚。

之前在丰庆府时,就是只字片语也无从所得。

李庸默默叹了口气,这就是朝中无人的难处。他除了知道京城一些官员的名讳以及他们的家族,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

一边应付着面前的两个少年,李庸打算先回去和心腹商量商量。

三人聊得尚算愉快,没过一会儿,茗墨就进来说席面已经准备妥当了。

“还请李大人与朱师兄移步至偏厅,本官已经备了一桌宴席。”

等李庸吃得满面红光,心情愉快地走了之后,朱庞却是笑了起来。

顾诚玉给朱庞倒了一杯茶,“为何如此发笑?”

“这个李知县倒是个妙人,有胆识,有抱负。”朱庞摇了摇头,对着顾诚玉说笑道。

“若是没能耐,也不能在丰庆府知县这个位子上全身而退了。”

顾诚玉觉得此人的确有几分能耐,但也只是几分而已。

别看丰庆府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但是那里的商贾和世家并不少。因为临近边关,那些来来往往的商贾带动丰庆府的经济应该不难。

只可惜丰庆府当地割据势力,李庸能压制得住那些地头蛇?能安稳地调动已经不易。

那样的地方,只要能使得出银子,或者朝中有人的官员都活动了一番,谁还往那边跑?

第563章 人生目标

“李庸的野心不小,不过能耐还是有的,你不考虑考虑?”

朱庞笑着看向顾诚玉,他不相信李庸的意图顾诚玉看不出来。

顾诚玉但笑不语,良禽择木而栖,李庸犹豫是否要上他的船,而顾诚玉自己也一样要考察李庸的能耐。

不过,不管他如何选择,都不能和朱庞说。

不是他信不过朱庞,而是朱庞身为大家族的子弟,就一定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他怕当朱庞在他和家族之间选择的时候,会选择与他对立。

所以,从这时候就设防是必要的。

“李庸此人滑溜得很,要想掌控他可不容易,我暂且还不考虑。”

顾诚玉倒也没说假话,他目前还没下决定。

朱庞点了点头,“也对!此人咱们还不熟悉,目前看着是个有眼色的。但人究竟如何,这短短的半日又怎能看得出?”

“对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山上打猎吗?咱们什么时候去?”

朱庞突然想到顾诚玉的承诺,立刻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上山。

“今儿肯定是不成了,等明儿我还有两个好友过来,咱们一块儿上山。”

顾诚玉想带着王祺恺和尤思远一起,不往山的深处走,应该没有危险。

“还要等这么久?你一回来就这么忙,估计这一个月不会有多少闲暇的时候。”

朱庞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顾诚玉的难处。

再说,跟着顾诚玉回乡是他自己的主意,这可怪不到顾诚玉的头上。

“是啊!这两日族学还要办起来,还得替叶师兄选上两个机灵的随从。”

顾诚玉想到了叶知秋的托付,等过几日叶氏族长应该会带人过来给他挑选。

“瑾瑜!你真想让你爹娘和兄长们跟着你回京城?”

之前在船上顾诚玉已经对朱庞说过这次回来的打算。

他爹娘要是跟着去京城,三年内肯定不会回来,毕竟太远了些。

若是能将大哥、三哥和四哥他们都带去京城,阖家团圆,也是好事儿。

至于顾诚义,恕他没那个好心了。就让他在靖原府待着吧!

找两个人盯着他和二郎,免得在靖原府给他闯祸。

在人选上,他已经有了两个,一个是顾大伯,还有一个是王月娘。

顾大伯身为族长,看着顾诚义责无旁贷。他再适当地给些好处,顾大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王月娘那儿更简单,她对顾诚义已经没多少情意了,只要许她小儿子些好处,还怕她不肯?

上次罚顾诚义的时候,有几个族人已经被族中养着了。

这些人算是族中养得打手,再找上两个盯着就是。

“是有这个打算,就是不知道他们肯不肯!”

顾诚义突然想到朱庞今年已经十九了,却还没一份差事,难道不打算当官了?

他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大哥六年前考了庶吉士,如今已经升任到吏部做了主事。

二哥还在读书,已经考过了举人。

所以说这两人并没有用到恩荫的名额,这个名额就落在了朱庞的身上。

其实对于官员之子进入国子监并不太严格,若是在皇上面前得脸,进了国子监再出来,谋个官职还是可以的。

皇上并不会太过计较,但为了减少麻烦,一般的官员都不会这么做。

都是确定了嫡子要考科举,或者不学无术,文不成武不就才会送进去。

那些纨绔子弟进了国子监,好歹能学上些东西。武又不成,只能去里头待着。

像朱奎这样的三品大员,儿子就算进了国子监,求得皇上,也能出来谋个七品的官职。

“朱师兄!人说成家立业,你今年就要成家了,对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顾诚玉不想朱庞这么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最起码得有个人生目标吧?不然也太无趣了。

上一篇:王的女人下一篇:给反派大佬冲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