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265)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当然也不例外?外人只当二哥是顾家人,谁管你家有没有分家,甚至是分户?传扬出去,名声肯定不好听。

再说,据他所知,王月娘的公婆还在,也没给她休书,那王月娘就还是杨家人。那两人算什么?通奸!

大衍朝对通奸这个罪名十分严苛,抓到了就能浸猪笼。

这并不需要上报官府,村里和族里就能这么做。过后,官府就算知道,也不可能去管。

杨氏在大岭村的族人也不少,那些人知道后会放过顾诚义吗?

这件事会不连累到他?说不定那些人知道后就会狮子大张口。不行,这件事儿得和爹他们商量,还得告诉族长大伯。

大伯管着族中的事儿,他有权处置二哥。族长的话,若二哥还是不肯听,那被逐出宗族,也很有可能。

“婶子!这后来好上,我爹他们知道吗?他们有没有想法子阻止这件事儿?”

顾诚玉只觉得王婶子今儿就是来给他送消息的,还都都是重要的信息。

没想到,他这几个月不在家,竟然发生了那么多事。

“我前儿和你娘说的,他们有啥办法,那倒是没和我说,反正我看你二哥,也不像是悔改的样子,我昨儿还看见他俩了呢!”

王婶子之前以为两人断了,因此也没注意。前两日无意中发现两人好上了,这才多留意些。

顾诚玉沉吟片刻,也没再继续问。反正回家还是要问顾老爹他们的。

他昨儿回来,顾老爹他们竟然连一丝口风都不露,这事儿可不是小事,竟然还瞒着他?

两人说了这么久,镇上也到了。顾诚玉和王婶子说,可能要晚些回去,若王婶子等着急,就坐村里老王头的牛车回去。

将王婶子放下,就让茗墨将马车赶到了文夫子的私塾门口。

这会儿正是学生上学的时辰,所以大门是开着的,门房就坐在门口打着哈欠。

顾诚玉让茗墨拎着礼盒,将马车赶到了一旁拴好。

“林伯!您起得早啊!”顾诚玉在私塾三年,早就和林伯混熟了。

“咦?是顾小爷?哎呀!瞧我这嘴,应该叫举人老爷啦!”

林伯连忙上前行礼,这可是比老爷还厉害的举人哩!

县城衙门的喜报,早就有官差一路敲敲打打地早就去了上岭村,大家都知道上岭村出了个顾解元。

林伯也是听到文夫子念叨过,说顾诚玉回来,必然要到他府上拜会,让他不可怠慢,人一来,就去后院或书房找他通报。

“您这是做什么?我可是在这里读过三年书的,和您都是老相识了,咋这么见外?”

顾诚玉也知道如今身份不同了,所以连林伯对他也恭敬起来,其实,这就可以间接说明文夫子如今的态度了。

“要的,要的,快进来!我这就去给老爷通禀,老爷正盼着你来呢!”

林伯连忙叫顾诚玉进来,而后又小跑着奔向了外书房。

私塾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熟悉的,时隔三年,他又来到了这个曾经启蒙的地方。

这里一点也没变,还是那个园子,里边的花草种类都没变。他不禁想起了之前在这里读书的时光,和同窗相互探讨学问,被夫子拎去外书房单独开小灶。

私塾的学生好似比原先多了,此时陆陆续续有学生走进来。

有的学生没见过顾诚玉,还以为顾诚玉是新来的学生。顾诚玉看了看,里边的老面孔一个也没看到。也许是还没来,也许已经在甲班学习了。

也有人到了年纪,就会从私塾退出去。这样的考生多半是下场后落榜的,又或者没有读书的天分,觉得考试不能过的人。

王祺恺和尤思远就已经退出了私塾,两人都没考上秀才,可是家里已经给他们寻了有名的夫子单独教授。因此,也不来私塾了。

顾诚玉和茗墨茗砚走在去外书房的路上,途经原来读书的屋舍,发现甲班的学生已经在温习书本。

郎朗的读书声响起,顾诚玉驻足观望,原先他也是里面的一员,这副画面,让他十分怀念。

“诚玉!”

顾诚玉被这一声打断了缅怀,他偏头一看,正是文夫子。

岁月如梭,文夫子好像比原先老了些许,鬓边已有了少许的白发。

“夫子!您近来可好?”顾诚玉再见到文夫子,感觉好像恍如隔日。

没想到文夫子竟然亲自迎出来了,也许随着地位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了。

“自是好的,快来书房坐!”文夫子顿了顿,终究那句顾解元,没有叫出口。

“是!”不管怎么说,文夫子也是他的启蒙夫子,他都十分感激他,也很敬重他。

两人去了外书房,文夫子请顾诚玉坐下,随即为两人斟茶。

顾诚玉示意茗墨将礼拿过来,其实这礼可以直接给林伯,只是这里边有文夫子最喜欢喝的茶叶,他也是想给当场拆开,两人相互对饮一番。

“知道夫子喜欢饮茶,这是学生自己炒制的山茶,您尝尝!”

顾诚玉将礼盒打开,里面有茶叶,也有贵重的玉饰、金冠和一些他铺子里的点心。

“哦?你还会炒茶?快拿出来尝尝。”

文夫子确实喜欢饮茶,他对盒子中名贵的东西视而不见,只催促着顾诚玉将茶叶快点拿出来。

原本两人三年未见的生疏感,在这一刻,仿佛消失不见。

第194章 亦师亦友

“那包龙井也不稀奇了,只这包茶叶,您肯定会喜欢。”

和茶叶配套的是一套茶具,这是紫砂壶,顾诚玉又吩咐茗墨将另一个包袱拿来,这是檀木的茶盘,顾诚玉准备将这一套茶具送给文夫子。

原先文夫子的茶盘是实木的,他之前过来时,看到下面裂开了一条缝,文夫子一直舍不得丢,还说碰不上好的茶盘。那茶盘配的是一套白瓷的茶壶和茶碗。

顾诚玉觉得,煮茶还是用紫砂壶地好。自那次看到裂了缝的茶盘后,他就想给文夫子换上一套茶具。

只是之前空间中只有檀木,却没有现成的,他也不会做这个,只能拿了木料,请了京城一个有些名气的匠人,帮忙雕刻的。

他看了茶盘,做得十分细致。他这一生中,认真教过他的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老师梁致瑞,一个就是眼前的文夫子。

虽然文夫子的学问没有梁致瑞的好,他在文夫子这儿学到的东西不多。但是,他对夫子是有特殊的情感的。

“上次夫子的茶盘不是损毁了吗?我一直在寻访一件合您心意的。您看,这一套茶具,您喜不喜欢?”顾诚玉将茶具放在了桌上,微笑着看向文夫子。

文夫子一愣,他不知道顾诚玉是何意。这一套茶具可不便宜,若是遇上了喜欢喝茶之人,只要有银子,只怕千金也是舍得的,这茶盘他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檀木的。

紫砂的茶壶和茶碗,看着也是精品,这么贵重的东西,他怎么能收?

虽然,他也知道顾诚玉如今的家底十分厚实,就礼盒里的东西,对顾诚玉而言,应该不算什么。

他还打算等顾诚玉办宴席的时候,还相等的礼过去。可这套茶具不同,这么贵重,他可还不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套茶具确实是极品,让人心生向往之。只是这套茶具,我却不能收。”

文夫子没有再看茶具,而是摇了摇头,看向顾诚玉的眼神中露出了坚定。

“夫子也觉得这套茶具不错?学生刚启蒙时,夫子对我如此关照,还时常勉励我。学生都铭记于心,这套茶具比起夫子对学生花费的心血来说,不算什么。这是学生的一片心意,日后咱们相隔万里,怕是不能常常相聚,还请夫子收下吧!”

其实对比梁致瑞,顾诚玉觉得和文夫子两人像知己。古人常说的亦师亦友,怕就是如此吧!

“喝茶喝的是茶,品的是心。没有好的茶具,一样能品出百味人生。过于看重茶具的品质,不免落了下乘。就拿我这套喝吧!快将茶煮上。”

顾诚玉也看出文夫子坚决不肯收,也只好不再劝,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他将茶叶包打开,将里面的茶叶抓住一把,放入了白瓷壶中。

在顾诚玉刚打开纸包时,文夫子就闻到了一股香味,“香味浓淡适宜,闻着竟然能振奋精神,此确为好茶。”

茶叶是空间产出的,虽然比不上灵茶,可也是吸收了少许灵气生长的,当然与众不同。

上一篇:王的女人下一篇:给反派大佬冲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