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重组家庭+番外(115)

作者:张佳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是,夫人您的话纪家必定会认真考虑的。”

姜闻勾起嘴角,笑道:“那我便不留纪夫人了,慢走。”

清栀去送人,林黛玉从里间走出来,“母亲,这纪夫人说话怎么怪怪的?”

“你哥哥说纪家家风不正,正室无嫡子,只有两个庶子庶女。”反正姜闻是感觉她好像很乐意纪家倒霉似的。

“那……”林黛玉走到母亲身边,问道:“那俞家姐弟得了补偿,此事便了了吗?”

姜闻想起俞天逸提起那个周立轩时愤恨的表情,觉得这事儿大概是了不了,但那前提也得是他有本事找茬,反正林家此时已经仁至义尽,多得不会再牵扯进去。

摇摇头,姜闻看向林黛玉,“你宝姐姐不是邀请你去常家做客吗?怎么没去?”

林黛玉笑了笑,“也不能太频繁,虽然常伯母与您关系好,但也不能经常过去打扰。”

姜闻却不在意道:“你关系要好的就那么几个人,你常伯母又不是外人,不用与她客气。”

薛宝钗当媳妇的不好经常来林家做客,这才经常邀请黛玉过去,叶韵宜是半点儿没有不愿意的,毕竟她也拿林黛玉当做自家子侄对待。

“而且,她不也经常来咱们家吗?说明她不在意这些,你一个小孩家家的,无需想太多。”

林黛玉笑着点头,她倒是不曾想到母亲竟会说这么多,其实不过是因为母亲这两日身体不适,这才回了信跟宝姐姐说推迟几日再去。

而姜闻的舌头嗓子喝了降火茶之后其实已经好了不少,此时先来无事,便又起了兴致去看俞春晓学规矩。林黛玉没那么大的好奇心,便没有跟着一起去。

这一看,姜闻还有点儿惊讶,俞春晓较之前两天进步还挺大,竟然不抖了……

越嬷嬷却仍然不满意,冲着林夫人道:“是因为基础太差才给了您错觉,实际上在我看来,仍然是错漏百出。”

两个人就站在俞春晓旁边说话,所以她们说什么俞春晓全都能听见,此时听到越嬷嬷几近于批评的话,自觉已经十分努力的俞春晓霎时便臊透了整张脸。

“俞小姐,肩不要倾。”说完,柳条直接在她低下的那侧肩膀抽了一下,啪的一声姜闻都替她疼。

然而俞春晓只是默默调整了姿势,重新站好。

姜闻见了挑眉,一扭头示意越嬷嬷借一步说话:“您怎么做到的?”

“只是提点几句,并未做其余事。”事实上,俞春晓一直逆来顺受着,越嬷嬷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并不曾做出反抗的行动来。

“提点?”姜闻看向越嬷嬷手里的柳条,“用这个?”

越嬷嬷抬起手来,转了一下手腕,道:“我有分寸,不会让俞小姐受伤。”顿了顿,又解释道:“俞小姐的性格有些……拗,不用点手段听不进教导。”

姜闻并没有质疑越嬷嬷教导方式的意思,所以只点点头道:“她您就费些心,好歹嫁出去之前别给林家惹来什么麻烦。”

“不费心,到底还算听话。”

而也没让林家等太久,纪家再次送了拜帖,依然是纪家夫人上门来,并且带了一万两银子给俞春晓姐弟作为赔礼以及俞春晓以后的嫁妆。

第103章

纪家之所以给会这样一笔数目的赔礼, 林家所有人都知道是看在林家的面子上,姜闻告知了俞家姐弟,但是并未像之前从他们家下人搜出来的钱一样交给俞天逸保管,而是把两人叫到了面前。

俞春晓经过越嬷嬷的严厉教导,现下站在姜闻面前, 不像之前那样没骨头似的, 再加上身上的衣服不再是之前那样寡淡的颜色, 看着倒是不那么丧了。

只不过姜闻没因为表面现象就忘了她的芯子如何,对她好感度仍然未曾攀升多少,所以此时面对面,姜闻只看了她一眼, 便把视线落在了俞天逸身上:“你们对将来有其他打算吗?”

俞天逸与姐姐对视一眼,然后摇摇头,“我们姐弟现下无依无靠,实在不知如何打算……”

姜闻点头, 然后把纪家的银票拿起来亮给姐弟二人看,“钱在这儿了, 如果你们回姑苏,这笔钱可以让你们姐弟过得不差,我也可以拜托我们林家的老族长照顾你们一二;但如果你们姐弟两个留在京城,给天逸买一处小院子再为俞春晓准备嫁妆, 基本就所剩无几, 你们自己考虑清楚。当然, 俞春晓的婚事我会帮帮忙, 不过你们要心里有数,以你们的家世选择余地不高。”

然而对姐弟两个来说,几乎不用犹豫,他们现如今唯一还有点儿亲戚关系的便是林夫人,姑苏对守孝三年的姐弟两个来说一样的陌生又没有安全感,自然是表示想要留在京城。

姜闻心中基本上肯定二人会做出留在京城的决定,所以听了他们的话,神情没有任何意外,颔首道:“既是如此,天逸你拿的那笔钱就自己保管好了,这一万两我让人先去买一处院子,至于俞春晓的婚事……”

姜闻转向俞春晓,见她仍然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也懒得问她的意见,眼神又回到俞天逸身上,并不客气的说:“婚事且先看着,但是她这规矩必须得学好了,性子也得扭一扭,否则把她嫁到人家去,是结亲还是结怨啊?”

她这话说的有些难听,俞春晓默不作声的低下头,俞天逸心中也觉得有几分难堪,但他知道林夫人的话是对的,便连连答应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俞春晓被弟弟拽了一下袖子,清了一下嗓子,赶忙也行礼道:“春晓保证会好好学的。”

既是说清楚,俞天逸日日去学堂读书,俞春晓则是被姜闻拘在越嬷嬷那儿学规矩,由越嬷嬷继续为她扳一扳性子,基本是没什么机会在林家走动的。

姜闻也不用她请安,就偶尔去越嬷嬷那里看一眼,知道她的进度也好看情况准备为她把婚事定下来。

林琛因为两人一来母亲就身体不适,即便知道与他们无关,心里对于姐弟两个仍然不甚喜欢,并不想这么拖拖拉拉。

但他尊重母亲的意见,另一方面俞天逸读书确实十分努力,学堂的先生对他颇有些赞赏,林琛对他的印象还不错;至于俞春晓……看在她的存在让母亲打发时间的份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在俞家姐弟来到林家未满两月的时候,姜闻收到了姑苏来信,心中确认了俞家姐弟的身份,并且老族长还告诉她一事,就是那周立轩去赴任之前曾回到过姑苏祭祖,只是俞家并不知晓而已。

姜闻把此事转告了俞家姐弟,毕竟闭耳塞听到这个地步,俞家姐弟两个着实也需要反省一下自己。

老族长还在信中说,林瓒今年也考上了举人,年后准备带着家小启程进京求学,麻烦林如海夫妇照顾一下。

整个林家,林琛这一辈儿就他和林瑧林瓒以及林渲刚出生的小儿子林琪四个男丁,林琪年纪尚小暂且不说,其他三人却都有了功名,而林瑧林瓒又全都是老族长一脉的孙辈儿,以至于他们这一房的地位更加稳固。

其实原本如果姜闻一家没有跟林家堂族三房离心的话,三房在族中的地位定然也会大不同,不过现在也不差了,好歹有一个林渲顶门立户。

而对于林瓒考上举人的事,林如海和林琛都是实心实意的高兴,姜闻觉得这个时代的男人大概都有这种同族的荣誉感,其实也挺好的。

不过对于林如海想要重新安置堂族子弟的想法,姜闻直接反对:“那院子是比不上咱们家,但住下三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有何拥挤的?”

林如海耐心的解释:“到底逼仄了些,许是有些不方便。”

“他们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享受的!而且你也说了,多少学子到了京城没能把握住自己,白白浪费了天赋,咱们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不错的环境,无需做更多。”

林琛也赞同母亲的话,父亲没去过他在京城买的那个院子,但若是瑧大哥哥他们自己来,就算是有堂族做后盾,也不见得会比现在舒服。

林如海见他们母子两个皆是如此说,便也不再提。

而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金陵薛蟠也寄回来报平安的信,信中写道:薛家舅舅现如今缠绵病榻,据大夫所说,还能用药吊一段时间命,薛蟠祭拜过二叔之后又做了写安排,然后在询问了姑祖母的意见之后,决定处理完金陵薛家的事情便准备先行返回京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