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她有点怂(182)

真难看啊,罗云瑾心里想,一动不动地望着她。

她还在不停挣扎,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时,刚好抓住了一把水草,借着力道一个腾身冒出水面,气喘如牛。

罗云瑾闭上眼睛,终于安静了。

又是一声咕咚轻响。

他双眉略皱,凤眸张开。

水花翻腾,圆脸小丫头深吸几口气后,又一个猛子沉入水中,模糊的暖黄光芒中,她小脸雪白,姿势别扭怪异,双手一划一划的,慢慢向他靠近。

一池碧水中,那个烦人的小丫头眉头紧皱,死死憋着一口气,努力朝他伸出手。

这也许是他的幻觉,罗云瑾暗暗道,人在死前会看到很多离奇的幻象。

“云瑾……”

小丫头摸到他的冰凉的手腕,嘴巴张张合合,惊喜地喊他,一口气还没呼出,呛得直翻白眼,双腿扑腾了几下,杏眼瞪出,缓缓坠入深处。

罗云瑾冷冷地看着她。

她唇红齿白的,笑起来双眸微弯,眼波流转,格外动人,这种死状实在太难看了……

就在她挣扎的身体即将从他眼前漂走的那一刻,他脚底踩了一下水,身子往前探,轻轻抓住了她的手。

她立刻握紧他,紧紧缠到他身上,八爪鱼一样紧贴在他胸膛前。

罗云瑾突然后悔了,很想一把甩开她,他都要死了,为什么多管闲事?

他胳膊用力,撕开她的手。

她牢牢抱着不放,整个人扒在他身上,浑身瑟瑟发抖。

他皱眉,厌烦地推开她,手指摸到她的脸,湿漉漉的。

水下本来就应该是湿漉漉的,可他却仿佛摸到了她恐惧的泪水。

她不知道他想推开他,继续往他怀里钻,紧紧抱着他,仿佛只要抱着他就好了。

真傻啊,假如他带着她一起死呢?

罗云瑾闭了闭眼睛,轻轻揽住她的腰。他死了也就死了,何苦再带累一个人。

他揽着金兰浮出水面,岸边一只绣球灯放出淡淡的暖光,照亮水面,原来刚才那束光不是他的错觉。

罗云瑾游回岸边,随手将浑身发软的她往宫女喂鱼的青石板上一推。

她柔软冰凉的身子从他掌中滑出,爬到青石板上大口喘气,一阵猛烈咳嗽后,呕出好几口池水,全身打颤。

罗云瑾没有上岸。

金兰趴在冰冷的石板上,抖如筛糠,牙齿打颤,杏眸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脸:“云……云瑾哥,假如你今晚出了事……我……我也跳下去,到了明天,等……等他们打捞起我们……我们的尸首,一定……一定……”

她抖得厉害,上下齿关咯咯响。

“他们……他们一定以为我和你是一对殉情的宫人……我们是为殉情投水自尽。”

她断断续续地说完,苍白的脸上浮起狡黠的笑容。

“我……我不亏!”

罗云瑾冷冷地看着她。

她爬起身,全身发抖,紧紧佝偻成一团,抱紧自己的双臂:“我……我不会走的,我今晚就在这里守着!”

罗云瑾脸上没什么表情,一言不发。

第114章 父慈

金兰蜷缩着蹲坐在绣球灯旁,浑身衣衫湿透,披散的长发垂落在肩头,慢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凌,她冻得面色青白,轻轻撕开冻住之后缠绕着黏在皮肤上的发丝,嘴里不停发出嘶嘶吸气声。

万家灯火,大雪纷扬,阖宫沉浸在一片喜庆欢乐的海洋之中。

大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下来,远处响起噼啪巨响,教坊司冒着寒风点起烟火,半边天空被璀璨烟火映得透亮,一簇簇绚丽的五彩花朵在无垠夜空中绽放,撕开沉沉夜幕,姹紫嫣红,绚丽多姿。

风声陡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时明时暗的斑驳光影落在金兰身上,她固执地守在池岸边,小脸煞白。

烟火炸裂声响恍如雷霆,宫人们的惊叹赞美声遥遥传来。

金兰没有回头看一眼,目不转睛地看着罗云瑾。

罗云瑾不想看她,举目凝望烟火。

真热闹啊。

尘世凡俗的喜乐繁华,距他那么遥远,又和眼前盛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唾手可得。

金兰唇色发白,试探着开口和他说话:“你喜欢烟花吗?我托忠叔买了些炮仗,还没放呢,我们回去放炮仗吧。”

罗云瑾没有吭声。

长夜漫漫。

他和她僵持了很久,冷着脸爬上岸。

他可不想被世人误认为是和这个傻姑娘一起殉情死的。

她顶着一头**、结了层冰的头发粲然一笑,赶紧爬起来,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不提他落水的事,手里提着绣球灯,叽叽喳喳地道:“我今天得了赏钱,给你包了个压岁大红封,在房里放着呢,我还从甜食房讨了不少好东西,收在攒盒里,足够吃到开春。你是不是爱吃酥蜜饼?我藏了好大一包……”

一边说话,一边瑟瑟发抖。

幽静的长廊之外,烟花继续燃放。

……

罗云瑾不喜欢烟花。

其实他也不喜欢酥蜜饼。

后来他才明白,他当时看的并不是远处夜空中绚烂的烟火。

他只是不敢和目光灼灼的她对视而已。

那一刻,他分不清心头倏然闪过的悸动是什么。

他不想看她,因为他知道她一定会看自己,他唇角倔强地轻抿,昂首望着缤纷的烟火,忽然觉得自己不想死了。

活着真苦啊,可他想活着。

为什么要死?这一切不是他的错。

至少还有个傻姑娘喜欢他。

他游回岸边。

那一晚,薛季和永远地留在了那一池碧水之中,爬出水面的人是他罗云瑾。

从此,世间再无薛季和。

……

八年后,似曾相识的盛宴,似曾相识的冬夜。

却已是物是人非。

烟火炸响,游龙凤舞,万千光华迸射而出,划破静寂夜空。

五光十色的灯影中,谢骞握紧酒壶,轻声问:“谁救了你?”

罗云瑾只说了一个浮碧亭,他猜得出发生了什么。

“这和谢侍郎无关。”罗云瑾淡淡地道。

谢骞自嘲一笑,袖子里抖出一只酒杯,给自己倒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季和已经死了。罗云瑾,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试图劝你回头,也不会劝你认祖归宗……成王败寇,高位者从来不看品德高低,只论手段本事和机遇……历任元辅,哪一个手里没有几条冤魂?我也做过有违良心的事。罗云瑾,你若真的打算除掉钱兴取而代之,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不可能屈居钱兴之下。”

他虽然面带醉意,神情却庄重肃穆,语气真诚。

罗云瑾面色不变,提着绣球灯,转身离去。

谢骞笑了笑,继续自斟自饮。

一名宫人从庭院快步走出来,探头探脑,垫脚张望,他张开双臂往前一扑,左脚绊右脚,摇摇摆摆的样子。

宫人唬了一跳,忙上前几步扶住他:“谢侍郎,您怎么出来了?”

谢骞打了个响亮的酒嗝,结结巴巴地道:“刚才……刚才尿急,恐、恐御前失仪。”

原来如此,谢侍郎果然吊儿郎当。

宫人闻到他身上的酒气,摇摇头,脸上露出嫌弃的神色,扶着他回暖阁。

……

值房里亮了几盏灯。

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内官跪坐在火盆前,一边说笑,一边往里添碳,听见门被推开的响声,忙都站了起来,迎到门前。

“您回来了。”小内官恭敬地道,接过罗云瑾脱下的披风和摘下的风帽,躬身替他掸干净袍角的雪泥,捧上一盏热茶。

另一名小内官拿了双干净的靴子给罗云瑾换上,正要伸手去接他手里的绣球灯,他抬了抬手。

小内官一怔。

罗云瑾下巴朝门口的方向点了点:“今晚你们不用守着了。”

小内官知道他不喜热闹,闲暇时总是一个人读书写字或是翻看奏本,不喜欢身边有人打扰,小声应是,收拾干净,指指案上一只黑漆雕花匣子:“统领,这是太医院吏目林吏目送来的药。”

罗云瑾把绣球灯放在书案前,问:“哪个林吏目?什么药?”

小内官低头答:“是太医院院判的徒弟林老实,一直帮他师傅熬药煎药的那一个,他现在升任吏目了,药是他亲自送来的,他说是以前答应过一个人给统领您配的药,小的不敢收,他说了个名字……小的就先收下了,等着您回来向您禀报。”

罗青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