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医生被“哄”了一下,心情很好,“嗯,我知道你没空,我帮你约了我朋友,十一上午来可以么?”
他这一通电话,原本只为了说这句话,弯弯绕绕的,倒是把自己搞得心绪起伏。
可以是可以,只不过这不是又欠下一个人情么。
“我自己去排队就行了。”许煦不想总是受之有愧。
丛晓磊轻笑一声,话语中不辨其意,“你应该多学学你领导,善于利用身边的人脉资源。”
“行了,我先挂了,你背单词去吧。”丛晓磊丢下手机,三步并作两步又冲到篮球场,一个转身便夺过尹少启手里的球。
“怎么又回来了?”
“我乐意。”
第35章 事了拂衣
往日里临近十一前这一周,总是松散的疲沓的,马玏美其名曰“节前综合征”,为了迎接美好的假期,懒散一点也是有情可原的。只是实习了的许煦,越是临近假期越仿佛上了发条,课间十分钟,她甚至掏出电脑回了封邮件。
“我想考公务员了,”马玏看着许煦这状态,消了去私企被压榨的心思。
第一节 课刚过,教室里有人在补早餐,有人在补觉,广告学臧老师切换了课件PPT,放上了一组海报图。
“有关注过这组海报的么?”
座位上的同学停下手中的事情,往讲台上看去,有人说有有人摇头。
“分析一下这组海报做得怎么样?”
“画面很酷,还结合了不同品牌的调性。”
“文案很有趣,有转发欲。”
“啊这文案我觉得很沙雕啊,一点也上不了台面。”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评着,臧老师并没有给予一个标准的结论,“同学们可以留心收集一下最新的品牌新媒体海报,看看在当下的舆情环境中,品牌在做海报的过程中是怎样把控的,下节课如果有想分享的同学可以来交流。”
许煦和马玏本来都在走神,一听留作业,后知后觉地抬头,只是这一抬头,许煦简直想冲到讲台上,老师老师!这海报!我们组做的!
“我当时就激动坏了,恨不能昭告天下。”许煦手舞足蹈比划着,“你们怎么都不激动啊?”
“许煦激动什么呢?”总监单珣泡着咖啡路过。
“珣姐我们老师今天上课展示了我们十一做的预热海报!”许煦忙不迭地又讲了一遍,单珣和李聃扬相视一笑,“这是企学研互动啊,聃扬回头做个复盘会。”
“复盘什么?”程易泽蹦了一晚上野迪,姗姗来迟。
“我得讲第三遍了,”许煦又比划了一通,听到一半程易泽就叫嚷起来,“天啊我的作品进大学课堂了,祖上生辉了。”
不消一上午,全事业群组都知道李聃扬team的海报先是被客户点赞,又被拿到大学课堂做教案。
“许煦,我今天才发现你有一个隐藏的潜质,”李聃扬神秘兮兮道。
“嗯?”
“做邀功精的潜质。”
“我觉得你仿佛在讽刺我。”
“那没有。公关本来就是一个将三分好说成五分的工作,你熟练地运用到了生活中。”
许煦不服,“我说的是实话。”
“朴实无华的语言极具煽动性,你下次可以试试讲标,忽悠客户一把好手。”
和李聃扬混熟的下场,便是要承受这货时不时的损词。许煦说不过她,“哼哼”了两声,埋头工作。
“其实复盘下我突然觉得有点遗憾。”过了一会,许煦突然开口。
“你可以试试在内网发帖告诉全公司。”李聃扬嘴欠道。
不是这个,是这个作品,永远没有机会署名自己,就像她写的每一篇稿子,似乎都不属于她,不管她行文构思多么费尽心力,永远也不会像记者的报道一样,署名。
无论是海报,还是软文,都是用户抵达遇荐的桥梁,人们看到的是彼岸的风景,而不是脚底的桥,就算有那么一瞬间留意到桥的精妙,谁又会去关心造桥的人呢?
“扬姐,你会觉得遗憾么?不能署名,没有人知道你做过的事情。”
李聃扬看着许煦总会想起三年前的自己,她的兴奋她的迷茫,她那小小的上进心与不甘心,只是那时带她的人是单珣,珣姐比自己大得多,手底下人又多,自然是没机会听她絮絮叨叨,很多事情她在心里存着消化了,也渐渐想通。
许煦有些怅然,“就像这次,就算大家留意到这个海报很好,也只会说遇荐这个广告做的真好呀,而不会说遇荐的agency澄宣真好呀。”
“更不会说,遇荐的agency澄宣的实习生许煦真好呀……”被李聃扬戳穿的许煦又“哼哼”了两声。
许煦看过很多电视剧和小说,在那些故事里,对公关这一职业的刻画,往往是甲方的总监级别人物,她们年纪轻轻便踩着漂亮的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出入于高端酒会和风头无两的发布会。
好像公关这两个字,天生就是和那些觥筹交错绑定在一起。
可是当她一脚踏进来时,才发觉陪伴一个品牌的长路上,更多时候,是堆满了一篇篇稿件、一张张海报、一次次沟通,和媒体说,和用户说,和行业说,他们八面玲珑又无人注意,他们被冠以agency,在光鲜亮丽的会场角落里,他们永远在赶时间调排期调度全场,在没日没夜的熬创意做执行,可是到头来却难免有几分为谁做嫁衣的悲凉。
“你成长了,”李聃扬笑了笑,她对许煦的口头禅总是“希望你成长得更快些”,是够快的,都开始思考职业的意义了。
“我大学时候读的是新闻专业,说出来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选择这个专业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想毕业以后,我要进报社,要写特稿,要把我的名字和揭露社会黑暗的正义永远联系在一起。”
“那怎么没坚持?”
“误打误撞进了这个行业,觉得还不错,就留下了。”
“你看,现在你的稿子写得再好,都没有署名的机会了,永远没有人看到你做了什么。而且做记者吧,还原的是社会现实,做公关吧,免不得你说的,三分好吹成五分好。”
李聃扬刚要和她继续辩驳这个问题,电话却突然响了,许煦在一旁坐着,看她面色渐渐凝重,手里握着笔,在本子上快速地划拉着。
放下电话,李聃扬忍不住“阿西吧”了一声,砚卿抬头,“还是江苏众包骑手那件事?”
“拉上媒介开会对一下吧,”李聃扬说完,想起身边还没给出答案的小朋友,“许煦一起听一下,注意保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遇荐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有一些□□,需要各种各样的骑手,虽然在许煦看来,骑手嘛,穿着哪个平台的衣服就是哪一家的,但实际却并不是这样。这些骑手分平台自有和众包,而这次出问题的就是众包。
众包骑手并不完全归属于遇荐管理,他们算是兼职,可以随时给市场上各家送□□,不巧的是,当天客户在任意团下了单,来送外卖的骑手仍旧穿着遇荐的工作服装,因为外卖送得延迟了几分钟,用户就和送餐员发生了争执,据送餐员反馈,这个用户骂得非常难听。
“然后?”许煦头一回听这种故事。
“然后送餐员被差评了,气不过,就拉来了一车大粪扔到了用户家的窗户上。”
许煦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很解气是吧,但是不幸,这个用户去当地媒体投诉,然后我们就被讹上了。”
讹上了?
许煦正听砚卿回溯着背景,媒介风风火火冲进会议室,手机往桌上一扔,“无语了。”
看样子是没谈拢?
砚卿继续道,“你说遇上这种事吧,确实也是,送餐员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记者要报道也没办法,但是这个记者呢,直接找到了客户那边的公关部,话里话外的意思,要钱。”
这么……直接的么?“要是能用钱打发就用钱打发掉?”许煦觉得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李聃扬正色,“我们每年都会有正经的媒体维护,这种用户和送餐员之间争执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起,每一次都用钱来摆平,那客户也不用做生意了,直接给黑媒体送钱吧。”
说的是啊,许煦点头,“那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