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番外(30)

孙支书交代他们一些窑洞情况以后,就离开了知青窑洞。

赵梦琪等孙支书一走,骄横不满的说道,“那个沈清和什么路子,傲的很。随意说了几句就走,看我们都不带正眼瞧的。什么人啊?”

田文峰撇撇嘴,很不喜欢赵梦琪一副千金小姐的派头,还搞不清楚状况。也不看看,他们到了哪里,这里是条件最是艰苦的大西北。说句山高皇帝远也不为过,越是穷乡僻壤,政府的掌控力越差。

田家姐弟俩都是有眼色观察力不错的人,虽然对白羊生产队的环境很失望,可也没有露出什么失望的样子。

刚才人家沈清和明显就很疲惫,耐着性子和他们说一通,也是看在孙支书介绍的面上,要不人家早就走了。

他们也很累,可是和人家还是不能比。人家是干力气活,一整天的力气活,可比他们累。他们一路上轮换的坐骡车,多少休息过。

可是看沈清和那样,估计是全天劳作。可想而知是很累的,他和他们几人又不认识,人家凭什么在身体劳累到极致的情况下还热情似火的和他们寒暄,能如此已经不错了。

对于赵梦琪那没眼色的人,大家都不说什么,交浅言深。赵梦琪和他们关系也不是特别的好。

他们六人与其说是自愿来的,还不如说是半逼着来的。

他们虽然都来自燕京,还是附近两个高中的,但是也不是全认识。其余的几人也不提醒赵梦琪,只是各忙各的。

回到家里的沈清和,可不管新来的六位知青怎么想,去到菜园子摘了一些菜,在锅里烧开水,翻过窑洞后面的山去到背后的山洼牵羊回家。

和点面,下在锅里的开水内,吃点黑面疙瘩,开始的时候,吃粗粮,让他很不习惯,很是剌嗓子,不舒服的很。现在他已经习惯,空间里面也有不少细粮,可他很少拿出来吃。

如果吃习惯了,以后在人前吃粗粮不习惯,会被人看出来不对劲。

不过在蔬菜和肉食方面,他没有亏待自己。炒菜时,油放的足足的,肚内有油水,他吃粮食就吃的少。节约下来不少粮食。

调好大碗内的调料,用锅铲盛上一些锅内的开水到碗内,正等着面疙瘩煮好,外面响起脚步声。

“小和,在家吧?”

“曾大爷,在呢?”是隔壁的曾泰来了。

沈清和的厨房已经一道隔壁新开的窑洞,两个窑洞之间还开了一扇门,从沈清和睡觉的窑洞可以直接去到隔壁的窑洞(厨房 客厅 仓房)。

“小和,你家的梯子借我用一用。”

曾泰从新开的窑洞大门走进来,站在门边说道。

“在里面。”

三位老人来了白羊生产队,农闲时养骡子下地干活,农忙时依然要养骡子和下地干活。他们的活不一定是很累,但是一定是繁杂的。

即使忙碌还有很累,可是三位老人的身体却比之前好了很多,精神面貌也比之前好上几分。

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身体上的劳累算什么。

忙完一切,已经是晚七点,白羊生产队已是静悄悄,山道上基本没有人出没。

新来的知青们,被分配到沈清和一块地里劳作,田文峰对他的未来很担忧,也很失望,但是他还是用心的跟着沈清和学怎么做事。

“沈哥,我这样对不对?”田文峰昨天被姐姐千叮咛万嘱咐过,既来之则安之,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许耍小孩子脾气,也不许偷懒。

沈清和忙里偷闲的瞅一眼田文峰,觉得这小子还不错,知道好好学习做事。和刚才呱噪的赵梦琪完全不一样。

“还行,不错。”

“嘿嘿……”田文峰高兴的摸摸后脑勺,笑的开心。

突然,沈清和想到一事,觉得有必要提醒新来的几位,“田文峰,你们窑洞的干柴多不多?”

“不多,估计能用几天的。怎么了?”

“你们轮流值班,放工以后,去有树林的山梁捡点干柴,多备上点,到了冬天,这里也是大雪纷飞,不容易还能捡到柴。”

“谢谢沈哥提醒,放工以后,我们再开个会商量。”

田文峰他们还真没有什么想过这事,到达的第二天就开始参与粮食收获的大事。

白羊生产队忙完收洋芋,后面的粮食也能全部收割,大家伙且忙上一阵。

最近天气好,全生产队的人忙活了整整一个月。

交完上交的粮食,生产队的各种粮食的产量翻了三番不至。

这些都是瞒着新来的几位知青,在队部的大窑洞内,孙支书和侯会计,还有队员们在说产量的事情。

“大家都记住咯,产量的事情都不许说出去。能瞒多久咱就瞒多久,要不然以后给咱加任务就不好了,也不是俺们自私,今年的产量是个特例,明年是不是还是这样,谁也不好说。”

孙支书停顿一下,继续说道:“今年粮食产量高了,各家各户分多少,明面上还是和以前一样。其余的另外再分。”

明面上的是要做账的,上面也是要查看的。

侯会计在一边看着身边的队员们,没有多说话。

“支书,就该这样。不过今年咱们生产队还真是好,粮食产量翻番,围着咱们生产队的各道山梁,也是长出来不少草,还有有道山梁上都是竹子,几月下来发的到处都是青竹。上次和娃子说的绿洲,俺看还真有点那意思,几个山洼都积水变成了大池塘,水清的哟,和水井的水一样,带着一丝丝甜味……。”

说话的孙喜望和孙支书是本家兄弟。他说的这些,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谁不庆幸。

第34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6)

“是咧, 俺也觉得咱生产队是越变越好。”边上也有人附和孙喜望。

“是咧, 是咧,咱们白羊集现在有水,有草, 还有青青的竹子,以后可不比公社上差。”

白羊生产队以前名为白羊集村。

“好了,说说另外一件事, 上面下来文件, 咱西北各生产队春天都要利用农闲时间,植树。前段时间,俺问过和娃子,植树是为了以后咱们的子孙后代好。这事没有上面要求,也得做。大家觉得咋样?”

“支书, 种树咱不反对,可是哪有那么多树苗?”

“上面肯定会发放一些,咱们自己也得育一些果树,还有木材树,都得弄一些。咱不能只砍柴, 不种树, 十几二十年以后,咱们的娃子们就没有柴烧, 也没有木材打家具。山梁上的树没了, 黄土沙更多, 大风刮的更厉害, 会有和娃子说的那啥沙漠化,以后咱们的娃子们就得背井离乡搬家离开这儿……”孙支书吧嗒一下旱烟,喝一口水 。他最近为了植树这事,找和娃子讨教过好几次。

听到和娃子说,燕京现在风沙大,也是因为燕京的一道森林屏障,就是被当初的倭军砍伐殆尽以后,那里慢慢的沙漠化,弄的离以前的皇家狩猎场几百里之外的燕京都跟着遭殃。

他站在白羊集最高的山梁上,仔细的看过,他们白羊集没有什么天然的森林屏障,只有满目贫瘠的黄土地。

在外不做事,待上一天,全身都是黄土 ,黄沙。还别说做一天活,更是满身黄沙

想着和娃子说的那句话,改善自然环境,和让小娃子们读书用知识改变人生,是一样急切的事情。

眼光是得长远一些,孙支书暗暗的给自己鼓气,他做支书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完成这两件事。

开一间窑洞给孩子们学习,找个女知青教孩子们读书。

“离开,咋能离开,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扎根白羊集,那不成……”

假设的话语刚出来,就有人急得不行,连忙摇头反对。

不少人也跟着附和,他们白羊集根本就没有外面来的住户,都是世代居住如此的住户。即使这里贫瘠,出产少,可是对这里的感情也深厚。

队委窑洞内,大家都在商量着生产队的大事。另外一边沈清和被惊喜炸晕了。

前因

昨天,沈清和在自己窑洞后面挖坑挖出来一个黑色的铁质圆环,至少刚出土的时候,看起来像是铁。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是用手搓掉铁环上的泥土,随意戴在尾指上。

只是今天休息,沈清和闲着没事,用天眼扫描了一片手指上的铁环,居然是个奇宝。

铁环是天外来客,借助天眼的特殊功能。锁定铁环,并且灵魂绑定铁环。当然一样只能在穿越世界使用,现实世界,只有现实世界异变以后,才能使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