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番外(272)

“建军,去抱到厨房放好。”柳嫣把牛肉干放在一边,其余的让弟弟搭把手。

“得嘞,有肉啊!”

“嗯,都是石头给的。”说道未婚夫,柳嫣的声音都会高一点,还透着喜悦与骄傲。

还拿出来很多晒干的野菜和山珍,干蘑菇,干木耳。都是大包大包的,还有晒干的辣椒,豆角,茄子。

如今爷爷奶奶也在小院内跟着乔爷爷乔奶奶一起种菜,四位老人精心伺候,涨势好,还有结老多的蔬菜,家里的蔬菜都不用出去买。

老人们摘了一波晒干,爷爷奶奶还给外地的儿子们寄。柳嫣还有两位叔叔一位在南方军区,一位在西北军区。

都缺菜,爷爷奶奶还时常跟着乔爷爷他们回上河村的后山挖新鲜的野菜,还有捡蘑菇,采木耳,以及一些野果。

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家里人多,爷爷就是有补助,家里也不够吃嚼。

自家的干货不用寄,都让她带回来。今年爷爷换了一位新的警卫员小胡,比她就大两岁。

做事勤快认真,她离开爷爷奶奶才不那么担心。

想到滨江,她很是惆怅。

抵达京城的第一天,就在忙忙叨叨中度过。沈清和也没有闲着,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归置好。在空间内洗好衣服,他才出来,晾在外面。

一丝一毫都不得大意。

家里闹腾三天,沈清和也去了军区大院拜见过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如今丈母娘对他可好可好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还进山弄来一些肉,大的都没有弄,都是一些小的,野鸡野兔。

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的还没有起床,外面就有人拍门,“石头,开门。”

“来了,等等。”得,外面喊门的人是于二,他得起床。

外面穿的旧军装的于二手里还拎着空饭盒,可不只一个,季军也是。

“吱呀”,沈清和打着呵欠,揉着眼睛,“天还没有亮,干啥?”

“找你吃早饭?”

不用人请,两人已经挤进门。

“吃早饭也忒早了点吧?”

“不早,赶快洗漱,然后去做早餐,等吃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于二稳当的坐在椅子上,大爷一样的吩咐临时店小二。

“得嘞,二位爷,小的这就去洗漱,然后伺候二位爷吃早饭。”

“去吧,好好做,爷有赏。”

一个小时以后,三碗热腾腾的黑面条,还有几样配菜,已经上到桌子上,“二位爷,请用膳。”

“不错,等会儿大大的赏赐你。”三人开着玩笑,吃呼啦啦的吃着面条。

一碟山胡椒菌宝,很快就被两人抢光。跟土匪似的,一人一半,直接倒进粗瓷碗中。

“唉,还是你家的伙食好,一样的东西,味道不一样,你家的东西味道就是比别人家的好吃。”

瘪肚子终于有了点货装着,不再是饿的咕咕叫的肚子。

“到底啥好事,说吧?”

“嗯,寻摸到一户独门独户的院子,房屋保养的很好,二进的宅子,你能吃下不?”

“二进,个人能有二进的宅子?”沈清和很好奇。

“是二进,户主是烈属,户主是海市人,想落叶归根,回海市,她也是退休的年龄,。

她已经在海市寻摸了一套房子,就等着这套房子卖了以后,买那套房子。”

“原来如此,难怪能保住二进的宅子,我买那么大的宅子,有些招眼,不好吧?”

“没事,就说找我们借了钱,以后慢慢还我们。你也不是啥中心人物,没有人仔细查你。”

“远不远?”

“有些距离,在中心地带的附近。”

“好位置啊,走看看去。”

于二,季军都能猜出来,沈清和肯定常年混黑市,手头上有不少钱,至少比他们哥几个加起来都有钱。

人家吃的用的都比他们讲究看着主食就一般般,可是人家不缺肉不缺油水,每顿主食都吃不了多少。

房子是沈清和想在上学前解决的问题。

三人坐车来到古井胡同,这里有口几百年的古井,因此得以命名。

季军敲响徐家的门,里面的出来一位即使穿着补丁衣服,却气质高雅,枯瘦的老太太。

“进来吧。”

老太太侧身让几人进门,看到季军就知道他们是来干啥的。

从宅门走进去,宅门两边是倒座房,一边四间倒座房,另外宅门一边是一间倒座房,进去看到影壁和垂花门。

从垂花门走进去左右东西厢房抄手游廊从垂花门各自连接着东西厢房。

正房两边各有耳房两间后面还有一排后罩房,正房与后罩房之间更是有很大一块空地。前面宅门与垂花门之间除了影壁也各自有很宽的距离。

地方宽敞,比一般的二进宅子要大一点。

老太太介绍说,这一片原来就是一户人家,左右的都是一家。

当然现在不是一家,房子看来是精心养护的,家里是自来水,院子里还有一个洗衣台,单独连接了一个水龙头。

还是蛮方便的,沈清和推开房间看起来,每一间都是整洁干净的。

看完房子,沈清和许久都没有说话,他真的不确定自己买这房子合适不?

可能老太太看出来沈清和顾虑,没有说话。只是站在一边等待着。

她也不舍得卖,可是她必须离开。便宜一些也要卖。

拉着于二和季军走在角落,三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沈清和才买下来,他决定买了这房子以后,自己以后都规规矩矩的,不再干啥出格的事情。

真的,他舍不得不买。这样的房子在现如今不好遇到。

交易很快,过户很快,半天时间全部办好。休息的时间,找人帮忙过户的,很快很快。

刚办好手续,老太太就让沈清和搬进来,她的东西全部已经清理好,随时做好走人的准备。

下午又是一通折腾,大部分的东西全部搬了过来,老太太的锅碗瓢盆都作价留给了沈清和。

家具也作价给了沈清和,能卖的全部卖给了沈清和,价格很便宜。

在原来租房子的地方,沈清和就留下一点粮食和干货,肉,被子,几件换洗的衣服,其余的全部搬到新家。

就这样无声无息的买了房子,还搬好家。

晚上的温锅宴就他们三人,沈清和做了很多好吃的,那两个不要脸的,吃了还带打包的,说是给家里人解解馋。

晚上七点,送走两人,沈清和睡在新家。

真不容易,未来十几年,自己得安分些,不能再闹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的读书上班。

睡觉前,沈清和布置了几个套阵,环环相扣,聚灵阵是基础,还有隔绝阵,可以隔绝灰尘,也能让路过的人潜意识忽略自己的宅子,不那么引人注意。

柴房也被他堆满了干柴和蜂窝煤,地窖也清理的干干净净,一个法术就能搞定。

季军回家后,第二天很早特别到柳家通报了一声,柳父柳母也在家,知道了此事,没想到自家的未来女婿,还挺有钱的。

两人在一个部队,柳母是军医,一起上班时,柳母感慨道,“咱都小看了小沈。”

“我可没有小看,至于他有不有钱,以后在家里别说,他的钱来路经不起推敲。”

柳爷爷和大儿子早就说过隔壁小沈的人品还有他来钱的道,从他可以买到一些稀罕物就可以看出来。

他们是军人不能搞这个,人家小沈弄,他们也管不着。

“我明白的,石头对咱家许老三是真心实意。他给咱家送的东西,除了干货酱菜肉,其余的我都装聋作哑,不问。”

柳母也不是傻子,有些东西要去友谊商场买才有,一个刚到京城的孩子哪有外汇券,来路不言而喻。

“这样最好,当做不知道就行,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能说什么,说让未来女婿不要钻黑市,满京城钻黑市的人少啊。有钱的没钱的,当官的家属没当官的家属,大部分都钻黑市。

能禁止住,别做梦了。根本禁止不住,黑市也不该他们管,睁只眼闭只眼。

“嗯!我心里有数。”

夫妻两明白石头为啥要在京城买房子,更多的是为了自家闺女,要不人家在滨江有房子,刚上大学以后咋分配,都不知道,干啥早早的掏钱买房。没啥必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